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如意君传》,孙楷第先生《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记云:“《如意君传》,未见,刘衡如先生云:日人某书中记有青霞室刊本,四册。此书演唐武后事,嘉庆十五年御史伯依保奏禁。见《癸已存稿》。按:……据此,则《如意君传》亦明人作。”我所见的另外两种《如意君传》如下:1.前有“甲戌秋华阳散人题”的《如意君传序》本,书名又  相似文献   

2.
拜读了《从“谢公屐”想到<游园不值>》一文(载《小学教学研究》今年第4期),觉得该文有些说法值得商榷。作者提出:“谢公屐’,又名齿屐,是晋朝诗人谢灵运创设的登山、下岭、履平地的三用木屐……履平地时不用屐齿。”据《南史》、《宋书》等史书以及《辞源》《辞海》等工具书所载,谢灵运系南朝宋人,《南史》、《宋书》均有《谢灵运传》。由此可知,谢灵运并非晋朝人。所谓“三用木屐”,也不宜径直断定为谢灵运所“创设”的。《宋书·谢灵运传》:(谢灵运)“常著木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则去后齿。”《辞海》“谢公屐”条:“南朝宋诗人谢灵运游山时常穿的一种有齿木屐。”一说“常著”,一说“常穿”,均无“创设”之义。其实,“屐”在春秋时代就有了。南朝·宋刘敬叔《异苑》:“介子推抱树烧死,晋文公伐以制屐。”西汉史游的《急就篇》也提到了  相似文献   

3.
清朝币制,银钱并行,并有互换比价的规定。康熙时银一两常不足钱一千之数,证明当时还是钱贵。不久,钱价趋落,雍正七年上谕规定“每银一两只许换大制钱一千”,证明当时已有超过千文的事实,但却不很明显,并在此后数百年内钱价总不过“一千一百文内外易银一两”(吴嘉宾:“求自得之室文钞”卷四钱法议)。嘉庆初(1798年)钱一两合钱1090文,嘉庆七年(1802年)到十二年(1807年),钱价又增高至仅九百余文即兑银一两。十三年银价复贱,1两可合钱1040余文,嘉庆末,钱价益贱,二十二年(1817年),需钱1216.6文兑银一两,道光元年(1821年),需钱1266.5文兑银一两,七年(1827年),银一两合钱1340.8文,十六年(1835年),银一两合钱1487.3文,十九年(1839年),银一两合钱1678.9文。(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由此可见,鸦片战争前的“银贵钱贱”问题实始于嘉道之际,至战争发生前夕,其严重情形就已日趋明显了。这种日趋明显的情形在社会上起了一定的影响,并引起了一些人的重视。嘉庆末年包世臣曾这样指出说:今法为币者,惟银与钱,小民计工受值皆以钱,  相似文献   

4.
拜读陆愚同志大作《从“谢公屐”想到<游园不值>》一稿(载本刊1991年第四期),很受启发,得益不少。据我所知,对“应怜屐齿印苍苔”这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诗句的争论,一般都集中在“屐齿”是印在园门内的苍苔上,还是印在园门外的苍苔上。陆同志的见解颇有新意,首次提出诗人“穿着笨重的齿屐翻山越岭,艰难地在长满青苔又非常滑的崎岖山  相似文献   

5.
嘉庆与和珅     
嘉庆四年(1799年),太上皇乾隆皇帝“龙驰上宾”的第六天,嘉庆帝颙琰就将乾隆的宠臣和珅下狱赐死,籍没的家产清单共一百○九号,据已经估价的二十六号清单竟达二亿两白银,相当于当时清朝政府五年的财政收人。“和珅跌倒,嘉庆吃饱”,成为当时流传的民谣。不少人也就因此而认为嘉庆皇帝除去和珅的主要原因在垂涎和珅的家产。然而,事情并不如此简单。乾隆后期,社会矛盾逐渐趋于激化,吏治败坏,贪污成风,赋税日重,农民起义连年不断。为了开脱乾隆皇  相似文献   

6.
古伯虑在岭南大地上留下了历史足迹,这主要表现在伯虑与博罗、浮罗、勾漏以及“蒌语”等方面。古伯虑人遗迹遍及广东、广西和越南,它们是先秦广东伯虑古国和骆越民族的历史遗迹。博罗、伯虑等隐含着骆越起源于伯虑国的历史信息。  相似文献   

