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燕利 《海外英语》2020,(7):138-139,147
中国文化走出去是我国在21世纪提出的文化建设方针,在经济全球化愈演愈烈的新时代背景下,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国家话语权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中华民族文明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这之中,唐诗、宋词、元曲等优秀文学作品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笔宝贵的财富.该文从许渊冲文学翻译理论中的翻译美学观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许译诗歌的三美原则,体会许渊冲本人的翻译思想得到的一些启示,从而浅析作为译者以及翻译活动本身能为中国文化更好的走出去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2.
中华老字号作为中华民族品牌阵营中的特殊群体,既有商业品牌的特性,亦具传统文化的特色。中华老字号的翻译是因应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举措。中华老字号的翻译实践呈现出策略与方法的多样性。中华老字号的翻译实践应重视翻译理论与文化传播的理性思考,以期让中华老字号品牌以崭新的样态更好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影视作品质量的提升和国外对我国文化的需求,国产影视作品走出国门已然成为一种潮流,但是其间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翻译水平是制约国产影视作品持续、高质量传播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对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4.
针对中国文化"走出去"存在的不足,本文通过分析众包翻译及其特点,提出可以利用众包翻译模式的优势推进我国文化"走出去",并且分析了众包翻译模式在促进我国文化"走出去"中的积极作用,如弥补我国翻译人才不足、有利于向海外传播我国文化、有助于海外读者接受我国文化等等。旨在为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5.
林语堂的翻译改写策略得到了目的语读者的广泛接受,使一系列中国文学文化作品走进西方文化。他的原文文本选择别具匠心,指向了一系列倡导性灵、闲适、幽默的中国文史哲作品,同时采用了翻译改写策略,满足了目的语的读者期待,其译本一再登上西方主流媒体畅销书的榜单。林语堂介绍中国文化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在当下为促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首先要选择适合"走出去"的文本;其次要突破传统翻译观对忠实对等的过分强调,采用形式上归化与文化上异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蒲艳春 《英语广场》2022,(36):75-78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国家对翻译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本文旨在探索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以提高翻译人才培养质量,从分析高校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入手,论述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新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即翻译理论学习与翻译实践并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模式,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翻译教学模式相结合,译文“自评-互评-优选”的小组合作模式以及课内传授与课外自主练习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8.
国家在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文化"走出去"战略发挥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当前,在国际人才需求和社会人才需求较大的背景下培养外语人才成为重中之重.而在外语人才培养中,俄语翻译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培养俄语翻译人才需要符合时代发展特点和创新培养方式,培养出的俄语翻译人才需具备复合型的发展层次和技能素质.本文主要以中国...  相似文献   

9.
《圣经》被联合国公认为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书籍,也是世界上印数最多、发行最广、翻译语种最多的书籍。《圣经》翻译经历了希腊罗马、宗教改革以及现代翻译三个时期。《圣经》翻译体现了翻译的目的性、创造性、集体性以及时代性的特点。西方《圣经》翻译史对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文化"走出去"背景下,翻译工作打破了传统上文字转换方面的限制,要求翻译人员在跨文化基础上进行再创作。目前,翻译人才的传统培养方案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加强复合型翻译人才的培养力度显得尤其重要。本研究认为,改革课程设置程序、创新教学模式、完善课程教学体系、扩宽翻译活动的实践渠道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确立是在经济“走出去”之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经过了两个阶段:从最初的侧重宏观构建“走出去”的开放格局和实施文化“走出去”的重大工程项目,到后来的“加快推动发展文化产业、大力扶持重点文化出口企业”的中观和微观并重战略,折射出国家高层关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逻辑变化轨迹,扩大了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7,(1):157-160
河北省历史悠久,地理位置独特,文化资源丰富,然地方文化的发展相对滞后。翻译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影响河北文化"走出去"的瓶颈,直接影响到对外传播发展战略。打造一支高素质翻译人才队伍,应该从政府、地方高校和高校教师三方面入手,提高认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从而推动河北文化走向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化日益加深及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需求也日益迫切。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译者主要有中国译者和外国译者。这两者之间各有长处,但从根本上说,中国译者是中国文化外译的主体。和外国译者相比,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程度和自信程度更深,而且中国译者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也是他们进行翻译工作的强大驱动力。因此,中国译者要提高翻译能力,争做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先行者和主力军,致力于中国文化翻译事业。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角色问题近年来受到了教育界的关注,但在英语教学的各环节中,中国文化仍处于边缘地位。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难以满足对高等教育人才的要求。本文从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文化教学现状出发,提出应从大纲设计、教学材料、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将中国文化明确纳入其范畴,从而为探索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提供基础和指导。  相似文献   

15.
肖永亮 《留学生》2011,(3):33-33
中国文化产业如何走出去.这涉及到文化战略和策略的问题.形象地说.就是《西游记》电视剧中那句大家熟悉的歌词:“敢问路在何方?”我简单地说,这条路,或者说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战略.至少应该涵盖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学典籍西译肇始于西方传教士来华的特定历史境遇,并先天携带异质文化因素和特定时代因子。传教士汉学家出于传教目的翻译中国文学典籍的行为,不仅有助于早期欧洲人了解中国文化,而且使得中国文学典籍在西方国家得以传播。本文以王尔敏所编《中国文献西译书目》为例,梳理了中国文学典籍翻译的发展历程,分析在国家大力提倡"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如何吸取成功经验、找到合理传播途径,增强中国文学翻译的海外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唐洁 《海外英语》2022,(14):144-145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难以满足高层次的英语复合人才的需求。2013年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新题型充分反映出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知识的不足。大学英语教学应融入中国文化内容,致力于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他们跨文化交际和文化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18.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不能满足国家综合国力发展的需要,具体体现为西方对中华文化的误读和巨大的文化贸易逆差。提升文化软化实力必须加强文化的对外传播能力,坚持走出去的文化站略。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理应成为文化走出去的核心途径。对外翻译需要培养大量合格的翻译人才,选题须兼顾传统性和现当代性,翻译策略须处理好归化和异化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是基于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面临的挑战,继经济走出去战略后不久提出的。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内涵决定着其战略实施需要一批新型的跨学科、国际化的外语人才。高校本科外语学科有必要认真研究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内涵,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自身条件,通过拓展专业外延、改革课程体系和创新办学模式,创新外语专业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20.
邵艳 《英语广场》2020,(13):89-91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国文化"走出去"已势在必行,各大高校在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教学已是必然趋势。然而,长期以来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主要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和输入目标语文化为主,忽略了中国文化的对外输出。本文提出各大高校应积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文化真正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