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当代经济迅速发展,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已经没有明显的分界线,高校服务社会将把"知识"与"经济"相互融合渗透,将独立的两个概念紧密地结合起来。高校与企业合作结盟的产学研结合模式是世界性的高校稳步发展的必然趋势,势必推动辽宁地方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为视角,阐释了高等教育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在分析东陇海经济带的经济优势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地方高校在服务东陇海经济建设中要注重多样化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加大服务社会力度;注重技术转化,形成地方特色项目研究;发挥人文社科优势,引导地方企业文化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建立高校科技园区,使其成为推动东陇海经济带发展的"动力源"。  相似文献   

3.
以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为视角,阐释了高等教育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在分析东陇海经济带的经济优势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淮海工学院在服务陇海经济建设中要注重多样化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加大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力度;注重技术转化,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项目研究;发挥人文社科优势,引导地方企业文化建设;深化校企、校地合作,建立高校科技园区,使其成为推动东陇海经济带发展的"动力源"。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科研和为经济社会服务是高等院校的三大基本职能,现代社会的发展使教育、科技和经济形成"黄金三角",那么如何依托高等院校来发展社会经济便是高教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地方理工类高校不仅具有现代大学所具有的三大基本职能,同时又具有"地方投资"、"地方管理"、"办在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特点,并与地方经济、地方产业界有着天然联系的办学优势。因此,如何将地方理工类高校的办学目标与地  相似文献   

5.
学术动态     
<正>西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张继教授来校作学术报告2011年11月29日下午,西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张继教授在我校作了一场题为"科教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学术报告。张继教授结合她多年来的科研工作经历,用生动的案例,就教师科研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和如何让学生参与科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问题作了精彩讲解。她对大学生"挑战杯"的情况、作品申报、作品的选题作了详细的介绍和深入分析,激励我校学生积极参加相关比赛,培养科学探索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她指出,教师的科研工作只有与地方经济建设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彰显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地方本科高校要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就应把"校地互动"上升为学校发展战略。"校地互动"应遵循互惠性、主体性、层次性、市场性等原则,加强对地方和企业的科技服务、信息服务、文化及资源服务,并通过"校地互动"来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水平、师资队伍水平。地方本科高校应建立与地方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的联动机制,制订"校地互动"绩效评价机制,推动"校地互动"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7.
宜宾学院     
《大学.研究与评价》2014,(2):F0004-F0004
正作为四川省唯一一个"省市共建"的高校,宜宾学院在办学理念中,鲜明地提出了要"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该理念的基本内涵是植根地方、依靠地方、服务地方,最终实现引领地方的目标。形成"一二三四"服务社会体系。"一"就是一个目标:全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二"就是实现两个需要:宜宾学院发展需要宜宾市,宜宾市需要宜宾学院发展;"三"就是服务的  相似文献   

8.
地方高校服务社会内部动力机制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加强社会服务功能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衡量现代大学存在价值、决定其社会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但是许多地方高校仍习惯于以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为主的传统运作模式,还没有树立"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互动发展理念,不仅制约了服务社会能力的提升,也影响了自身的发展。为此,地方高校必须扩大内部机构的社会服务功能,建立专司校地协作新机构以适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内部动力机制,激发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到地方经济建设中。  相似文献   

9.
"校地合作"模式,有利于厘清学校与地方政府、学校与社会的关系,为学校的发展赢得更大的空间。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地方和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顶层设计要求不高,课程体系建设不系统、制度设计不健全;创新创业师资力量保障不足;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应将人才培养和地方人才需求进行有机结合,开设与地方社会经济结合紧密的课程,设置高校与地方融合的创业性课程,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紧密的选修课程,培养大学生兴趣和特长;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角度,打造特色专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构建基于"校地合作"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构建基于"校地合作"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出发点,以泸州市"156"发展战略为导向,以区域高校在泸州"156"发展战略实施中的智力支撑作用为着力点,提出"156"发展战略为泸州高校的改革,特别是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人才规格定位等方面指明方向,进而使高校能更好地为泸州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更好地推动泸州"156"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同时也可以聚合高校的力量,整合资源,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还分析了泸州四所高校科研力量及人才培养力量的整合机制,提出了"156"发展战略区域高校与泸州地方经济建设互动式双赢模式。  相似文献   

11.
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产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地方经济转型和发展过程中,高校科研平台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促进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应结合地方产业需求、立足高校优势学科,搭建校企深度合作的科研平台;构建激励服务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推动地方产业集聚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当地实际出发科学发展地市电大,又好又快地培养出应用型人才,成效显著地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是地市电大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当地电大发展的现实,从实践出发论述了科学发展地市电大对推动地方经济建设的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地方服务是高等学校第三职能"为社会服务"的发展与充实.推行"工学结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可以为社会培养大批素质优良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实践证明,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地服务社会,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以地方院校为地方经济服务为根本,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制订机械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以及多层次、立体化的校企联合的校内外工程实践培养平台体系和产学研合作机制,有力地推动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工程应用与实践、创新等各方面的能力,在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科技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了地方院校的学科专业发展的综合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5.
高校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校人才要为地方经济服务是我国高等教育职能由单一的教学向教育教学中心、科研中心和社会发展中心拓展的必然要求,要使高校人才能够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一是要积极创设有利于高校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的外部环境;二是要加强高校人才与地方的互动合作关系;三是要提高高校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高职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为发展高职教育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本文提出了"三协调一互动",政府顶层设计思路,并结合中原经济区建设与发展实际,提出"政府主导、制度保障、合理调控;加快专业结构调整,适应产业结构变化;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质量技能人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素质优化结构;发挥社会服务功能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7.
日本"地方大学促进区域创生项目"作为协同配合"地方创生"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旨在引导地方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围绕项目目标,日本地方大学通过建立大学—产业—政府—社会四螺旋协作机制、创建层次化的"地方创生"课程体系、构建校地协同的学生地方就业机制、强化产学研协作对接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等举措,确保地方创生项目的有效实施和高质量推进.该项目在目标导向上,立足地方实际,强调应用性;在项目运行上,整合区域资源,突出协同性;在评估上,弱化政府管理,凸显多样性和规范性;在项目进展上,重视具体项目的可持续性,大学服务地方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18.
李丽 《成人教育》2019,39(5):59-62
行之有效地开展农民继续教育是农业地区地方高校助力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对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农业地区地方高校开展农民继续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地方高校在开展农民继续教育工作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应明确服务面向农村地方经济的办学理念;构建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为核心的农民继续教育体系等策略,以期为地方高校积极探索开展农民继续教育的新路径和新思路,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三大职能.对地方高校而言,服务社会这个职能主要体现在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地方高校如何与区域经济发展建立起多赢、互补、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已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新乡区域经济发展的分析与研究,并结合区域产业结构布局特点,来探讨新乡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运行模式,从而实现地方高校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能够与新乡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相匹配.  相似文献   

20.
在知识经济大潮推动下,全国高校都在探索产学研相结合。为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高等职业学校,社会职责要求他们比普通高校更需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高等职业学校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明确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全方位服务的方向高等职业学校是地方政府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目的而兴办的地方大学。要求高等职业学校必须置身于经济建设主战场,与社会经济紧密结合,全方位服务。社会定位决定学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他们是所在地区人才培养与技术培训基地、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