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把发展理解为具有能动性的人的活动结果,具有广阔的伦理视野和深刻的伦理意义。科学发展观体现着"人本"的价值取向,追求着公正的伦理理念,科学发展观蕴涵着平等的伦理内涵,科学发展观昭示着和谐的伦理观念,指向着自由的伦理目标。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增加,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党中央为此提出转化经济增长模式,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笔者论述了发展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并阐述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理性,而且体现了对生态伦理的终极关怀,突出了生态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维度。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生态伦理体系的建构不但需要对生态价值导向职能和道德评价体系进行探索,而且需要科学的制度保障体系与之相适应。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浪潮中,如何发展是当代人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发展观的发展,传统发展观的突破,新的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自我认识的一个飞跃。科学发展观是人类摆脱目前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和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它预示着人类社会向有益于生态文明的制度架构的历史性飞跃,是当代生态伦理问题的出场路径。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与科技伦理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在改善人民物质生活、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同时 ,也带来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 ,为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科技工作者必须建立正确的科技和环境伦理意识 ,对此 ,高等教育 ,尤其是高等理工科教育负有重大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是经济发展本身所具有的实现人类幸福生活的伦理意义的必然要求;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观的核心体现了经济发展"为了人"的伦理原则;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发展的要求表达了对经济发展终极价值——公平正义的伦理价值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强调用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的伦理内涵十分丰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灵魂,追求和谐、崇尚和平是科学发展观的两个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8.
随着环境问题在现时代的凸现,人们在认识人对自然的权利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反思人对自然应有的义务与责任,从伦理道德维度来审视和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纵观楚雄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彝州)状况,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调成为制约彝州发展的最大障碍,积极创设生态伦理环境,发挥生态伦理的内驱力作用,对推进彝州生态经济大州建设有极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经济伦理是伦理道德在经济领域中的表现,它所贯穿的核心价值目标是如何实现经济的合理性与伦理的正当性的统一。科学发展观,第一要素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经济伦理为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供了道德基础;经济伦理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道德支持;经济伦理推动统筹兼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0.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的明确要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采取措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科学发展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原理,蕴涵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即辨证法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形成了科学体系,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是从新世纪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体现了规律探索与社会实践的辩证统一,体现了总结历史经验与解决现实问题的辩证统一,体现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科学发展观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单纯追求“教育GDP”和教育发展的不平衡。要贯彻落实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就要明确政府责任,转变政府观念和职能,进行政策创新。教育的科学发展研究能密切联系和谐社会的建设这一伟大目标会更富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科学的实践观,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始终。是中国的革命、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理论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其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新发展,它把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15.
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创造性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发展的理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同时,以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关于"四位一体"、"五个统筹"的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整体论的新内涵;关于"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的观点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持续论的新境界;关于"以人为本"的理念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主体论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学发展观充满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具有深厚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和当代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反映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原本就不容乐观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发显得严峻,从而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高校应该紧紧抓住科学发展观的发展这个第一要义,大胆创新思路,积极研究对策,以发展的眼光,从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树立发展的就业观等三个方面入手,培养出能满足社会需求、适应岗位职责的特色人才,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8.
坚持科学发展观 建设服务型政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的政府一直在改革,由于受转型期体制上的束缚,全能政府现象依然存在,我们对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加上引进西方管理经验上的教条主义,我国政府职能完善工作还在原有框架下打转,政府职能的完善任务并未完成。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必然是以全新的服务理念为支撑,立足服务人民,以民为本,实现公共利益的服务型政府。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在政府人员中提倡民众导向,提供回应性服务,满足公众的要求和愿望,提高政府人员素质,提高服务效率,转变传统管理管理理念,创新政务模式,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以山东省枣庄市为例,针对沿运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现代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为理念,在土地治理资金筹措、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加强现代化农业示范作用、加大扶持龙头企业力度、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大力发展农业观光旅游等方面提出对策,以实现沿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沿运区域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体现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自觉,体现了主体与客体的和谐本质,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它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