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是一个小型的社会。构建和谐育人氛围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呼唤和要求,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办让人民满意教育的具体体现。它包括人与校园文化的和谐;人与制度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2.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和谐指事物发展处于协调、均衡、有序的状态。构建和谐从传统的中国文化来讲,就是构建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对于如何发展理想社会的逐步深入的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和谐全面进步的社会,充满了对思想道德方面的要求。发挥思想道德教育的育人功能,促进人内在精神的和谐;发挥思想道德教育协调人际关系的功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挥思想道德教育价值导向的功能,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开发思想道德教育的生态价值,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4.
宋延高 《文教资料》2011,(31):97-98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四个层次:身与心的和谐;个人发展与他人发展的和谐统一;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传世经典《道德经》思想博大精深,蕴含了丰富的和谐理念,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发展职业教育,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的和谐;有利于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实现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和谐;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各教育类型之间的和谐;有利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语言和谐所面临的几个关系入手,探讨语言和谐的外部条件。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要强调以人为本,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要做到人与社会的同步发展,做在和谐社会里使用和谐语言的人;在人与语言的关系上,强调人与语言的共生互动;在语言与社会、民族的关系上,注重语言和谐在社会、民族进步中的作用;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认为建立平等互助的关系是和谐语言生长的土壤;在语言与语言的关系上,反对语言不平等,要求处理好不同语言之间的关系,主张语言与语言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就是实现人与物、人与制度以及人与人的和谐共处,最终实现人的发展。我们应该树立和谐的价值观念,尊重存在,尊重差异,正确地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同时,构建和谐制度文化,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保障,建设生态的物质文化环境,让人们从自然中体悟和谐,从而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8.
一、青年教师和谐发展的涵义人的和谐发展主要指的是人在发展过程中,自身各要素之间以及个体与外界之间相互促进、协调一致的理想状态。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人的身心和谐;第二,人与自然的和谐;第三,个体与类的和谐,包括人与人的和谐发展、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青年教师的和谐发展是人的和谐发展应有之义,是指青年教师在发展过程中自身各要素之间以及个体与外界之间相互促进、协调一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青年教师自身各方面素质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蕴含着人的和谐发展;人的和谐发展是人的个性、人的能力、人与世界关系三者的辩证统一;生产力和制度是人的和谐发展的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是一种社会理想、一种学术理想、一种教育理想。人与环境和谐、人与制度和谐、人与人和谐是和谐大学校园的三种境界。构建理想的和谐大学校园的途径在于:加强环境建设,促进大学校园的和风顺雨;改革制度安排,推动大学校园的和衷共济;增进人际交流,形成大学校园的和乐融融。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人水和谐思想,从人民生存、国家命运和党的生命的高度强调了人水和谐的重要性。他认为敬水与治水是人水和谐的两个方面;从人水相争到人水和谐是人水关系的两个阶段;水文化与水实践协调发展是实现人水和谐的根本路径。毛泽东人水和谐思想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我们今天解决空前的水危机,构建人水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2.
杨福和 《集宁师专学报》2007,29(1):39-41,44
本文试从个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等三个方面对和谐社会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劳动者与劳动产品、劳动过程、人的类本质异化。异化劳动导致私有制,是社会不和谐的根源。现阶段不能彻底扬弃异化劳动,人与自然、人自身及人与人之间仍然不和谐。建构和谐社会要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尊重劳动,尊重创造,促进人自身的全面和谐发展;立足劳动实践,实现人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的内容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自身身心的和谐。学校教育必须摒弃以往只注重文化知识传授,忽视人文关怀的教育观和教育模式。树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科学教育观,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如何构建和谐校园,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呢?现将几点做法和设想,供教育工作者作为参考,或许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集宁师专学报》2019,(5):19-22
对"和谐"的崇尚和追求,不独为儒道释文化所倡导,而是包括草原民族在内的整个中华文化的一种共同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内在动力。草原文化的和谐内涵体现为一种"大和",具体可从三个方面予以阐释:人与天的和谐;人与地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观的高度,科学说明了构建和谐社会,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思想原则的指导。这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和谐的心灵世界;坚持一切为人的发展,塑造健康人格,推进人与人之间和谐。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是一种全新的社会模式,和谐说到底是人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个体人格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永恒追求。和谐人格是马克思主义人格理论现实层面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和谐社会国民人格的基本范式;和谐文化是塑造和谐人格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正确认识和把握以人为本,是建设和谐企业的根本,一个企业不坚持以人为本,企业的和谐就没有"根"。企业的和谐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员工自身的和谐;二是员工与员工的和谐;三是员工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四是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五是个人、企业、社会和自然的和谐。这五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而各个方面相互联系构成统一和谐整体的纽带是"人"。因此为了实  相似文献   

19.
大学和谐校园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1.和谐校园的基本内涵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就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而言,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一种发展状态。作为一种存在的发展状态,和谐社会总体上包括三个方面的和谐: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人与人的和谐;  相似文献   

20.
从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交往两方面论述了孔子思想中为人处世的观点,强调做人要追求仁义、行忠恕之道;要自省律己、全面发展;要交益友、明察人、重礼仪、讲诚信,这样才能处理好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进而达到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