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书法家启功教授说过:“在文学研究方面,事实上是教书督促我做点研究。最初我教大学一年级国文,改学生的文章。让学生问倒一回,比受名人指教受益更多。因为一被问倒,我就得去翻书,查到资料,这就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机会。”著名的化学家卢嘉锡20世纪30年代初兼任省立厦门中学的数学教师时,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一次,一个学生来问他一道几何题,他一看好像很简单,但一下子却又做不出来。后来到图书馆翻阅资料时在一本外文杂志上找到了这道题的解答。卢嘉锡向这个学生介绍了解题方法后,还对他说:“闽南有句老话,叫‘…  相似文献   

2.
教学片断一:上课了,我出示一幅孔雀图,“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学生们立即说:“这是孔雀。”我问道:“你们知道哪个少数民族男女老少都喜欢跳孔雀舞吗?”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说是藏族,有的说是新疆,这时,有位学生回答傣族。我马上对他肯定并表扬:“对,你真棒!现  相似文献   

3.
开“禁”     
素来,我对学生爱看小人书、连环画,总是忧心忡忡,怕影响正课学习。因此,凡发现看这类小册子,一律“没收”,有时还采取当堂撕掉的办法。学生心里虽有反感,但对老师无可奈何。一次,我上语文七册《火烧赤壁》一课。当讲到曹操败北,从华容道逃之夭夭时,有个学生发问:“老师,抓住了没有?”“可能逃跑了。”我说。这时,一个平日最爱看连环画的学生举起手来说:“不是逃跑的,是伏将关羽抓获放掉的。”我  相似文献   

4.
有人凭镜子看自己的脸;我却凭教育反馈看自己的灵魂。 一次问卷,学生竟如此地不满我的讲话水平。有说内容干瘪的:今天讲“刻苦地学习”;明天说“学习需刻苦”。有道语言罗嗦的:一次讲话连用十几个“我”—“给我把本子拿出来、给我抄好,给我看着,给我听着、给我想一想、给我对家长说,就说我要他签字的、明天统统交。不交,我给你好看的!”还有怨语态恶狠的:“听到没有,你们!”  相似文献   

5.
这是新学期开学不久的一节课。那天,我一走进教室,学生就嚷成了一片:“老师,你看黑板上。”我转头一看,不知是谁在黑板上给我画了一张像,旁边写了字——毛老师,我把你画得帅不帅?我先是一愣,又是一怒,然后一想,笑着对学生们说:“看来你们对我很感兴趣。”“哈——”学生中传来一阵笑声。班上大部  相似文献   

6.
师 :下面我们学第五自然段 ,首先我读一遍 ,大家看我读得怎么样。(教师读 ,有意不读出重音和语调。)师 :我读得好不好 ?生 :好 !师 :好吗 ?多数学生小声说 :“不好。”师 :不好吗 ?(同学们你看我 ,我看你。有一部分学生在窃窃私语。)(评 :学生对教师提出的“对不对”、“好不好”之类的问题往往不加思考 ,都回答“对”、“好”。这种提问有明显的诱导性。建议教师少用。如果要用 ,再追问一句 ,“对在哪里 ?”“好在哪里 ?”本课教师一连串的追问 ,暗示学生 ,回答问题要动脑筋 ,同时 ,也调动起学生的思维。)师 :这篇课文我们是用“找准重音 ,…  相似文献   

7.
暑假的一天,我做完作业,对正在看电视的妈妈说:“妈妈,今天我俩交换一下,让我当妈妈,您当女儿,好吗?”妈妈爽快地答应了:“好啊!”我对“女儿”说“:孩子,你还不快给我做作业,不许看电视!”“女儿”只好乖乖地走进书房,开始写起作业来。我呢,就坐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津津有味地看着我喜欢看的电视节目。过了一会儿,“女儿”对我大声地说:“妈妈,我口渴,想喝水。”我不耐烦地说:“别打扰我看电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出来倒!”“女儿”又对我说:“妈,我有一道题不会做,你来教教我吧!”我说:“自己多动脑筋想一想。”没办法,她只好又冥思苦…  相似文献   

8.
快乐加油站     
没有……就没有……老师要求学生用“没有……就没有……”这个句式造句。一个学生在作业本上这样写道:“小东说我拿了他的铅笔,我说没有就没有!”腿与蛋农场里,一头猪与一只母鸡在谈慈善。猪说:“我很想有一个方法,能帮助那些没有饭吃的穷人。”鸡说:“我们来合作,可以做一个火腿蛋来给他们吃。”猪摇头说:“你说得倒容易。你只是贡献一个副产品,我却要贡献一条腿!”学生吃糖一天,老师对学生说:“如果你们能做出这道题,我就每个人给50颗糖。”不一会,学生们一个个站起来,向老师要糖吃。老师一看答案,鼻子都气歪了,气呼呼地说:“你们全做错…  相似文献   

9.
瞬间一《梦江南》温庭筠在上到“感知诗意”这一环节时我问学生:“你能否从诗中的一个个文字符号看到一幅画面?”片刻之后,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看到一个女子站在阳台盼她的梦中情人归来。”话音刚落同学们都扭身去看他,目光中有惊异然后再用审视的目光看我,与此同时还有人在下面小声说:“怎么就一定是盼她的梦中情人,而不是父亲或其他亲人呢?”同学们的表情让那个同学低下了头,我忙说:“说啊,继续说啊。”见那个同学表情中带着犹豫,我接着说“说,不要紧,大胆地说,只要你是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在上课,怎么想就怎么说没关系。”“我认为就是在…  相似文献   

