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沧州市日报》专职记者较少,活动面也有限,经常能为报纸写稿的通讯员也不多,如何才能广泛联系群众办好报纸?这是使我们感到困扰的一个问题,在新闻改革中也是大家关心探索的一个课题。“要想出一个办法,把千万根线索伸展到群众中去。”我们从新闻界老前辈邓拓同志这句话中得  相似文献   

2.
办报,一个重大的课题是如何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把报纸办出自己的特色。同志们都是从地方报社或专业报社来这里学习的。在学习中,要立足自己工作岗位的特点,要经常思考,哪些是共同的带规律性的东西,哪些是《人民日报》的特点,哪些是你们自己报纸的特点,作好具体分析,才能真正学到东西,并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办一张报纸,必须把自己的特点吃透,这样才能真正办出一张有特色、为读者所欢迎的报纸。有些同志是通讯员,写稿、投稿也必须弄清楚报纸所担负的任务,它所具有的特色。这样,你的稿件才能符合报纸的需要,也就是提高投稿命中率。我昨天收到一本刊物,叫《新闻与成才》,是解放军报社办的,其中  相似文献   

3.
七月二十八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前綫》《北京文艺》等四家报刊的一部分同志,在北海公园举行了一次座谈会。在会上,互相交换了情况,讨论了目前报刊工作中的一些问题。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邓拓同志也参加了这次会。他把这次会叫做“神仙会”,因为会议开得很活泼,大家提出了许多工作中的问题,畅所欲言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许多同志在会上谈到,这几年来,北京报纸刊物工作成绩很大,但是问题也不少。目前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是路子不广,办法不多,因此质量不够高。不少中心工作的报道,题材不广泛,角度不新鲜。报纸和  相似文献   

4.
在同一个院子里,住着几位职务各异,但志趣相近的同志,有的曾经作过多年的新闻工作,有的现在还是报纸的业余作者或评报员,大家的共同特点是对报纸工作都有着浓厚的感情和兴趣。每天于工作之余,总喜欢就当天的报纸议论几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从形式到内容,从漫画到图片,从标题到标点符号,几乎无所不谈。我这个好事者,有时候便顺手将这些意见摘要记在小纸片上,丢进了抽屉里。天长日久,日积月累,小纸片已经积攒了不少,今日翻出,感到其中有些意见对于报纸工作者来说,或许还有些参考价值。因此,暂且挑选一些,稍加整理,分作两组,发表在这里。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1950年5月16日《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见《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中指出,要“逐步解决领导机关、领导同志运用报纸、领导报纸的问题”。今天我们结合学习江泽民同志1996年9月26日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话》,以及毛泽东同志关于新闻工作的部分论述,重新学习邓小平同志的这段讲话,感到十分亲切,引发我们关于领导机关、领导同志对一张省报如何运用、领导方式的思考。 需要正视的问题 从各省区党委机关报的现状看,如何运用、领导报纸,领导机关、领导同志大多是非常重视的。一种情况是,举凡党和国…  相似文献   

6.
人民日报从1980年1月起,在第一版上开辟了一个新栏目——《今日谈》,专门发表小言论。这个栏目,由于地位显著,反映现实及时,篇幅短小,引起了广泛的注意。有些读者每天拿到报纸后,首先就要读读这个栏目的文章。在人民日报《今日谈》的影响下,有些地方报纸也相继开辟了类似的栏目。一年多来,《今日谈》已经发表了三百多篇文章。这些文章我都看了,有些还反复地读过。现在我想谈谈一些读后感。《今日谈》中的一些文章,给人突出的印象是:新鲜。李大钊同志曾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今》,其中有几句话:“我以为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今’,最容易丧失的也是‘今’。因为最  相似文献   

7.
在11月19日结束的第六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上,《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于宁当选为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新一任会长。那么,对于现代报纸需要什么样的新闻摄影运行机制、新形势下报纸总编辑如何运用新闻摄影有效地增强报纸的竞争力等问题,新一任会长有哪些新的想法,新一届学会的工作将有何新举措呢?本刊试图从于宁同志在研讨会上所做报告及大家的讨论中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8.
马立诚同志在《编采业务》(人民日报编)上撰文,呼吁《人民日报》“尽早改变‘窑洞报纸’的形象。”这个呼吁,不仅对《人民日报》,对其它报纸以及电台、电视台都是适宜的。何为“窑洞报纸”?这是一种形象的  相似文献   

9.
办报,一个重大的课题是如何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把报纸办出自己的特色。同志们都是从地方报社或专业报社来这里学习的。在学习中,要立足自己工作岗位的特点,要经常思考,哪些是共同的带规律性的东西,哪些是《人民日报》的特点,哪些是你们自己报纸的特点,作好具体分析,才能真正学到东西,并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办一张报纸,必须把自己的特点吃透,这样才能真正办出一张有特色、为读者所欢迎的报纸。有些同  相似文献   

