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书如种菜     
石国权 《中国教师》2012,(12):53-54
<正>我把母亲从乡下接来,她不习惯啥事也不做的日子。刚好住处旁边有块空地,于是她就在空地里种起了菜。我虽然出生农村,但以前没有完整地种过菜。这一年多下来,跟着母亲经历了种菜的全过程,我也学会了种菜。母亲告诉我,要种好菜,得用心、费神,要先挖土、整地、垄畦。土要挖细,尽量把杂草的根理出来;地要整平,下雨才不会积水;畦要垄直,便于耕作。地挖好了,母亲把各种菜种都买了一点。"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春季的菜以豆类、瓜类为主;秋天以后,以萝卜、白菜等各种蔬菜为主。种菜要勤快、细心,来不得半点马虎。  相似文献   

2.
课堂如播种     
按现在的情形,课堂似乎是复印机,学生整日在重复着教材上的知识点,日复一日地背,月复一月地默,年复一年地算……眼睛近视了,背也弯曲了,生活的热情不见了。  相似文献   

3.
教书如种菜     
石国权 《今日教育》2012,(11):69-69
我把母亲从乡下接来,她不习惯啥事也不做的日子,刚好住处旁边有块空地,于是她就在空地里种起了菜。我虽然出生农村,但以前没有完整地种过菜。母亲告诉我,要种好菜,得用心、费神。先要挖土、整地、垄畦。土要挖细,尽量把杂草的根理出来;地  相似文献   

4.
《中学教育》2006,(2):9-9
做教师,最初很有几分不情愿,我是在教了若干年以后,不知不觉发觉自己离不开讲台,离不开学生的。蓦然回首,惊见真我那一瞬的震撼,至今记忆犹新,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体制化”吧。在《行走诗意间》里,我写道:  相似文献   

5.
不知不觉,在偏远、薄弱、不通公交车的天井小学工作已有六个年头。六年风里来雨里去的教书工作经历,其间的辛苦不胜言表,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那份喜悦,让我有了很多的收获和感想: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用心工作;尊重学生,把关心学生放在第一位,用爱育人。这些收获与感想,对于我来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后的教书生涯中我会一如既往,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相似文献   

6.
芦苇 《宁夏教育》2007,(9):22-23
《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述"晋楚邲之战",有一段文字非常精彩。晋为救郑,出兵渡河;两军对峙,楚有修好之意。偏是晋军将帅有隙,中有两员将领生出事端,要与楚军单车挑战。先有叫魏錡者败退被逐,后有叫赵旃者帐前  相似文献   

7.
教书与读书     
人们通常把学生上学叫做去“读书”.把老师上课叫做“教书”。教师只有先“读书”,然后才能去“教书”。但是,教师读完了拿文凭的书.取得了做教师的资格证书,并不一定就能教好书。教师要教好书,必须一生不离读书。然而,眼下教师不读书却是普遍现象,并有日益蔓延和恶化的趋势.已成为影响教育发展的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8.
教书十年     
颜安 《教师博览》2005,(7):30-31
我一直认为我是个小女人.一个敏感的小女人.一个不起眼的优点和不易察觉的缺点并存的小女人。我有自知之明,我不可能跨上战马,驰骋疆场。也不可能数着念珠,普渡众生。更不可能身居要职.救民于水火。所以我选择了一项平凡而琐碎的工作——教书。  相似文献   

9.
百味教书路     
回顾二十五年的教书岁月,头几年似乎就在师生互为两条并行线中度过,彼此没有交集。当然也有例外,一个班里总有两三位天才型的学生,能把从我嘴里吐出的知识加以消化吸收。有了他们的捧场,我才能在不太心虚的状态下,继续做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渴望教书     
蒋昕捷 《青年教师》2006,(10):51-52
他作了20余年的代课教师,他每月仅有85元的收入,他的一只眼睛已接近失明却因无钱而不得医治,他教了一辈子书,自己的孩子却因为穷困而辍学,他坚守在良心的伟大高地上,让人肃然起敬![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文人教书     
陈雄 《教师博览》2007,(8):26-26
蒲松龄觉得做老师很窝囊,他坐馆30年,每年最多能挣八两银子,在当时最多能维持一个三口之家半年的生活,所以他曾写过一首打油诗:"墨染一身黑,风吹胡子黄,但有一线路,不当孩子王。"  相似文献   

12.
开学不久,有学生问我:“从自身角度讲,您认为教师成长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我这样回答:“要有所畏,才能有所为。”教书几年来,总结起来共有三畏:一畏时代发展,二畏圣人之言,三畏自身不足。有畏,才有读书的动力,才能让读书支撑我们的生命。读了《教师人文读本》(上、中、下三册)以后,我的这种感受更加强烈,也更为深刻。  相似文献   

13.
教书识字     
识字难,识字教学更难。连教师上公开课都尽量避开生字不讲,觉得乏味单调没有意义。但识字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却又是一个新的任务,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作为一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我觉得责任重大。如何真正挖掘学生潜能,引导学生走进字宝宝的天地呢?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探索。通过多年的教学,笔者发现学生用以下几种方法识字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李阳波 《师道》2005,(3):50-51
十七岁生日的那天,我收到学校寄来的生日礼物——退学通知单。  相似文献   

15.
应试环境下,"教书"与"育人"的联系完全决裂了,部分教师只重学历和文凭,仅看业务能力和水平,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出现各种能力缺失等问题。教书更要育人,教师既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本文从完善自身素质,发展学生个性,倾注爱心,平等待人,教书育人等五个方面向高校教师提出建议。作为教育的先行者,理应"因材施教",不仅要注重智育,而且要重视德育,致力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健全,不仅用语言传授知识,而且用自己的灵魂影响学生的品格,实现其人格个性的社会化,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知识经济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6.
读少年作家郭敬明的一本书,发现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人们总是轻视小学老师,称他们是‘教书的’,其实中学老师才是‘教书的’,他们只是教书,很少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相似文献   

17.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但在实践中却常常存在把二者割裂开来的现象。教书就是把自己的知识、学问传授给学生,而育人则是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使学生成为正直、善良、有益于社会的人。因此,育人是教师职业的本质,是教师职业的最高追求。  相似文献   

18.
我与农民有着一种天然的情结。家庭出身农民;初到这个世界,父亲给我取的名字是华逸农;从12岁起,干过不少农活:放泥,播种,捉虫,喷药,除草,施肥,收割,脱粒……不但为家里挣得了不少工分,还在同伴中很有成就感。就是现在做教师20多年了,仍不肯丢弃农民的心态和气质,觉得能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是件很惬意、幸福的事情。  相似文献   

19.
吴非 《中学教育》2005,(4):14-14
很尴尬的事,本想听人说雅事的,却听到一股权经,聒噪耳际,不得不闻。  相似文献   

20.
播种希望     
我认为,每个学生心里都有一块梦想的田野,在这块田野里,语文教师不仅仅要播撤知识的种子,也要播撒希望。这希望如和煦的春风,会给人温暖,也会给人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