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滕国斌 《教师》2013,(27):122-122
"毛细现象"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本文就教学时如何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从生活中认识科学,在活动中学科学,再用科学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做了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在教中班幼儿认识“玻璃”时,我没有遵循以往的常识课教学模式,而是精心设计了四则游戏来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游戏一:老猫睡觉醒不了(在教室前安放一个用两块三合板钉成的“∧”形状山洞,洞的一端用玻璃板拦住,另一端敞开着。)老师扮演“老猫”在教室台前装睡觉,“小猫们”一起轻声念儿歌:“老猫睡觉醒不了,小猫偷偷往外瞧,小猫小猫爱游戏,轻轻跑到外面去。”“老猫”听到“小猫”走开后,睁开眼  相似文献   

3.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自我倾诉的过程。它是思维的外化,作文能力不仅体现着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体现着学生分析、认识事物的成果。但是,在现实教学中教师认为作文“难教”,学生认为作文“难写”。有些老师甚至不教作文,认为学生的写作能力全靠平时的日积月累,所谓“功夫在诗外”。  相似文献   

4.
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中,“直呼”是难点.教学时,方法各异.有的是从拼到不拼,有的是动口拼不出声,有的是心里默默拼,还有的是硬记音节.我觉得这样教只是“授之以鱼”,不能达到“直呼”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李春美 《山东教育》2010,(11):43-43
星期五上完数学课后.我答应在星期天带同学们去郊游,大家听到这个消息后别提有多高兴了。星期天的早晨,同学们早早地就来到了我家。我先带领大家来到市场,准备购买一些鸡蛋煮熟后路上吃。卖鸡蛋的大叔称了称我带去的塑料桶,告诉我:“正好两斤。”“两斤?”我有点惊讶地问道。“没错,就是两斤。”卖鸡蛋的大叔肯定地说。“那好吧,请你给我称10斤鸡蛋。”卖鸡蛋的大叔给我称好鸡蛋后,对我说:  相似文献   

6.
初中阶段,“分段函数”内容较少,并且多集中于函数应用部分,通常作为考查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压轴题出现,因其相对的复杂性、抽象性使众多的学生望而生畏,解答时往往顾此失彼,这类问题成了函数部分的难点之一.笔者在教学中认识到,如果利用“分段函数”中蕴涵的三大数学思想进行牵引,则容易把准脉络,深化理解,较快地找出解决问题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月亮的心愿》一课中有个生字“病”,虽属“我会认”的二类生字,但为了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兴趣、领略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同时帮学生认识一种造字方法、掌握一种识字本领,我是这样教学的。  相似文献   

8.
童年是一段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并对孩子一生都产生重要影响的生命历程。儿童的发展是在儿童喜欢的、感兴趣的活动中.在对真实的、现实生活的感受、体验和领悟中进行的。时刚入学的儿童来说。数学学习的体验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对后续知识的学习态度和自信心.影响儿童对生活的乐趣.甚至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
《玩石头》一课要求:1.让学生通过用眼睛看、用手摸、用石头互相刻划等方法认识石头的颜色、形状、硬度、质感等方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2.通过让学生用石头拼摆图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我设计了如下几个环节.一、设疑激趣,引导思考师:同学们,平时总是老师考大家,今天有一个让大家考老师的机会,大家想不想试一试呢?  相似文献   

11.
一、录像导入观看一段动画片《葫芦兄弟》片段。老师:瞧,这葫芦像什么数字?(引出课题8,接着两个葫芦娃扛出一个“8”。)[观看动画片是小朋友最喜欢的,而《葫芦兄弟》又是小朋友们熟悉的,“8”像葫芦又是人人皆知的,因此,引出课题“8”水到渠成]二、展开新课(一)数“8”。1郾8(说):小朋友们好!今天就由我“8”带领大家去秋游,好吗?看!秋天的景色多美呀!(出示画面:碧绿的草地上,有8棵树、8座小木屋、8朵菊花、8只蜜峰、8只小鸭……美好的自然风光总是那么地吸引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就更强了)问:你看到了什么?(个别数、集体数)谁能用“8”把这…  相似文献   

12.
1993年《师范教育》第5期刊载的华国栋老师《你会教“153—98”吗?》一文,所举两例均是把被减数“153”拆开为“100+53”,于是原题为:153-98=100+53-98=(100-98)+53=55笔者以为,如果从凑减数为整的方法入手,同样可以,原题可这样做;  相似文献   

