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以<反美学--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文化>(学林出版社出版)一书在国内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的著名美学工作者、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潘知常先生,以自己十数年的学术理论积累,以极富领悟力的生命洞见,于世纪之交出版了他的关于20世纪西方审美文化、审美观念的论著系列之二:<美学的边缘--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观念>(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成为我国美学界这方面研究的代表.  相似文献   

2.
网络文学是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过程中催生的一种颇具争议的后现代文学形式,其以独具个性化的美学特征和多元化的美学价值追求消解了传统文学的美学价值视域,更加符合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中受众对于通俗文学及高效交互需求的大众审美取向.由涂苏琴编著、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网络文学美学价值的理性审视》一书,立足于文化创新的角度,以更加理...  相似文献   

3.
对于美国美学学会首任主席、著名美学家托马斯·芒罗的《东方美学》,国内美学研究者多是久闻其名而不见其书,今终于得见其中译本,读后感慨良多。其中一个最强烈的感觉就是,东方美学为西方学人所知还太少太少,东方美学的阐扬确应由东方人自己去做,而且马上就做。  相似文献   

4.
《编辑学理与媒体创新》(河南大学出版社)是著名编辑学人王振铎教授的学术力作。该书的核心思想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编辑学理论及其完备的学科体系,包含5部分(出版文化史论、编辑学理、媒体创新、编辑出版与教育、编辑审读与评论),共计50多万字,既描绘了中国编辑学60年来的发展历程与学术脉络,又凸显了编辑学理论建构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5.
美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它与哲学有着很深的渊源,从古希腊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中提出“美本身”这一要领到鲍姆嘉登对美学内涵的界定,再到康德的“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形式”及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等命题的提出,美学始终处于认识论的范畴,具有较浓厚的理论色彩与纯思辨色彩。直到20世纪初期,存在论才开始被引入美学研究领域,并于大半个世纪以后再度勃兴,逐步进入主流美学思潮。西方现代美学由此实现了由哲学美学到人生美学的转向。著名美学家曾繁仁先生的美学探索也经历了一个由认识论到存在论的过程。他新近结集出版的《…  相似文献   

6.
作为德国当代音乐学界的领军人物,达尔豪斯过于活跃的思维看似违背了严谨德奥音乐学传统,却造就了他独树一帜的行文风格;同时在那片具有深厚哲学思辨气息的土壤中所继承下来的优秀的学者素质,又使得他时时刻刻以一名德国学者所特有的多维且深刻的思辨体系去观照音乐现象.《音乐美学观念史引论》以独到的视角和尖锐的笔触,阐述了18世纪以来音乐美学思辨中一些关键性的疑难课题,可被看作一部音乐美学问题的历史批判与诠释著作.文章将从"浓缩与深刻"发散与开放"多维与个性"三个层面对达尔豪斯的代表作《音乐美学观念史引论》进行解读与评判.  相似文献   

7.
管远祚 《新闻窗》2005,(3):57-58
新闻美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新闻边缘学科,它既是当代美学向实用学不断分化的产物,也是新闻实践合乎逻辑的理论追求。由于世界性技术革命和信息革命浪潮的冲击,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加之新闻改革实践不断深入的呼唤,这一领域的研究已有了较长足的进步。贵阳日报副总编辑贺微同志的《新闻美学探索》就是这方面的一部新著。该书从一个崭新的角变——审美的视野观察新闻传播现象,探讨新闻美学的本质、功能、价值,新闻美的创造以及受众审美心理活动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8.
中国散文可谓是源远流长.汗牛充栋,但在古代散文史上,并未出现过一部系统的散文理论专著,甚至像“诗话”、“词话”这样散点品评式的“文话”也无从寻觅。近几十年来,文学理论工作者似乎意识到有  相似文献   

9.
陈望衡新著《当代美学原理》(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版),以其崭新的视野、精彩的思辨、严谨的体系和独创的话语,刷新了美学一度沉闷的格局。这本发散新思维色调的专著,是陈望衡近年漫步美学田园的新收获,却浓缩作者数十年来殚精竭虑的理论沉思。限于篇幅,笔者仅就二三方面予以评说。  相似文献   

