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0年,我在郑州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供职,当时与妻子、儿女分居两地,时常思念他们,为他们的生活、学习挂心,差不多每隔10天、半月写一封信,到学校附近的农业路邮政所投递。由于我在“文革”之前就有集邮的爱好,“文革”时期虽有中断,之后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2.
翻开2006年第12期《集邮博览》,在目录里看到了《文化大革命邮坛上的一颗流星》这个文章标题。作为"文革"过来人,我一直对此类文章怀有特别浓厚的兴趣。让我更为吃惊的是,该文内容竟是我在"文革"期间亲手印制的邮刊《一往无前》的简介!  相似文献   

3.
李长安 《收藏》2009,(10):83-85
2008年度,《收藏》曾经推出“文革”绘画专辑,受到广大书画收藏爱好者的一致好评。为什么人们会对“文革”时期的绘画如此关注?我想,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文革”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画坛上出现了极不正常的现象,除了少数流行一时的极左作品外,我国建国以来的不少红色绘画也受到批判。  相似文献   

4.
陈飞武 《收藏》2008,(3):168-168
我从2007年第4期《收藏》杂志上看到一篇《〈收藏〉助我淘得“文革”年画原稿》的文章后,很替该文作者汪先生高兴。本人也有类似的收藏经历,不过我收藏到的是“文革”油画原作,而非“文革”年画原稿。  相似文献   

5.
徐洪 《收藏》2006,(8):75-77
由于是过来人,我对“文革”邮票(图1)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当噩梦醒来,百废徐兴之时,就主攻“文革”邮票的收信和研究。现将收集“文革”邮票的几点体会写与同好们交流。  相似文献   

6.
我这三种病是血压高、心脏病,大腿疼,这是在十年浩劫中,被整一年半而得。1980年落实政策。一直到1986年我退居二线,这三种病仍然折磨着我,每每回想起文革中受的折磨就生闷气,病也不见好。同志们劝我别总在家呆着,出去转转可能好一些。于是我带上救心丸骑着自行车到郊外去玩,但伤腿不能用力,一使大劲就疼得厉害,遇有一尺多高的桥坡就得推着走。有一次看到两个人在沟边钓鱼,一开  相似文献   

7.
1976年10月,祸国殃民的“四人帮”被粉碎了,扼杀中国传统文化、摧残集邮活动的“文革”结束了,中国集邮微现复兴的曙光。10月中旬,邮兄李毅华约我谈谈誊印一份资料的事。李和我是50年代相识的邮友,他的收藏多且丰。难忘的是,在“文革”戕害集邮最猖狂的岁月,他还送我几套列支敦士登的体育邮票,为单调的生活平添了几分情  相似文献   

8.
姚杰 《桥牌》2010,(10):46-46
在“文革”后期,有一次我到省委参加八九天宣传工作会议,同住一室的一位同志会打桥牌,他每天晚上教我基本打法,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从此,我成了一名桥牌爱好者。不久,被省桥协聘为常委。我就这样与桥牌结下了不解之缘,努力地为普及出力。  相似文献   

9.
王信堂 《收藏》2006,(8):72-74
当今,“文革”遗物收藏热潮高涨。例如在2006年3月的北京翰海春季拍卖会上,几件“文革瓷”均以高出估价成交,其中一件高16.5厘米的瓷塑“智取威虎山”以1650元成交,为估价的2倍我,在3月份举办的中国嘉德2006年拍卖会上,高45.5厘米,估价8000元的“文革”瓷瓶“毛主席与我们一起”以1.2万元成交,可见“文革”藏品的“黑马”效应正在显现。  相似文献   

10.
收藏信息     
王文君 《收藏》2001,(5):59-59
时下,连环画成为藏品中的后起之秀,特别是“文革”时期的,由于各路人士争相抢购,使之身价百倍,个别市场有人见书就收,大有欲一网打尽之势。“文革”连环画成了藏者的首选之物,在专场拍卖交流会上,成交率独占鳌头。它们如此受人青睐,我以为主要有以下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11.
杜洪位 《集邮博览》2011,(10):64-65
周六休假,闲逛藏品市场。卖书的老刘让售两枚“文革”封予我。接过封,我凭直觉一眼便认出这两枚封确是“文革”时期的封,不会有假。两枚封均系开启后,又用大头针将封、笺载在一起。因隔数十年,大头针早已锈蚀,以致还来不及让我用手取针,大头针已断为两截落地。协商好价格,我付了款,小心地将两枚封搁入包中。  相似文献   

