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学地理教学目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和全球观念的教育,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深化对国情、国力以及国策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当前,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创造了日益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但由于人类在人地关系上的无知、缺乏自觉的环境意识,使全球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不断困扰着人类,环境问题和人类命运紧密相连。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学生自觉维护人类利益又不损害环境的地理行为素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是地理素质教育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经济日益一体化的今天,人类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环境危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冲突不断增强。因此,对中小学生进行环境意识和全球观念的教育,树立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在从全球未来认识环境、培养对环境负责的观念和行为方面,意义十分重大。地理学科作为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主渠道,肩负着培养年青一代环境意识的重任。  相似文献   

3.
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环境问题日趋恶化,对人类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对小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帮助他们从小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环境观、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已是学校十分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吴文达 《考试周刊》2008,(20):121-122
初中地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情国策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新知的精神;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懂得要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这是初中地理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正>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及地域系统的科学,是解释地区特征、人与环境在地球上出现、变化和分布规律及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其思想性是突出当今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阐明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富含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关注全球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育内容。这就是要通过地理课堂向孩子们渗透环境教育,新课程标准将环境保护和可持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以来,全球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挑战。然而,目前全球环境问题教育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系中尚未取得应有的地位,在现有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中,无论教育的内容、学科的设置,还是教育的效果都还远不能满足应对和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实际需求,亟需从组织领导、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基础知识普及等方面加强我国的全球环境问题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中学地理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国情国策教育、环境教育、人口教育、国防教育等方面的任务,对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有着独特的教育功能和作用,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正如《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指出的那样:“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负责的公民所必需。”地理学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乃至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的作用为愈来愈多的人所重视,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21世纪将是地理科学的时代。”然而在当前的考试制度下,地理课程不是十分得到重视。初中地理被认为…  相似文献   

8.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地理课程突出当今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阐明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富含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关注全球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育内容。因此,初中地理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地理教师应善于抓住地理知识与思想教育和生活的切入点,教育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责任感的好公民。  相似文献   

9.
环境保护是全球问题,也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环境教育是实现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措施。世界《人类环境宣言》指出:“必须对青少年一代和成人进行环境问题的教育。”1977年国际环境教育会议又把环境教育提高到“关系到人类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我国环保法第30条,国家七五计划和国务院有关决定,对环境教育都作了  相似文献   

10.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通过开展科技活动(指学生在教师的辅导下进行小实验、小发明、小课题研究、科学考察小论文撰写等活动) ,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思想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一、地理学科中开展科技活动的优势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关系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严峻问题。高中地理教学内容正是以这些问题为主线,以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关系协调论”的观点向学生进行科学的全球观、资源观、人口观、生态观的教育。地理教育的价值还在于对人的素质提高即在完成人们必备的地理…  相似文献   

11.
全球问题是在20世纪出现的、具有全球普遍性、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并只有经过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才能加以解决的一系列相关问题。全球问题的出现,要求人们进行人和自然和谐发展观教育、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环境教育观教育、生态生产观和生态消费观教育。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已逐渐为世人所接受。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供实验用)》的教学目的中,也明确指出要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化对国情、国力以及国策的认识;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在高一年级的教学目标中也特别强调要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和全球观念的教育,树立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基于这样的教育要求,新编高中地理教材通篇贯穿了这一思想,并在教材最后,以“可持续发展”为题进一步归纳了可持续发展的提出过程、概念、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环境问题已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何保护环境,恢复生态,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新的地理课程标准以资源、人口、环境为中心,围绕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能够使学生全面了解人类面临的种种环境问题,树立人与自然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学生正确环境观及全球意识,并能自觉地保护环境,改善环境。地理教师也有责任和义务担当起提高全民族环保素质的教育任务,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繁荣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诸多环境问题也相继出现。目前的问题已不是人类是否能在一个和谐优美的环境中生活,而是环境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构成了重大威胁。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加强环境教育,使人们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环境民族心理。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的古老而年轻的科学,具有进行环境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理应成为环境教育的主阵地。地理教师应更新观念,构建开放型教学模式,大胆进行地理教学改革,有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人类共同面临的粮食、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多种“不可持续因素”互相叠加,引起共振效应,使世界即将步入“最狭窄环境通道”。人类应共同面对这一现状,因此,在高职生物学教学中通过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的教育,宣传、贯彻、渗透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困扰当今人类发展的全球问题,也应该是引起大学生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当前各种生态观理论迭出的情况下,利用英美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丰富的自然观、生态观,运用马克思恩格斯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可以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念,学会尊重自然,自觉地运用自然规律指导人类的行为,培养自觉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7.
全球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资源耗竭、环境恶化等问题,环境教育是解决全球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方法和途径.高师院校环境教育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师范生科学的资源环境观,提高青少年乃至全民的环境意识.该文从概括国内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出发,通过调查,着重分析了高师院校环境教育存在的弱点,并给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人类共同面临的粮食、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多种"不可持续因素"互相叠加,引起共振效应,使世界即将步入"最狭窄环境通道".人类应共同面对这一现状,因此,在高职生物学教学中通过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的教育,宣传、贯彻、渗透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人类生活离不开环境,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人类对环境的开发与改造力度加大,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日益升级,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发展,人们也开始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是一项长期、具有战略意义的系统工程。地理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人地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迅速增长,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世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蔓延,热带雨林消失,土地荒漠化等等,这些环境问题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而早在70年代环境教育就在美国被提出,通过环境教育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对国家的责任感,并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的最高境界就是为全人类共同利益作出贡献。在有关环境教育渗透的各个学科里,地理与环境教育的关系可以说是最为密切的,所以作为初中地理教师,我们也承担着重大的社会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