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钢 《贵图学刊》2004,(1):19-20
近年来,随刊赠送光盘正逐渐成为期刊发行的一种潮流。面对这些随刊光盘。应当如何处理,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就随刊光盘收集、管理的必要性、方法及利用等几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石强 《记者摇篮》2009,(11):68-68
我国现有期刊上万种,其中各类老年期刊已发展至四十余种。新形势下,如何转变期刊发行观念,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发行机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期刊发行数量的稳定与增长,是期刊界及各老年期刊社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总结科技期刊过刊的价值利用方法。认为赠送过刊给期刊发行未覆盖的地区医院、边远地区及基层医院图书馆以及护理人员、护理院校及教学医院,可以有效开发利用过刊资源,提高期刊发行量,扩大影响力,提高护理人员的论文写作水平,拓宽稿源并吸引优秀稿件。  相似文献   

4.
实践证明,我国图书馆学期刊现已成为中国期刊出版发行行业的一支充满活力的生力军,发生着可喜的变化。虽然如此,但仍有许多不利因素困扰着它的正常发展;基于此,论述了市场经济与图书馆学期刊的发行、职称评定与图书馆学期刊的质量、经营管理与图书馆学期刊的生存。结论是:决定一个刊物的兴衰成败,关键在于办刊的“人”;因此,图书馆学期刊社的所有人员,都应尽快具备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编辑家+出版家+出版商”的最高素质,特别是主编同志。  相似文献   

5.
吴乐平 《传媒》2002,(11):24-24
在国家对国内期刊总量控制较严的情况下,为了扩大和丰富期刊的表现范围和内容,提高其整体供量,不少期刊纷纷在改变刊期上动脑筋,一个时期以来,期刊改刊期的例子比比皆是,很多期刊由原来的季刊、双月刊改为月刊,月刊改为半月刊,半月刊改旬刊……,这种做法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期刊发行量的增长,对期刊总印  相似文献   

6.
期刊刊次号的取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现行几种刊次号的优劣到目前为止,对期刊刊次号的取法,我国图书馆界还没有统一标准,规范的模式方法。具体到各个图书馆、情报单位有不同的做法。有用刊名代号的;有用责任者代号的,有用刊物出版发行代号的,也有用刊物出版发行地地区号的;也有用期刊年代加期数取号的;等等。在做法上,也有各异,就说同样是用刊名代号或责任者代号作刊次号,有的用刊名或责任者首字拼音的首字母组成,而有的即用刊名或责任者的首字的四角号码组成;对同样是用期刊出版地区号作刊次的,有的是出版发行代号中(邮发代号或统一刊号)的地区,而有的即用出版发行地的中图法中的地区号,对用期刊出版发行代号作刊次号的,有的用邮发代号,而有的即用全国统一刊号;等等。总之,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他们的目的还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区分同类的刊物。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孩子是人类的未来,幼儿文化建设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都意义重大。幼儿期刊作为教育范畴文化传播载体之一,分担着引导人类发展方向的重任。在物质积累渐丰的当代,有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越来越多的群体有条件在幼儿期刊事业上一展宏图。笔者作为一名幼儿杂志的编辑,长期以来一直关注国内幼儿期刊的发展,深刻体会到铸炼核心竞争力在打造优质幼儿期刊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孩子是人类的未来,幼儿文化建设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都意义重大。幼儿期刊作为教育范畴文化传播载体之一,分担着引导人类发展方向的重任。在物质积累渐丰的当代,有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越来越多的群体有条件在幼儿期刊事业上一展宏图。笔者作为一名幼儿杂志的编辑,长期以来一直关注国内幼儿期刊的发展,深刻体会到铸炼核心竞争力在打造优质幼儿期刊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科技期刊是一刊一个相对独立的出版单位,除了印刷依靠社会上的印刷厂和发行以邮局为主渠道之外,期刊生产各个环节的工作几乎都由不同的小得不能再小的出版单位来完成。由于力量有限,许多科技期刊出版单位不得不实行采、编、校、排合一的运作方式,一...  相似文献   

10.
看到期刊上的刊庆征文词和有关文章,提起笔来,我想到了很多很多。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部分幼儿期刊的发行量越来越萎缩,几乎呈连年下降的态势。幼儿期刊业内人士深感纳闷,于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纷纷查找原因:宣传问题啦,营销问题啦,品牌问题啦,体制问题啦……众说纷纭。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当然,体制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但是,除此以外,我们恐怕还忽视了一个相当根本的问题,那就是幼儿期刊的市场定位问题。一、幼儿期刊现状:市场需求变化巨大,而幼儿期刊仍墨守成规,刻舟求剑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历史,看一看幼儿期刊的发展脉络。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随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政治的春天带来了经济的春天,也带来了文化的春天。人们开始尊重知识、重视教育,特别是对独生子女的早期教育。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先后办起了不少幼儿期刊和少儿期刊。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浙江一家当时已颇有些名气的少儿期刊改刊为幼儿期刊,立即取得了令  相似文献   