13.
历史課本第一册第13課,課題是“爱国詩人屈原”。教这一課要求儿童掌握教材要点,弄懂这一个历史人物的概略事迹是此較容易的;难的地方是如何透过屈原的事迹,来使儿童体会屈原当时的心情,激起儿童对詩人崇敬的情感,从而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这一課課文是写得生动的,能够表达基本思想的詞句也是較多的,因而我決定采用以讲讀法为主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区别“1”和“许多”是小班幼儿第一节算术课。我在教小班幼儿认识“1”和“许多”的教学设计中,改变了以往只在课堂上讲的教学模式,而采用一系列活动和游戏,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中认识、理解数的概念。在上课之前,我先在室外布置了一架小桥,准备了许多片树叶,用绉纹纸圈起一个“池塘”,放了一些“鱼”和许多小红花以及鸭妈妈和小鸭的头饰。当游戏开始时,我以鸭妈妈的口气说:“今天天气真好,鸭妈妈带着小鸭们去郊游。你们看,有几个鸭妈妈,多少只小鸭子?”有的幼儿可以答出:一只鸭妈妈,许多只小鸭子。我又告诉孩子们:小鸭子出门要听妈妈的话,一  相似文献   

15.
圆柱体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到,但是幼儿对圆柱体的认识是模糊的,常常把它称做棒。因此,在大班幼儿已认识了各种平面几何图形和球体的基础上,我进行了“认识圆柱体”教学活动。 我觉得在早期的数学教育中,幼儿学习兴趣、习惯以及思维能力和良好品格的培养,较之单纯学习数学知识,显得更为重要,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对“认识圆柱体”教学活动提出了三方面的具体目标和要求:1.通过观  相似文献   

16.
“时间”是一种抽象的东西,教孩子认识时间,具有一定难度。在孩子满4岁那年,我特地买来一本台历放在书桌上,买来一套月历挂在书桌旁。每天早晨起床后,我先让孩子把前一天的那一页日历翻过去,出现当天日期的那一页日历,再指点着这一页日历,告诉孩子当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并对照着台历和  相似文献   

17.
在一次“认识磁铁”的活动中,我打破了以往的教师演示幼儿看、教师讲解幼儿听的模式,从幼儿的兴趣出发,采用让幼儿亲自参与活动,自由探索、自由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方法,组织幼儿认识磁铁。幼儿在玩磁铁的过程中,开始了解磁铁,然后教师再让幼儿说出磁铁能吸什么?幼儿争先恐后地说:“能吸铁钉”,“能吸住铁片”,“磁铁能吸曲别针”,“能吸所有铁做的东西”。大家七嘴八舌,在玩中发现了磁铁的第一个特性。这时,一个小朋友来到我面前,举着手中的磁铁说:“王老师,您看,我能吸起一串曲别针,一个接一个的,掉不下来。”其他孩…  相似文献   

18.
“千克的初步认识“一课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的内容,之所以引起我的关注,是因为它内容上的独特性,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知识观在课堂中能得到体现。作为教导主任,我经常听课或参加校际交流,教学中暴露的问题时常萦绕脑际。就这一课来说,问题主要表现在程度不同的忽视感性认识,缺乏感知活动,纸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我们学校提出在数学教学中运用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注重在课堂上用问题明确学习方向,用练习分层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形成以问题为串,练习为线的十字五环节的成功教学模式。课堂结构为:梳理学习目标—分层练习引导—讨论探究新知—评价反思概括—应用拓展升华。最近,我上了一节公开课——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角,这是我第一次尝试运用以问题为串,练习为线的教学模式。一、激疑,打开探究思维的闸门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土地辽阔,物产丰富,要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发展交通运输十分重要,铁路运输量大,是重要的现代化交通工具。这一课的教材重点是要求学生理解掌握全国铁路网知识。 讲全国铁路应从旧中国谈起。旧中国的铁路很少,而且分布极不合理。从1876年上海境内修筑第一条铁路到1949年解放前夕的73年,共修建铁路24,000公里,绝大部分建在东北和东部沿海各省。主要还是日、俄等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军事占领和掠夺资源修筑的,广大西南、西北地区几乎没有铁路。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重视铁路建设。新建了五十多条干线和六十余条支线,铁路营业里程达五万二千公里,比解放前增加了三万公里。新建铁路中的75%分布在京广铁路以西的广大地区,这对改善我国铁路的布局,加强内地建设起了很大作用。在运输繁忙的干线区修建复线、进行电气化技术改造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