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诗歌盛世,唐诗精魂万卷,卷卷永恒.菊花在唐各个时代的诗歌中,寓意着文人们的隐逸、怀思、比颂、物趣、益寿、迟暮、孤独、悲情、渴望入世的情怀,反映出了一个唐朝的由生到盛,由盛至衰灭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2.
寄托教育及其对寄托儿童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寄托教育是我国社会中近年来所兴起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在经济发达地区发展得相当迅速。它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的,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从而引发了许多争论。这种教育方式使寄托儿童的师生交往和同伴交往增多、亲子交往减少,对寄托儿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4.
宋代咏物词的创作,比较重视寄托手法的运用。它之所以重寄托,在于时代环境使然。其主要表现是运用比兴手法,以诗经楚辞式的香草美人题材写怨夫思妇之怀,寓孽子孤臣之感。考察宋代咏物词中所寄托的深刻内涵,对于了解作者的身世、性情及其时代环境,具有重要的认识意义。  相似文献   

5.
唐诗的和谐美主要表现在:一、情与物的和谐美;二、意与境的和谐美;三、组合方式的和谐美。而情与物、意与境的和谐美与组合上的对称皆有着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6.
当明泉君把第三部个人专著送给我时,我为其随即诌了一幅对联:死里逃生,年已花甲,一丝不苟,三尺讲台写春秋;老骥伏枥,默默耕耘,矢志不渝,万顷心田著文章。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都出现了大量诗歌,但没有哪一朝代的诗歌能拥有比唐代诗歌更多的接受者。唐诗接受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普泛性、时代性、个体性、应用性。其中,普泛性与应用性是唐诗接受最显著的特征。正是这两个关键特征,确立了唐诗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巅峰地位。  相似文献   

8.
寄托希望     
  相似文献   

9.
在形式美上,唐代开国一百余年,人们还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发展,寻求更加符合内容表达需要的诗歌形式,这种探索着沿着两个方向发展的,一是对近体诗形式的最终确定,二是古体诗体形式的发展,它在诗歌的形式美方面体现了规范美和开创美两种不同的美学追求,李白在继承前人诗歌形式美成就的基础上,热情地探索与表现内容相符的形式,尤其是在古体诗体格,形式的发展方向对唐诗形式的开创美,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李丹 《语文知识》2013,(3):8-10
晚清近代岭南词人陈洵《海绡词》中的咏物词,既继承了宋代以来咏物词的传统,也受到清代中期以来常州词派寄托论的影响,同时体现了他自己说词论词的理论主张。  相似文献   

11.
唐初诗坛盛行“上官体”王勃自觉反对上官体诗风,其诗歌创作,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在诗体形式等方面,均取得突出成就,对于唐诗的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论唐诗的酒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酒文化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隋唐时期,由于社会的相对稳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更加注重生活的品质,饮酒便成为唐代特殊的文化现象,酒文化格外繁盛。在酒文化的氛围里,诗人们在他们的诗作中着力表现唐代的酒文化,着力表现自己情感世界的丰富性、复杂性和深刻性。酒文化促进文学的发展,诗歌又反过来表现酒文化,诗人也在创作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酒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唐人在诗歌创作中,广泛使用地名入诗,在地名结构方面有通名、专名和"专名+通名"三种形式。地名范式主要有枚举入诗和对举入诗两种,枚举入诗强调单个地名的独立性,对举入诗强调多个地名之间的内在联系。枚举入诗和对举入诗通常以多种艺术形式在诗中出现,这些丰富的艺术形式确立了地名入诗的范式。  相似文献   

14.
姜方 《鸡西大学学报》2010,10(1):113-114
柳永词作的特色,其词风的转变,尤其是其中部分女性意象词中情感的“隐讳”寄托,客观上是作者个人情感与封建正统势力包括主流文学审美标准矛盾冲突下的结果。其词作一方面满足、迎合了市民大众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将“敷陈其事,而直言之”的赋法移植到词中,实际上是以“敷陈其事,而直言之”的描写手法写人、物,以此来“隐含”地抒发自己的情感,以达到隐讳的寄托。  相似文献   

15.
周济词学思想承张惠言而来,在其“比兴寄托”说的基础上提出“寄托出入”说。此说不仅强调内容上的雅正立意,还追求艺术风格的浑化无痕。周济“寄托出入”说,是香草美人诗学理论在词学领域的延伸,既推尊词体,又深化了词体的功能,具有双重价值,同时也是清代词学诗学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琵琶作为一种西域乐器,进入中原后与传统音乐融合,改变了传统音乐风格。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它与唐诗相融合,拓宽了唐诗的选题范围。琵琶意象历经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发展,成为唐诗中不可或缺的意象。不同题材的唐诗中,琵琶意象的内涵不同,依照情感表达侧重,将其分为表达慷慨悲壮、抒发哀怨忧思、烘托宴饮氛围三种类型。琵琶作为西域乐舞文化的典型意象,推动了唐代音乐与诗歌的发展,使得唐诗更具生命力和表现力。  相似文献   

17.
清代是注重对传统文化整理的时代,对唐诗的整理笺注尤其热闹。明末清初徽州人黄生在他自己的唐诗选集《唐诗摘抄》中表现出其对唐诗别具一格的审美取向。黄生注重中晚唐的近体诗,注重从字法、句法方面把握唐诗的艺术魅力。黄生的论诗理论为后世确立了学习唐诗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英国哲学家波兰尼通过揭示认识的寄托前提来解决关于认识的“两难悖论”.在波兰尼看来,寄托框架是一切认识活动都无法摆脱的预设框架.“寄托”是波兰尼默会认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对波兰尼的寄托理论进行考察,对于我们重新审视信念在认识中的重要地位、思考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唐诗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其繁荣景象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的发展必然,导致了文学体裁的变革,这种变革首先是语言的变革。唐朝的诗体文学随着当时社会的性质、经济体制、政治及帝王集权统治的发生变化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期,这也就表明了一种文学体裁为其自身生存要不断寻找适应自身发展的土壤。唐朝正是这种诗体文学生长的沃土,因而原来的诗言志与缘情两种不同的观点在唐代找到了它们的契合点,可以把它看作是唐朝人思维模式及语言习惯给唐诗的繁荣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