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给幼儿着装,看似简单,其实复杂。一些幼儿家长喜欢给自己的孩子着上烦琐的洋装、套装或紧身衣服,其实这既束缚幼儿的活动,也不利于幼儿身体的健康发育;也有些家长喜欢将不易穿脱的奇装异服穿在自己孩子身上以显示与众不同,可他们没有想到这些不易穿脱的奇装异服只会让孩子无奈地将大小便拉在身上,使幼儿养成不良的生活卫生习惯。在生活中幼儿因着装不慎造成的意外事故也时有发生。如幼儿因风帽带子卡在滑梯架上被吊死,午休时因挂饰带子缠住脖颈室息身亡等等。可见,给幼儿着装是家园不能忽视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日常事务。下面简单谈谈…  相似文献   

2.
又到家长接孩子的时间了,每到这时,也是我们老师最忙的时候。一位老师守在门口看着幼儿离国,另一位老师和保育员则忙着给幼儿找衣服,不停地问家长有没有孩子落下的衣服。真是忙得团团转。一个家长问:’“老师,孩子的蓝色牛仔衣呢?”我赶忙帮她找,可找遍了整个教室都没有发现,只好向家长道歉:“真对不起,不知被哪位幼儿拿错了,明天一定给你找回来,”这类事情时常发生.使我的工作很被动。小班幼儿穿脱衣服的闭力差,家长又怕孩子着凉,经常给幼儿穿很多衣服来园。结果,小朋友每次户外活动玩起游戏来就满身大汗,老师就把他们的…  相似文献   

3.
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 ,气温也随着高照的艳阳缓缓回升 ,但春季乍暖还寒 ,气温变化多端 ,故有“春焐秋冻”之说 ,不宜立即减衣。可是我也发现 ,有的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体质弱而“焐”得过度了 ,结果导致孩子感冒。特别是春光明媚的日子 ,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相对较长 ,穿得太多极易出汗 ,一旦结束活动 ,就较容易着凉 ,那些体质较弱的孩子常常会感冒。所以 ,我在带领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前 ,必定会给穿得多的孩子脱减1~2件衣服 ,并帮他们把衣裤塞好 ,以免肚子受凉 ,同时随时观察幼儿是否出汗 ,待活动完毕后提醒他们及时揩汗 ,并为他们穿上衣服。另…  相似文献   

4.
保育小贴士     
穿套裙入园麻烦多许多家长喜欢给孩子穿套裙,殊不知孩子穿套裙入园有许多不便。第一,有的幼儿套裙过长,活动时常常被自己或别人踩住裙摆,以至摔伤;第二,户外活动时,幼儿穿裙子容易露出肚脐,以至着凉;第三,入厕时,幼儿由于掀不好裙子,常常将大小便拉在裙子上。因此,从安全、卫生角度考虑,最好不要让孩子穿套裙入园。——湖北郧西县城关幼儿园邓燕  相似文献   

5.
涂小璋 《考试周刊》2012,(60):183-184
一、案例背景 现在的孩子都很幸福,尤其是爱臭美的孩子.回家去说谁的衣服鞋子好看,要求家长们买,家长都会答应。所以我们经常看到班里有些孩子穿同款式、同颜色的衣服、裤子或鞋子。同时这些相同的服装与鞋子也给老师带来一些小麻烦,由此引发穿错衣服、裤子、鞋子的小矛盾。如果我们不妥善解决.轻者会影响老师与孩子、家长之间的亲和力,降低威信,重者会影响幼儿园在社会上的知名度,竞争力。下面我就来讲讲我班幼儿的“换鞋”故事.以供大家反思。  相似文献   

