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余海岗 《广西教育》2013,(23):172-174
阐述唐现之与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的创办,并探讨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实践教学的理念、举措、制度等。  相似文献   

2.
阐述唐现之与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的创办,并探讨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实践教学的理念、举措、制度等.  相似文献   

3.
全面抗战时期,永安充作福建战时省会,也使教育迎来史无前例之变迁,构筑起从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以及普通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并存的相对完整体系,宛如烽火中的涅槃.究其成因,首当其冲乃随福建省政府内迁的文化教育机构与在当地新建的文化教育机构共同促成,实则政教互助所驱动.期间发挥的战争动员、战争宣传,人才培育等功效,引人瞩目,折射着教育的应对与坚守.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体育工作丰富多彩,其学校体育工作是在统一的师范学校体育标准下展开的。学校体育在社会转型中不断调整着自己的发展方向,又有着较大的自主性、灵活性,尤其是宽松的环境使安徽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体育实践有了更多与实际相结合的发展空间和状态。  相似文献   

5.
1923年3月10日晚,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生晚餐集体中砒霜之毒,致二百余人发病,二十四人死亡,数十人终身残疾。毒案发生后,急救处置刻不容缓,善后工作千头万绪,流言蜚语沸反盈天,死者家属百般责难。全校师生戮力同心,处乱不惊,积极投入救护、应急、善后和恢复工作,有效控制了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迅速恢复了学校的教学秩序。  相似文献   

6.
文澜阁《四库全书》是独一无二的稀世文物。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战火波及,文澜阁《四库全书》辗转入黔,最终由贵州省立图书馆代管。贵州省立图书馆对文澜阁《四库全书》的保护全面周到,通过晒书、加强保卫、改进庋藏办法等措施使得这部珍籍在动乱中保存下来。贵州省立图书馆为保存典籍,传承中华文化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7.
师范精神是师范学校教师和学生在教育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特定的人格特征和心理状态。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将其建构为"勤、慎、诚、恕"四个要素,并以其为目标,通过重教育以明社会责任,崇艺术以陶冶人格气质;推自动、尊个性;倡运动、尚旅行;操行和学业并重等多样化途径,塑造师范生的品性。"勤、慎、诚、恕"师范精神的核心是"诚",是经亨颐师范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传统"师道"一脉相承。它倡导的是对教育的信仰、国民的模范人格、甘为"柱石"的牺牲精神以及"为社会作马牛"的使命感,对当前教师教育"师范性"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福建省临时省会永安县,小学教师素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主要表现在:教学方式有所改善和教师资力、检定合格率有所提高两大方面。这与当时永安县蓬勃发展的抗战进步文化活动和地方政府的教育措施有密切关系。探询此问题对了解民国时期永安县初等教育发展史颇有意义,并对当今发展小学教育有一定的参考、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9.
林积婉  刘易 《文教资料》2013,(11):101-102
安徽省立池州师范学校在抗战时期,因地制宜地实施了一套有效的战时办学模式,其以国家特殊形势为主题组建学生社团开展社会实践,在落后偏僻地区建立师范附属小学作为教学实习基地,学生参与食堂民主管理等措施,对今天的教育实践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6):F0003-F0003
叶青天,广东龙川县鹤市人。国立中山大学教育系毕业。1934~1936年任广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校长。广东省档案馆编《民国时期广东省政府档案史料选编》记载:1934年8月10日广东省政府第六届委员会第311次议事录载:“据教育厅提议,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校长李芳柏,调充本厅督学,所遗校长一职,拟委叶青天充任,请公决案。(议决)照委。”  相似文献   

11.
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福建省党部组织机构急速增加,但组织趋于涣散;党员人数迅速膨胀,但党员对党更加淡漠;党部经费大都来自政府拨款,经费不足,许多活动难以开展。在党政关系中,不仅实现不了党对政府的指导、监督,反而处于从属地位,影响到了国民党的执政能力。这种局面的出现,源于国民党中央地方党务设计的失策。但从根本上说,是国民党的主义、政纲、政策与人民群众的利益相冲突,与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趋势相冲突,它没有广大的民众基础,只能依靠政权的力量推行其主张。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广西省临时参议会与省政府之间形成了激烈的冲突,其原因是:由于省临时参议会和省政府对于省临时参议会的性质、职权的认识不统一;省政府对省临时参议会的决议案实施不力加剧了双方的冲突;省临时参议会议长李任仁与省政府主席黄旭初在学理、政见、利益上的一系列矛盾,构成了民意机关与政府机关对立的深层原因。冲突的存在说明抗日战争时期作为民意机关的省临时参议会制度尽管从表面上已经建立,但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为了打破敌人的封锁,赢得抗战的胜利,改善人民的生活,中国共产党出台了一系列的富民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深入了解这些政策,可以为今天的“三农”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抗战时期,为同国民政府争夺政治符号,混淆视听,汪伪政权非常重视对自身“正统”形象的塑造。他们利用国民党政统,成立伪中央政权,侈谈实践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标榜遵循儒家思想。汪伪政权的傀儡性质决定了这场塑造“正统”形象的闹剧必然会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为适应革命的需要,争取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抗日斗争,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报纸、杂志、文学刊物等传播渠道,逐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创刊于这一时期的《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唯一合法党报,它运用各种灵活的斗争策略与国民党的新闻检查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载体。《新华日报》在宣传内容、宣传方式、宣传策略等方面坚持走群众路线,为马克思主义在国统区的宣传普及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史上的一面旗帜和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16.
谢六逸是贵州近代著名的新闻学家、编辑学家,对抗日战争时期的贵州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创办编辑了很多进步文艺刊物,并在贵阳文通书局编辑出版了许多抗日书籍,对抗日文化进行广泛的宣传,让贵州乃至西南的军民了解战争前线的情况,激励贵州军民支援抗战,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  相似文献   

17.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 ,日军全面侵华 ,很快攻陷厦门 ,并两度占领福州。福建沦陷期间 ,日军为实施其“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经济掠夺策略 ,以武力为后盾 ,利用汪伪势力及部分日籍台人 ,不仅对商品、物资和金融实施严格的统制政策 ,还大肆从事走私贩毒活动。疯狂的经济统制与掠夺 ,不仅使福建经济蒙受毁灭性的打击 ,而且给福建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相似文献   

18.
抗战胜利后,"京派"作家纷纷复员平津地区,北平的"京派"作家分别集中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两校"京派"作家的政治取向不同,清华"京派"作家不断转向和进步,北大"京派"作家在艰难的坚守中走向妥协。与此同时,中共地下党的斗争策略亦各有侧重。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最终导致了战后"京派"作家的分化。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中共领导下的重庆文化运动非常活跃,在中国抗战文化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文从重庆文化运动的四个阶段,分别从文化名人、抗日团体、文化阵营、进步报刊等方面展现了中共领导下的战时重庆文化运动的盛况。  相似文献   

20.
行政法学是高校法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主干课程之一,其内涵甚丰,涉及公行政、行政权、行政主体、行政行为、行政程序、行政争议、行政救济等诸多内容;且目前各国行政法都缺乏统一的法典,各个行政部门法又具有自身的行业特点,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学习难度大,被认为是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阶段较难掌握的学科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