10.
我的地盘     
某学生翻墙进校园,被校长逮个正着。校长问学生:“为什么要翻墙而不走大门?”学生指指外套说:“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校长说:“那么高的墙你怎么翻过去的啊?”学生指指裤子说:“李宁——一切皆有可能。”校长又问:“翻墙的感觉如何?”学生指指鞋子说:“特步——飞一般的感觉。”校长看学生在外套里面穿了一件混混装,气愤地说:“你里面穿的是什么!”学生哼了一声说:“穿什么就是什么(森马)!”校长决定要给学生记大过处分。学生急忙问为什么,老叔指了指地面说:“动感地带——我的地盘,听我的。”我的地盘!23041$安徽省合肥市濉溪路…  相似文献   

11.
早上,当我翻开一本练笔本,“悄悄话——老师我想对你说”跃入我的眼帘。学生如此可爱,怀着好奇的心情我往下看:陆老师: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爱     
在小学校的一间教室里,有几名学生。一个学生天真地问老师“老师,什么是爱?”老师觉得这个孩子提出的问题十分有意思,值得好好回答。当时正是课间休息的时候,于是老师要求学生到校园里去玩儿,并在重返教室时带回一样他们喜爱的东西。孩子们都迅速地跑到外面。在他们回到教室后,老师说“:我希望每个同学都拿出自己带回的东西。”一个学生回答说“:我带回了这朵鲜花,它好看吗?”第二个学生说“:我捉到一只蝴蝶,你们看,它的翅膀多漂亮呀!我会把它收藏起来。”第三个学生则说“:我抓到一只小鸟,它是从树上鸟巢中掉出来的,你们看,多好玩儿啊!”就…  相似文献   

13.
功劳归于谁?     
《我的“小花鹿”》(省编7册)结束语是这样的:我扶摸着它,高兴地说:“这下,我就可以去买许多书啦,你的功劳真不小啊!”表面看,这句话是“我”对“小花鹿”说的,功劳自然是归于“小花鹿”。为了在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开发学生智力,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功劳到底归于谁?问题一提出,学生的思  相似文献   

14.
对“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这一提法,我们早已熟悉。最近听了一堂语文课,促使我对这一问题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 我听的是《避雨》一课。板书课题后,教师问:“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分别提出了六个问题:我想知道谁避雨,我想知道课文内容说了什么,我想知道雨下得怎样,我想知道这个人在什么地方避雨,我想知道她是怎样避雨的,我想知道避雨中发生了什么事。此时老师说:“请你们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看能不能找到答案。”当然,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交叉,但却都属于了解课文内容方面,由此引发了我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期末临近考试,我改变了以往的考前说教,而是拿起一支粉笔对学生说:“老师要画一幅画,作为考试时的礼物送给你们。”说完我就在黑板上画了两只大大的眼睛,并在眼睛里写上“徐老师”三个字。画毕问:“你们喜欢这礼物吗?”学生纷纷举起小手,一个学生说:“我喜欢,老师送给我们的礼物是要我们睁大眼睛看清题目。”另一个学生说:“老师的礼物是要我们睁大眼睛仔细检查,不要写错。”我接着说:“老师虽然不能监考,但我把两只大眼睛留在黑板上,看着你们考试,看谁认真仔细,好吗?”“好!”教室里响起了一片稚气的声音。考试完毕,试卷批下来,效果十分好,…  相似文献   

16.
对下列两个句子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王老师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别忘了,我们是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②他埋怨我说:“你让我给你借小说,人家借来了,你又不看.”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我每个月都要让学生用写信的方式对我说“悄悄话”。这次,我又把孩子们的“悄悄话”整理起来认真地看。有一张纸条引起了我的注意,它是这样写的:“龚老师,那天是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旁边”一词时,我采用了直观演示的方法。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有关句子领会词义,然后让他们解词。有一个学生说:“‘旁边’就是不远的地方。”课堂上没有反驳意见,对学生这个不确切的解释,我没有急于表态,而是走到课桌的旁边面向学生站着,问:“老师的旁边放着什么?”一个学生说:“老师的旁边放着课桌。”我加以肯定,又问:“大家再看老师旁边还有什么?”多数学  相似文献   

19.
一位出身富有的学生趾高气扬地向同学夸耀,他家在雅典拥有一望无边的肥沃土地。当他口若悬河大肆吹嘘的时候他的老师拿出一张世界地图,对他说:“麻烦你指给我看看,亚细亚在哪里?” “这一大片全是。”这学生指着地图洋洋得意地回答。 “很好。那么,希腊在哪里?”老师又问。 学生好不容易在地图上将希腊找出来,但和亚细亚比,希腊太小了。 “雅典在哪里?”老师再问。 “雅典?这就更小了,好 像是在这儿。”学生指着地图上的 一个小点说。 老师看了看他的学生,最后 说:“现在请你再指给我看看,你 家那一望无边的肥沃土地在哪 里?” 学生…  相似文献   

20.
案例:星期五下午放学后,我正在批阅学生的作业。忽然听到一声“报告”,我回头一看,发现有三位学生站在办公室门口,我问他们:“已经放学了,你们有什么事吗?”三位学生你看我,我看你,都不说话,后来还是一位男同学对我说:“王老师,你这里有废纸吗?”“废纸?你们要废纸干什么?”我一时不知道他们的意思,我想,我没有请他们来帮忙清理废纸呀!看到我发愣,三位同学连忙补充说:“我们是五(6)班‘废纸工程’的志愿队队员,为全校老师和同学服务。”“好!谢谢你们,你们五(6)班为教育活动和环境保护开了好头。”我一边说,一边将纸篓里的废纸给了他们。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