7.
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日,一场盛大的内禅典礼过后,已经86岁的老皇帝乾隆正式禅位于36岁的嗣皇帝嘉庆,乾隆仍以太上皇名义秉政。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日,乾隆病逝,嘉庆亲政,清王朝的历史于是又翻开了新的一页。嘉庆从乾隆手中接过的是一个徒有盛世之名而早巳没有盛世之实的封建大一统帝国。面对纷  相似文献   

8.
宋湘,字焕襄,号芷湾,广东嘉应州人(即今梅县)。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出生在程乡的一个农村中,父亲是个知文识礼的读书人,在家庭教育的薰陶下,宋湘在少年时很聪颖,九岁能作诗写文章,从师学习,刻苦攻读,乾隆五十年,在乡试中得了第一名,然后北上京城参加朝廷礼部举办的考试四次;乾隆五十八年在名师陈榕溪官舍读书达五年之久,至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考中了进士。嘉庆六年,应惠州知府伊秉缓(号墨卿,福建汀洲人)的聘请,任惠州丰湖书院主讲(一说是山长即院长),  相似文献   

9.
一旧社学与新社学社学组织清朝以前已有建立。“佛山忠义乡志”载:“洪武三年(1371年)诏民间立社学。”“正统时,令社学补儒学生员,弘治十七年(1505)令府州县各立社学,民间幼童十五岁以下者遣入读书。清制,直省府州县之大乡巨堡各置社学……凡近乡子弟十二岁以上至二十岁以内有志学文者,均可入学肄业。”同治南海县志云:“嘉庆元年(1796)广东提学魏校大毀淫祠,令府州各立社学,广东社学之盛自此始。”此后社学普遍建立,单广东番禺县志所载即将近百个。广州府志、南海县志所载社学组织也很普遍。社有社长,由士绅公  相似文献   

10.
颜检(1775—1833),字惺甫,又字岱云,广东连平州人。乾隆四十二年(1777)拔贡,朝考一等,以六部七品小京官起用,签分礼部。乾隆五十六年,随驾前往滦阳,校射中四矢,赏戴花翎。五十九年,擢云南盐法道,嘉庆二年(1797)调迤南道。后历任江西、河南、直隶按察使、河南巡抚等职。七年,实授直隶总督。十年,易州知州财政亏空逾十万,颜检坐查办不力,降调留任。十一年七月,在直隶藩司任内,因书吏勾结  相似文献   

11.
广东学海堂是清代著名学府,设在广州市越秀山上,创于道光四年(1824),倡议创办人是阮元。 阮元字伯元,号云台,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曾任山东学政、浙江巡抚,嘉庆二十二年(1817)出任两广总督。阮元重视文教事业,在粤九年,颇有建树。除了兴办学海堂外,还组织人力重修《广东通史》。  相似文献   

12.
试论嘉庆七年英国觊觎澳门事件马廉颇,黄定平嘉庆七年(1802年)英国觊觎澳门事件对于清廷来说是一件并不清楚且不重要的事件,然这次事件显系嘉庆十三年(1808年)英国占据澳门旋即在中国政府的压力下被迫撤退这一重大事件的一次预演。由于广东地方大吏在向朝廷...  相似文献   

13.
2003年6月13日,《广东第二课堂》博罗县校园小记者协会、小记者站成立了。那天,来自博罗中学、博罗实验小学等7所学校的300多名小记者——  相似文献   

14.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朱振家、吴继昌、吴鸿清、李杰群等四位先生编著的《古代汉语》(上、下两册),把《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的“……见奏伯曰:‘秦晋围郑,……惟君图之。’秦伯说”的“说”字,注释为“说(yuè:‘悦’的古字,喜悦,高兴。’”(见上册,第103页)四位先生的这一注释,我认为是可以商榷的。因此,不揣昌昧,略陈鄙陋,以求教于先生及诸先进。  相似文献   

15.
最近继拜读陆愚的大作《从“谢公屐”想到<游园不值>》(载贵刊1991年第四期)后,又在贵刊1991年第十二期上拜读了李苍黔的《谈谈我对“屐齿”的不同意见》和石笑的《也谈“谢公屐”和<游园不值>》的大作后,颇受启示,因此也想占贵刊“争鸣之页”的一角,说一点自己的粗浅看法,以就教于方家和同行。笔者以为,陆文固然多臆断,不足取,但也觉得李文“怜”字训为“爱”,不过是因袭前人之说,如教参言,谬也;石文虽然已经点明“争论的焦点却只有一个,即‘怜’字”。但仍把“怜”字误训为“惜怜”  相似文献   