10.
新闻工作者都是宣传家.我想,对于宣传的内容,他们自己也应该身体力行.有些报社同志这方面注意不够,比如,报纸上天天在讲除四害,讲卫生,而有的报社内部却是四害逍遥之地;有些报纸大力宣传"打破常规过春节",鼓励大家不要挤在春节请  相似文献   

11.
夜访中央台     
这一期我们刊登的一组照片和一篇访问,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的同志凌晨在编播《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时的几个片断。新闻和报纸摘要广播,是中央台每天22次新闻节目中听众最多,最受欢迎的一个节目。参加这个工作的同志,为了准时播出,每夜都在争分夺秒地工作。  相似文献   

12.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纪念《北京档案》杂志出刊一百期的座谈会,能够请到这么多的同志来参加我们的这个活动,北京市档案局、北京市档案馆、北京市档案学会、《北京档案》杂志社对大家表示非常的欢迎,也非常感谢!在今天的座谈会上,大家对我们北京市的档案工作,对我们...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同志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一文中指出:“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吸引人民群众参加报纸工作?如何让群众监督报纸工作人员?浙江日报和湖南日报作了有益的探索。浙江日报今年1月2日刊登一则《本报启事》,公开要求人民群众监督自己的记者和报纸其他工作人员。湖南日报今年1月1日至31日,开展读者评报活动,每天固定版面刊登评报表,征求读者对当天报纸的意见和建议。他们的做法受到群众的欢迎,引起了新闻界人士的关注。现将他们的做法介绍于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报纸工作,“就是教育 群众,让群众知道自己的利益,自己的任务,和党的方针政策。办报和办别的事一样,都要认真地办,才能办好,才能有生气。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318页)毛主席在这里明确地说明了报纸工作群众路綫的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一文中指出:“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吸引人民群众参加报纸工作?如何让群众监督报纸工作人员?浙江日报和湖南日报作了有益的探索。浙江日报今年1月2日刊登一则《本报启事》,公开要求人民群众监督自己的记者和报纸其他工作人员。湖南日报今年1月1日至31日,开展读者评报活动,每天固定版面刊登评报表,征求读者对当天报纸的意见和建议。他们的做法受到群众的欢迎,引起了新闻界人士的关注。现将他们的做法介绍于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新闻三昧》2006,(6):18-19
《全国企业报联播》是本刊从2005年10月开始开辟的一个专页,特聘请中国企业报协会原秘书长,现任常务顾问叶世忠同志、办公室主任陈上奎同志负责策划并主持。可称“刊中刊”,随本刊每期出版。《全国企业报联播》主要内容是报道全国企业报的发展动态,工作经验以及重大举措和重大变化等。目的是给全国企业报搭一个平台,为互相交流、互相沟通创造条件。希望大家关注这个专页,不断提出建议,并提供稿件。投稿电子信箱:han8729@126.com联系电话:13366199364组织联络负责人:韩虹专栏是报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期向大家介绍4个报纸的专栏。这几个…  相似文献   

17.
十月十六日是陕西日报改刊(由群众日报改刊)五周年的纪念日,陕西日报的全体职工,在这一天举行了庆祝大会。中共陕西省委候补书记赵守一同志代表省委在会上讲了话。赵守一同志在讲话中指出:报纸应当成为党的驯服工具,这个道理大家都是熟知的。问题在于从事报纸工作的每一个同志,是不是都已经自觉地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把它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对于报纸工作者来说,决不容许有任何向党闹独立性的表现或倾向,决不容许在报纸上宣传同党的路綫、方针、政策相违背的错误的东西,从而把报纸变成一头“烈马”,使党和人民很难驾驭。这是报纸的党性和阶级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我们外出采访时,往往会有人惊讶地问我们:“你们是记者吗?”“你们是中央电视台的吗?”我觉得这个问题比较典型地从侧面反映了《东方时空》、《焦点访谈》这个群体的工作风貌和作风。的确,《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的记者和摄制人员,相比之下具有吃苦耐劳、不图私利的精神,这也许就是我们这个群体以及我们的栏目能够受老百姓喜爱的主要原因。大家知道,目前社会上对新闻记者的看法不算太好,有些原因是由于个别同志不好的做法,但是《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的记者在外面非常注意这点,而我们最终也给外界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争取到了采访对象的配合。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公布以后,有些同志还未认真学习,就觉得“精神文明建设”这个词已经说过多年了,似乎是一个老问题。其实,并非如此,它对包括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在内的许多同志来说,都还是一个并不熟悉的新形势下的新课题。最近一段,我们在组织全体干部认真学习《决议》的同时,结合讨论全国报纸总编辑座谈会议的精神,联系实际,对近几年我们报纸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体育事业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电视、广播、报纸纷纷加大体育赛事的报道力度。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包括《体育周报》在内的各媒体都使出浑身解数。笔者认为:只有加大新闻策划的力度,办出报纸的个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