6.
<正>关于孩子的穿衣是厚是薄、是多是少,家长们总是很“头疼”,特别是乍暖还寒时分。到底该怎么穿?穿多少?衣服是否能脱?为了保险起见,很多家长会不停叮嘱老师:不要给孩子脱衣服、不要让孩子受凉、不要让孩子出汗……家长们特别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总是觉得孩子生病感冒了就是因为衣服穿得少、脱得多。事实确实如此吗?这些观念该如何改变?作为幼儿老师,我们该如何做好关于穿脱衣物的家园共育沟通工作呢?我认为可分以下几步去做。  相似文献   

7.
幼儿年龄小,他们的衣服都是由家长购买的。值得注意的倾向是,一部分独生子女的穿着越来越趋于贵族化。某幼儿园小班一个三岁半的女孩,家庭收入一般,但她穿的一件小大衣就值220元,据其母介绍,她最便宜的衣服是50元一套的。据幼儿园老师反映,在这个幼儿园516名独生子女中,有近1/7孩子的衣服都是七八十元一套的。孩子进幼儿园最先学习的内容就是穿脱衣服,如果父母在孩子穿着上不注意,不但会给孩子带来不方便,而且还会影响孩子的身体。一些漂亮的衣服总有不少装饰品,如果带有别针或胸针,就会给孩子带来危险。女装颈后的…  相似文献   

8.
<正>小班新生入园初期,因为不会穿衣,每天中午起床时,幼儿手忙脚乱状况百出:有的把衣服上下、前后穿反,有的找不到袖子,有的不会拉拉链、扣扣子,有的干脆坐在床上望“衣”兴叹,更多的则拿着衣服排长队等教师帮忙。教师每天都会收到类似的短信:“老师麻烦帮忙给小芸穿下衣服,怕她感冒。”“老师,楷楷还不会穿套头衣,起床时帮忙套下。”“老师,安安还不会扣扣子,麻烦您帮忙。”……“穿衣难”成了小班幼儿、教师和家长的共同难题。如何帮助小班幼儿学会正确穿衣,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9.
早晨,当家长要赶着出门上班时,孩子却不肯穿上妈妈准备好的衣服,非要自己挑选不可。明明是寒风瑟瑟,孩子非要穿裙子不可……孩子要自己挑衣服,往往使忙碌的家长苦恼不已。本期“家长沙龙”要就这个话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现在小班的幼儿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生活上一切由家长包办,无自理能力,有的吃饭要喂要哄,甚至要大人扶着上厕所;有的上幼儿园要背要抱;午睡时家长帮着脱衣,家长临走还要关照:“我的孩子小,在家都是我们帮着穿,起床时请老师帮他穿穿。”或者“我的孩子身体弱,穿得慢了会着凉,孩子起床时我来帮他穿”  相似文献   

11.
<正>当今幼儿基本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家长们帮孩子做所有事情,孩子的一切需求全部满足,使得他们依赖性强,独立意识差,自理能力差,遇到困难时总是说:"老师,我不会。"小班孩子在家中大都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没有养成自己用餐、如厕、穿脱简单衣服等基本习惯。有的幼儿集体表演节目时很自信,而一旦让他们独立完成一件简单的任务,就显得不知所措、不自信。活动中,我看到有位小朋友一个人坐在旁  相似文献   

12.
冬天到了,孩子穿得多了,很多年轻妈妈喜欢在孩子的打扮方面花心思。在此介绍一些打扮孩子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忌滥用化妆品 幼儿皮肤娇嫩,承受不了胭脂、口红、指甲油等化妆品的刺激,容易发生过敏反应。比如口红中的二溴荧光素和香料,会使幼儿口唇发干、发痒、起疮;指甲油会使幼儿指甲变脆,甚至引起甲沟炎、裂甲病。有的家长把成人用的护肤品给孩子涂抹,更容易损伤孩子的皮肤。所以,最好不要给幼儿使用化妆品。冬季为了保护皮肤,应选用儿童型护肤品。  相似文献   

13.
正在开学初期,我发现同龄的孩子中,有的动手能力很强,有的却要别人的帮忙。在穿脱衣服、扣扣子和叠衣服上更是能够看出孩子之间的差异。对于动手能力比较差的幼儿,我在和其父母的谈话中了解到,孩子在家父母把所有的事情都包办到了,怕孩子自己做得不好。  相似文献   