12.
王志会 《收藏》2008,(3):96-96
“文革”瓷是当今的热门藏品。然而,在交易行情一直看好的同时,市场上“文革”瓷的赝品也在日渐增多,令许多收藏爱好者甚至此中高手也难免遭遇李鬼之劫。原因之一是缺乏“文革”瓷的背景资料。不久前,笔者在整理“文革”画收藏品中,偶然发现一幅反映当时陶瓷厂艺人制作“文革”瓷的年画,这幅年画可称得上是“文革”瓷的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13.
李明 《集邮博览》2011,(11):26-28
就像吸烟有瘾一样,我从小对邮票就有瘾。即便是在文革期间挨批斗、住“牛棚”。还是忘不了集邮!可那时,由于我父亲单位只发给他“生活费”,造成了我们家的收入减少了十倍。此刻,我再也没钱买邮票了!这可怎么办呢?事情终于有了转机,就在1983年天津集邮协会成立不久,天津市搞‘1人1:3普查”。我们单位同事被临时抽掉参加这一工作,他所在的街道有一位老大爷要出手他“落实政策”的邮票,其中就包括分版分型收集的“伦敦版单、双圈孙中山像邮票”,还有“伦敦加盖‘限滇省贴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个“文革”实寄封收集爱好者,目标是想收齐“文革”邮票和“编号”邮票自然实寄封大全套。经过不懈的努力,可以说“任务”已完成百分之八、九十了,除个别高价票和高值票外,基本上都收集到了。在收集、整理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文革”时期的自然实寄封绝大多数邮票都是贴在信封的背面,而且邮戳不够清晰,想找一枚品相好、双戳清  相似文献   

15.
<正>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之际,心潮澎湃,十分激动!我是共和国的同龄人,1949年10月出生在上海市松江县城。从小学二年级起就酷爱打乒乓球,在少年宫业余训练,先后获得了儿童冠军、少年冠军、全县冠军。"文革"中断了学业,作为老三届高中毕业生,1968年上山下乡插队落户,参加工作至今已有50多年。1972年有幸作为第1批工农兵大学生被选入了北京体育学院(现北京体育大学),1974年毕业到上海交通大学执教。光阴如梭,45个年  相似文献   

16.
正在那么多"文革"实寄封中,单单挑出这封信来说事,是因为我觉得它集中体现了"文革"的社会要素,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政治社会生态。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文革"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而这封信就像一块时光燧石,擦燃了历史的火花,让那些远逝的情景又显现出来。这封信的信封(图1)是"上海纸品厂出品"的,封楣上是套红的敬祝词,封面引用的最高指示是毛泽东评价张思德的一段语录,配图是白求恩的影  相似文献   

17.
庄一奇 《集邮博览》2009,(11):51-51
笔者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集邮。1963年9月从上海支边来到新疆,40余年来,一直在新疆公安战线工作。"文革"时期,我多年来收集的邮票毁于一旦,从此中断了集邮。直到20世纪80年代,我重新恢复了集邮,并开始收集实寄封。记得1988年冬日的一个下午,我出差到轮台县公安局办  相似文献   

18.
那是在上世纪1979年,期刊的出版发行再度兴起,我们单位来了久违的报刊征订目录。那时我正好是26岁的小伙,本该长知识的时候历经“文革”文化沙漠,见到征订目录上所列的期刊真有如饥似渴的感觉。当时我是个初级美术爱好者,喜爱涂涂沫沫,写写画画,自然首选《美术》杂志,但是那时的紧俏杂志都是“限额”的,《美术》杂志就在其列。正如后来的新邮预订,只有老订户和有关方面才有资格订阅。一气之下,就把目光盯住了新创刊的《世界美术》,我与同事们调侃说:“不让订中国《美术》,那就订《世界美术》吧。世界包含了中国,这本杂志肯定不赖!”  相似文献   

19.
志在拼搏     
在我八、九岁时,我家住在菏泽市地委对门,那是个大机关,在一间很大的房子里摆放了七、八副乒乓球台,常有人在里边打球。我和小朋友爬上临街的窗台往里看,从那时起我就喜欢上了打乒乓球。那时家里穷得连饭都吃不饱,没钱买拍子,就请邻居帮助做了一个拍子。上面没有海绵,我就花了几分钱买了一块会计点钱用的海绵,用小刀割薄,贴在拍子上,我01IL个小孩子有空就在门板上、桌子上打乒乓球。“文革”结束,我还不到四十岁,身体却很弱。于是,又拾起了多年不用的乒乓球拗,参加了青岛翰老年体协乒乓球委员会,有时间就去揭炼,核组织越…  相似文献   

20.
我与武术(1)     
张宏生,41岁,原北京“老三届”学生。现任北京西直门火车站货运站调度员。人很精干,中等身材,颇有练家气质,说起武术,双目尤具神采。我不是什么武术家,只是喜欢武术,从小就迷。上小学时,我进什刹海武术学校,学了点长拳。文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