10.
章学诚是乾嘉时期著名的校雠学家、文史理论批评家以及思想家,因其为学路径与乾嘉主流学术——考据学相异,以致他的学术在生前备受冷落。晚清以后,随着时代与学术风气的转换,其学术日益为学人推重。本文以章学诚学术中重要领域——校雠学、历史编纂学以及道学为研究范围,联系章学诚学术发展的线索,并从章学诚著作中重要专门术语的疏解入手,对章学诚的学术体系作整体研究。  相似文献   

11.
道家文化作为近年来民族文化研究的热点,正在不断地朝着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拓展。近日读了《道家文化及其艺术精神》,更增强了这种感受。道家文化之所以成为这几年民族文化研究的热点,首  相似文献   

12.
相对于电视实践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国电视理论的研究却显得滞后,这在电视界已是一个尽人皆知的问题,特别是作为"高层次抽象"的电视美学理论研究则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美学心路的理性谛视──评《毛泽东与美学》庄文近年来,国内曾数度出现“毛泽东热”,反映了国人对这位伟人情感上的依恋。我常想,我们若能将对毛泽东的敬仰之情转化为对其一生功过的历史审视和对他给中国人民留下的精神遗产的理智的说明与评估,相信这种热便一定...  相似文献   

14.
近几十年来,我国在美学领域曾出现过几次“美学热”:四五十年代一次,五六十年代一次,七八十年代又一次,规模之巨大,探讨之深刻,世所瞩目。然而,我们却很少有关于我国美学家的研究。而且,每次热潮过去,万马齐喑,欲进不能。人们思维指向反弹回来,回归自身,需要解决这样一些问题:认识进行这项研究的人——美学家的学术思想和方法;认识科学家集团(学派)的生成、发展、分歧、特色和各自的得失;认识该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80年代初国人对电影艺术表现出的热烈与兴奋是出于久旱逢雨的心理,对电影事业的复苏的满足,那么,今天中国电影遭到的冷漠,已经是较高层次的电影美学与民族审美心理契合问题上发生的现象了。新时期以来,经历了十多年的探索与发展,中国电影虽在美学思想、艺术观念、编、导、摄、演以及作品的主题、题材的拓展等诸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些作品也得到了国际间的认可,但还是陷入了不景气的窘境。这其中当然有诸如电视艺术的冲击,管理体制的束缚等种种复杂因素的影响,而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电影还没有形成适合于本民族审美要求,带有鲜明特性的美学品质。电影艺术创作的实践提出了许多亟待回答的理论问题。如:中国电影应有什么样走向?如何确立自己的美学品质?如何处理民族化与国际化的关系,现代意识与民族传统的关系,普及与提高的关系,艺术水平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以及电影与电视等其他姊妹艺术的关系等等问题。今天的中国电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地需要理论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章辉 《中国图书评论》2009,(11):124-128
美学原理需要不断地重新书写。美学原理的重写,一是基于新的时代对于前人思想的新知,二是基于新的时代提出的新的哲学观念,三是基于新时代的新的艺术体验,这三方面的综合不断地推动着美学基本问题域及其解决的新变。美学原理似乎仅传达美学的基础性知识,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学在中国出现危机。早在20世纪初,西方“许多智力过人的学者都已经放弃了对美本质的思考”,认为“美学注定具有悲剧的色彩”。而随着后现代解构主义的兴起,各种美学体系都被解构成语言的碎片,传统美学在当代西方也已面临悲剧的命运。在20世纪下半叶依然能保持繁荣的中国当代美学,在进入世纪末  相似文献   

18.
我们试把廖全京这本《绿色的家园感》当作他对精神家园的一次回归,也许能更好地理解他所界定的“家园”。在“后记” 里,作者这样说:“这本小书是让乡愁给撞出来的。” 没有一种对家园的深深吸附,没有对精神家园的深切体悟,是决然写不出这本书来的。我有幸读到了廖全京的《家园的桃花》等一组散文,似乎更能透彻地理解、把握这一点。  相似文献   

19.
河南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学”丛书之一的《编辑心理论》最近出版,著者姬建敏同志为心理学——“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恩格斯语)又增芬芳。心理学的研究具有科学研究的基本特点,需要对研究对象之间关系的诸多命题进行有系统的、有控制的实际研究。而心理学研究对象是人,全世界几  相似文献   

20.
滕守尧的新作《艺术社会学描述》是在全国性的美学热潮后的清淡期中,为之加热的一团炽火,是美学相对沉默的反思期中令人振奋的新声。70年代末涌起的第二次美学热潮,把我国的美学水平提高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