14.
现在小班的幼儿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家生活上一切由家长包办,无自理能力,有的吃饭要喂要哄,甚至要大人扶着上厕所;有的上幼儿园要背要抱;午睡时家长帮着脱衣,家长临走还要关照:“我的孩子小,在家都是我们帮着穿,起床时请老师帮他穿穿。”或者“我的孩子身体弱,穿得慢了会着凉,孩子起床时我来帮他穿”等等。我们分析研究了这些情况,对照《纲要》的要求,制订了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一些家长和保育员认为,幼儿穿了开裆裤,自己会蹲下来大小便,成人就省力了。其实,从预防疾病和培养卫生习惯来看,幼儿穿开裆裤是不适宜的。孩子爱活动,到处坐呀爬的,穿了开裆裤,脏  相似文献   

16.
如何让儿童穿得舒服,衣着得体,这里有不少学问,而关键是必须从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儿童正处在长身体的时期,活泼好动,易出汗,皮肤比较柔嫩。因此,给儿童选择衣料,首先应柔软、光滑,儿童穿在身上舒适、自如,不会损伤皮肤。其次,应选透气性好、吸水性强的衣料,可避免因汗沤而生皮肤病。第三,衣服的质地不必过于高级,否则穿了一年,第二年就不能穿了,会造成浪费。儿童衣服的样式,应该美观大方。有些年轻的家长喜欢在孩子的衣服上别一些胸针之类的小饰物,这容易把儿童刺伤。还有的家长给孩子穿牛仔裤、紧身衫,过紧过小的衣服会影响孩子的血液循环和妨碍肌肉骨骼的正常发育。但给儿童做蝙蝠衫或裙摆过大的衣  相似文献   

17.
正我是一名教师,经常看见家长护送孩子走进学校,他们肩上背着书包,手里紧紧牵着孩子的小手,一直送到教学楼门口,有的甚至送进了教室。家访时,我还了解到孩子在家的一些表现:"爸爸,这道题怎么做呢?""妈妈,我的衣服哪里去了呢?""妈妈,给我倒杯水!"……孩子上学迟到,作业本上有很多空题,忘记带学习用品,忘记穿校服……当我询问原因时,他们总是振振有词:家长没有及时叫他们起床,没有告诉他们答案,没有收拾好书包,没有提醒他们穿……可想而知,家长对待孩子一定是呵护备至,细致  相似文献   

18.
我们曾对省政府幼儿园近百位小朋友进行了家庭幼儿美术活动开展情况的调查,其中开展家庭幼儿美术活动的占63%。在这些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的美术活动认识不一。有的家长认为如果孩子不具备一技之长或一种业余爱好,长大后会被社会淘汰;有的家长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学这个学那个,就想自己的孩子也应学点什么;有的家长一心想孩子长大后成为  相似文献   

19.
孩子穿少了、盖少了,容易着凉;孩子穿多了、盖厚了,又热得难受。孩子穿多少、盖多厚合适呢?我们根据气候变化,观察记录了一年的室温度数,按照大多数孩子穿衣的情况,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拟定出“幼儿衣服、被褥增减表”(见下表)。广大幼教工作者和家长可以以此为参...  相似文献   

20.
正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并尽己所能为孩子谋求"幸福"。有的家长认为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生活就是给了孩子幸福;有的家长以为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为其投资未来就是在给了孩子幸福;有的家长则以为留下万贯家财是给了孩子最大的幸福。但每每问起当今的父母:"你的孩子幸福吗?"父母又似乎很矛盾地说:"现在的孩子们吃的穿的玩的,都是我们小时候没见过的,但他们的童年似乎缺少了心理上的幸福感。"谁偷走了孩子的幸福?抛开各种社会因素,笔者认为,父母错误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是孩子缺少幸福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