16.
梁启超(1873—1929)宇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县人。出身小官僚封建地主家庭。幼年在祖父和父亲教养下,熟读古代经籍。“十二岁应试学院,补博土弟子员,日治帖括。”(梁启超:《三十自述》)十三岁肄业于广州学海堂。他深受封建传统教育,中过举人。十八岁后开始接触西方文化,与其友陈千秋晋谒康有为,“一见大服,遂执业为弟子”于万木草堂。(见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1894年随康有为  相似文献   

17.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11月10日,广东军政府宣告成立。经革命代表们推选的省都督胡汉民负责组建省军政府,其中教育部长是著名的教育家、爱国诗人丘逢甲。广东革命政府在教育宗旨、方针和学制方面不断进行了改革。民国元年(1912)和民国11年(1922),中央教育部和北洋政府曾先后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和“壬戍学制”,其影响深远,后者至今犹存。决定“壬戍学制”(即“六三三四制”)方案的全国各省教育联合会第七届年会于民国10年(1921)10月27日至11月7日在广州召开。  相似文献   

18.
唐代(618—997年)二百九十年间,据《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记载,地震频繁,其中有不少次还是烈度强、破坏性大、灾情严重的大地震。 1.唐开国之初的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十月一日,京师(今陕西西安一带)发生地震。三年(620年)二月三日,“京师西南,地有声,如山崩。”七年(624年)七月,巂州(今四川西昌一带)地震,山陵崩裂,河道壅塞,江水为之断流。这种“山摧壅江”的地震,其“烈度”似乎相当于今天国际所使用的“十二度地震烈度表”的十度至十一度。 2.唐太宗时,更是“地屡震”。史载:贞观七年(633年)十月二十一日,京师地震。八年(634年)七月七日,陇右(今甘肃中、西部,新疆东部边沿,青海东北部)“山崩”。十二年(638年)正月二十二日,松州(今四川松潘一带)、丛州(在松潘附近)地震,房屋被震塌,压死了一些人。二十年(646年)九月十五日,灵州(今宁夏灵武县西南)“地震,有声如雷。”二十三年(649年)八月一日,河东(今山西境内黄河以东)地震,其中从晋州(今山西临汾县一带)最为剧烈,死五千余人;三日,这一带又发生震动;十一月,这一带又出现震动。  相似文献   

19.
论李元的古声互通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李元与《音切谱》李元,字太初,号浑斋。清·湖北安陆府京山县孙家桥人。李元“幼孤贫力学,夜无膏火,则默诵。有遗忘,(艹热)香炷照之,其笃苦如此。”乾隆辛卯年(1771)举于乡。乙未(1775)大挑一等。历任四川之仁寿、金堂、南充等知县。嘉庆丙子年(1816),乞病归里。李元任官时,不废学问,勤读不倦,撰著极富。官蜀时,刻有《浑斋七种》。其中《音切谱》、《声韵谱》两种为音韵之书。《音切谱·自序》曰:“余总角时,即通三十六母。长而周游四方,与南北人访问方言。……因而反复研究不已,学日益进,疑日益多”,“潜心三十载”,始成《音切谱》。此书笔者所见有两个版本。一是嘉庆元年(1796)  相似文献   

20.
清朝初年 ,在诗坛上有一大群不肯与清政权合作的遗民诗人 ,他们的创作取得了辉煌成就 ,而屈大均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不仅为“岭南三家”(其他两人是陈恭尹和梁佩兰 )之首 ,甚至可与著名的遗民诗人顾炎武比肩而立。屈大均 ,字翁山 ,初名邵龙 ,又作绍隆 ,字介子 ,别号八泉 ,广东番禺 (今广州市 )人。生于明朝崇祯二年 (1 630年 ) ,卒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 696年 )。十六岁时补南海县生员。清朝军队南下广州以后 ,参加了他的老师陈邦彦以及陈子壮、张家玉等人反清斗争。清顺治七年 (1 650年 )在抗清事业失败后削发为僧 ,法名今种 ,字一灵。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