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们已经学习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两圆的位置关系与两圆半径、圆心距的数量关系有着紧密联系,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两圆的运动变化来研究“数”与“形”之间的联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观察、分析、回顾两圆的五种位置关系,类比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经历用代数方法刻画两圆位置关系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是“圆”一章中继“圆的有关性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后的又一重要内容.它是初中平面几何的“尾声”,既要综合圆的有关知识,又要将相似形、方程等知识融于一体,为高中阶段奠定基础.本文举例探究“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中若干重点问题,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学习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中,经常遇到有关切点三角形的问题.所谓“切点三角形”,这里是指“相外切两圆的切点和这两圆的一条外公切线与两圆的切点形成的三角形”.通过探究发现“切点三角形”有如下性质.  相似文献   

5.
全国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简称《考纲》)中对于“圆与方程”要求是:①掌握确定圆的几何要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②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根据给定两个圆的方程,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③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④初步了解用代数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直线与圆相切是直线与圆三种位置关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是中考中命题的热点问题.与切线有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一 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利用直线与圆的公共点的个数定义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1.相交 如果一条直线与圆有两个公共点,那么就说这条直线与这个圆相交,直线叫圆的割线,这两个公共点叫交点.  相似文献   

8.
雷晓玲  王守翰 《西宁教研》2000,(3):44-46,14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动手动脑熟悉圆和圆的五种位置关系。2、让学生在动与静的辩证统一中熟练掌握每种位置关系中两圆的圆心距与两圆的半径的数量关系。3、培养动手能力、分析、归纳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及性质。教学难点:用数形结合思想表述两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及性质。.  相似文献   

9.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是“圆”一章中继“圆的有关性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后的又一重要内容.它是初中平面几何的“尾声”,既要综合圆的有关知识,又要将相似形、方程等知识溶于一体,为高中阶段奠定基础.本文举例探究“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中若干重点问题,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初中平面几何课程《圆的位置关系》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演示两圆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分析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在教学过程中,两圆的六种位置与两圆的半径、圆心距之间的数量关系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利用互动课件进行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的讲解和分析,可以有效地突破这个教学重点和难点。图 1 是笔者利用 Flash 设计的圆和圆的位置关系课件。课件运行时,屏幕上显示两个圆,并且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是外离。当鼠标指向任意一个圆时,鼠标指针变成小手形状,这时可以拖动圆。随着圆的拖动,两个圆的位置关系会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直线与圆相切是直线与圆三种位置关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证明直线与圆相切或以直线与圆相切为条件的几何问题是中考中命题的热点,是圆的重要内容之一.与切线有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2.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涉及的主要知识点有:一是两圆的位置关系,即外离、外切、相交、内切、内含;二是圆系方程;三是相交弦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直线与圆相切是直线与圆三种位置关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位置关系,证明直线与圆相切或以直线与圆相切为条件的几何问题是中考命题的热点.  相似文献   

14.
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中.相切是一种特殊而又重要的位置关系。与之相关的中考试题,也多以判断及认证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为主要题型.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要根据题意.选择好恰当的切入点,从而使问题得到快速解决.  相似文献   

15.
一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利用直线与圆的公共点的个数定义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1.相交如果一条直线与圆有两个公共点,那么就说这条直线与这个圆相交,直线叫圆的割线,这两个公共点叫交点.2.相切如果一条直线与圆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就说这条直线与这个圆相切,这条直线叫圆的切线,这个公共点叫切点.3.相离如果一条直线与圆没有公共点,那么就说这条直线与这个圆相离.  相似文献   

16.
中考知识梳理 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1.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点在圆外,点在圆上,点在圆内.  相似文献   

17.
在讲授人教版初三数学《圆》一章中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圆与圆有五种位置关系:相离、外切、相交、内切、内含,教师在黑板上画图展示两圆的位置关系与两圆圆心距d与两圆半径大R和小r的数量关系之间的联系。其讲解是片段式的、孤立的,缺乏整体的联系性,直观性不强,趣味性较差,对学生吸引力不大。迫切需要在现实的状态下用两圆位置关系演示仪器来展示圆与圆的位置关系,通过圆的移动完整地反映两圆五种位置关系,让学生在眼手配合下完成学习过程,并增强趣味性。  相似文献   

18.
高考对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具体要求是: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是“圆”一章中继“圆的有关性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后的又一重要内容.它是初中平面几何的“尾声”,既要综合圆的有关知识,又要将相似形、方程等知识溶于一体,为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本文通过举例探究“圆和圆  相似文献   

20.
纵观各省市的中考试卷.圆的知识所占比重较大.题型和特点主要有两类:一是选择题、填空题,二是综合题.第一类题考查圆的基础知识.内容一般包括圆周角、圆心角、直径、弦、弧、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扇形的弧长与面积、圆锥侧面积的计算等;第二类问题主要与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等结合在一起,一般要探究两直线的平行、线段相等、角相等、比例式、等积式.着重考查同学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2006年各省市中考题.分考点讲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