12.
专业馆期刊排架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留根 《图书馆杂志》1997,16(1):52-52,41
1现刊粗分类排架法一般专业图书馆选订的现刊大致可分为五大类。①核心期刊②相关期刊③科普类期刊④学报类期刊⑤检索类期刊。按它们的先后顺序分别编号,使每一种现刊都有一个固定的架位号,现刊划到后,即可将它们对号入座。  相似文献   

13.
周志懿 《传媒》2006,(10):4-5
"期刊社一定要吸取报业恶性竞争的教训,严格自律,规范发行秩序,不能再损害我国期刊发行的正常秩序了.对顶风出头打价格战或者赠品战的期刊社,一定要抓几个典型,希望大家都不要当这个典型."  相似文献   

14.
时光尚在2001年的12月上旬 ,笔者单位图书室里就已收到几份标有2002年第1期字样的新刊物。其实这种状况近年来可谓屡见不鲜。只不过 ,现在的期刊早产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 ,越来越随意 :有的期刊甚至在一个月之前就已将下个月的刊物抛出 ,这无疑是极不正常的。但话又说回来 ,提前出刊固然是弊大于利 ,但是对期刊来说 ,长期以来的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周期长 ,速度慢 ,特别是对那些时政性期刊 ,总是跟在报纸后面“慢半拍” ,因此在争夺有效市场方面显得十分被动。当然 ,期刊有自己的规律 ,但在可能的情况下 ,尽快地催生期刊 ,使之在市…  相似文献   

15.
当前文学期刊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逐步完善为期刊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生存空间。从总体上看,我国期刊业在近几年来呈现出一派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期刊的种数大幅度提高,期刊的总发行量和总利润也相应增加。然而在此大背景下,文学期刊的衰败却也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图书商报》的统计数据表明,2001年七大类期刊中,只有文学艺术类和画刊类期刊的增长为负数,其它五类都呈增长趋势。而且其中有四类的增长速度超过10个百分点。包括《昆仑》《漓江》《小说》《湖南文学》等在内的大量文学期刊或停刊,或被兼并,或完全改刊,现存的文学期刊也…  相似文献   

16.
期刊的品牌定位是我国期刊界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中国期刊立于世界刊林的一个重要议题。而被人们称为信息时代“骄子”的文摘类期刊的品牌定位,有的仍然徘徊在东施效颦、刻意仿造的境况之中,缺乏创新的勇气,没有从文摘期刊的思想性和人文关怀、受众的差异化、个性特色的价值取向以及战略品位上下功夫,做文章,求发展。  相似文献   

17.
街头就是战场.国内期刊从"短缺经济"走向"过剩经济",每天都在上演街头争霸.例如,2007年11月号的<新知客>派送微型旅游电筒外带两节电池,一本零售价10元的杂志会赠送20元的礼品.时尚类杂志附送包包、化装盒,雨伞更是家常便饭.有的读者留下礼品甩了杂志,结果不是多赢而是多输.同类期刊之间不得不订攻守同盟,只是这种同盟是脆弱的.  相似文献   

18.
柯志文 《传媒》1999,(3):25-26
由于期刊市场的发展和竞争的需要,期刊的发行渠道愈来愈多。邮局发行、自办发行、委托发行,各行业各系统通过行政手段层层往下发行,期刊进入书店、百货商场;邮局零售公司、个体期刊批发商和零售摊点、报刊亭等等,各种不同的发行渠道间的冲突日趋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垂直渠道的冲突:即期刊社与发行单位的冲突。其一,邮政部门认为邮发刊物应由其独家经营,凡邮发  相似文献   

19.
美国期刊发行与零售的组织运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晓宁 《传媒》2003,(8):36-36
美国期刊发行概况 美国是世界上期刊业最发达、最活跃的国家之一,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杂志创刊和停办,如据美国新消费者杂志(New Consumer Magazines)统计,2000年美国新创刊的消费类杂志有347种。关于美国期刊种数有很多种不同的统计。美国国家杂志名录(NationalDirectory of Magazines)调查,2000年美国的各类期刊高达30570种。美国权威的标准评价和数据服务公司(SRDS)提供的期刊种数为2567种,而美国发行量审计署(ABC)跟踪和分析的主要期刊只有836种。  相似文献   

20.
由期刊奖引出的话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起期刊界关注的“第二届国家期刊奖”评选活动早已落下帷幕,并于1月17日隆重举行了颁奖大会,周期短的媒体在颁奖大会后不久便刊发了获奖期刊名单。关注此事的人士,特别是出版业者、从事期刊工作及关心期刊工作的人士,会将“第一届国家期刊奖”的获奖期刊同“首届国家期刊奖”的获奖期刊情况进行比较。经过比较,大约会发现:获“国家期刊奖”的期刊总体数量有所减少;以往的“双效”、“双高”等多种称号没有了,均统一纳入为“国家期刊奖入围奖”;总体获奖期刊数量出现“零头”(主要为社科类期刊获奖方面);获奖期刊名单中,有的“名刊”、“大刊”不见了踪影,甚互出现未能入围等情况。 上述情况中,除“国京期刊奖”的总休数量减少和取消“双效”、“双高”等称号属于设定的原因,与参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