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沈红霞 《江苏教育》2007,(10):51-52
一、教材简析 本活动是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我和我的同学”单元中的主题内容。主要是班级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学习。教材安排了“美好回忆”、“设身处地”、“送他一缕阳光”和“黄金法则”4个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活动感受同学间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互相帮助。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中位数与众数后,教材安排的一节以"了解同学"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要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全过程,综合运用统计的有关知识,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相似文献   

3.
高二所学的中国现代史,是同学们在初三时曾经学过的一段历史.虽然高中教材比初中教材要深些、广些,但基本线索是一样的,因而不少同学感到重复.这是学习上的一个障碍.针对这一情况,我打算一方面在讲清楚基本线索的基础上结合课文内容介绍毛主席著作,提高同学的思想认识和分析能力;另一方面力求改进课堂教学,以能生动活泼、启发学生在学习上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下面即以"'五四'运动"这一章为例,谈谈我的做法."'五四'运动"一章有四个小标题,即:(1)"五四"运动;(2)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3)毛泽东同志革命活动的开始;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设计意图"一个数除以分数"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数学上册内容,教材在该部分设计了"小明和小红两位同学谁走得快些"这一问题情境,目的是让学生根据"路程÷时间=速度"的数量关系,列出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分数两道算式,再通过线段图辅助理解,直观展现出思维和推导过程,从而引导学生总结出分数除法的一般法则。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小学计算课教学是比较难的课题之一。为此,课前我就认真观看了随教师教学用书下发光盘中的教学实录。看完之后,我为那节  相似文献   

5.
跟高分的同学比,我算不上优秀,但在中考时我的英语考得很好,120分满分,我考了113分,可以说是英语成绩助我上了清华附中。下面就谈谈我是如何备战中考英语的吧。备战中考英语,首先要抓住教材。不少同学不爱看教材,要么去报《新概念》的班,要么去买"洋话连篇"、"走遍美国"——时间花了,精力也投入了,成绩却不见提高。在我看来,这实在有点本末倒置,因为中考都以教材上的内容为基础,是一定不会让认认真真听课的学生吃亏的。  相似文献   

6.
<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通过教材来贯彻课程标准,培养学生以听说读写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笔者尝试了在"语文主题学习"背景下的言语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富有情意的言语实践活动,让学生体认言语表达形式的精妙,体悟言语表达意蕴的精深,从而唤醒他们的言语灵性,发展学生的言语智性。《小壁虎借尾巴》是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中的最后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的课后习题要求之一便是"和同学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故事讲述的是小壁虎  相似文献   

7.
周末放学后,三年级(3)班班主任和五 六个学生围坐在一起做一个他们事先约定好的 一项活动--"我学会了……"。活动的规则 是,每个人根据一周的学习、人际交往和参与 班级活动的情况,用真实的、肯定的话语轮流 说出一句关于"我学会了……"的话,如:我 学会了用"离奇"这个词造句;我学会了插 花;我学会了安慰同学;我学会了分析自己 的优点和缺点;我学会了向他人请教的方式 方法等等。班主任不仅记录学生所表达的每一  相似文献   

8.
正新课程理念中,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难免要对学生的过错或失误进行"批评"."批评"虽然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手段,但也要注意批评的方式,批评也要讲究"艺术性".艺术性的"批评",往往直接决定"批评"的效果.有一天物理课上,郑灵杰同学故意哗众取宠做怪样,惹得班上同学哄堂大笑.课后我找到他,"谁叫你昨天冤枉我呀?"他一开口,吓我一跳.此时我才回想起昨天物理课的情形——  相似文献   

9.
李之春 《科学课》2008,(8):32-33
教材分析《我们在呼吸》选自湘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此册重点训练的是学生能依据一定的事实作出合理的猜想与假设。我根据自己对教材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理解,将活动一"认识我们的呼吸器官"和活动三"一呼一吸,认识呼吸是怎样形成的"整合为一个课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主题与背景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共创共生,形成"学习共同体"。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来到课堂交流。学生从同学身上、教师身上学到的东西远比教材中学到的多。这些新课程理念一次次闯入我  相似文献   

11.
我们教研组给学生开设了"云南地方史"的课外历史讲座,系统地讲云南地方史.并结合历史课教材在古代史教学中适当加讲一些地方史.做法如下:一、给学生讲了云南各族人民的由来和各族人民共同开发祖国边疆的历史: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地区,现在云南境内有二十二个民族,约占全国五十多个民族的五分之二左右.我们学校本身就有不少的少数民族学生.同学都迫切希望知道云南各族的来源.所以我在讲座中就给同学讲了云南各族的由来,使学生知道云南各少数民族是怎样演变发展而来的.在教学中结合"元谋人"的教材,我们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社会课教学中,我根据教材从小学生实际入手的编写特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利用教材中"说一说""做一做""演一演""读一读"等栏目,设计多种形式的学生主体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并参与观察、思维、探索活动,使每个学生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一、给学生提供"议一议""说一说"的空间。由于小学生对教材中涉及的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已经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我在教学时便经常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认识互相讨论、交流,充分发表意见,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自由的"议一议""说一说"的空间,使学生自觉自愿地…  相似文献   

13.
《少年儿童研究》2015,(1):61-62
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宗旨,创建了以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落实体验教育和社会实践等多样化的德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性的开展工作。一、在活动体验中实现德育教育1."我爱我的新学校"系列活动每学年开学前,学校进行为期五天的"我爱我的新学校"系列德育体验活动。活动一方面以"爱"为主题,对学生进行"爱校"、"爱师"和"爱同学"的教育;另一方面,通过文明  相似文献   

14.
对话理论是指在阅读教学中,以教材文本为平台,教师组织学生,与作者、作品中人物和同学、教师以及教材编写者的对话交流。其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对话和交流是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学习过程。学生与作者、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学生与教材编写者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这种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  相似文献   

15.
<正>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对话",就是要让学生善于向作品说"我喜欢这种写法","我不认同这种观点",敢于向教师提"为什么",乐于向同学说"我不同意"。学生对作品往往会在不经意间生发出更全面、更深刻、更精彩的理解。一、学生与作品的对话学生阅读、学习作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与作品作者的交流过程。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就是强调两者要进行双向交流,也就是它要求学生面对教材时,不是单向的理解、记忆,而是要善于阐释、评价和敢于批判教材。而要实现两者的交流,教师便是重要的中介,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中位数与众数后,教材安排的一节以"了解同学"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要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全过程,综合运用统计的有关知识,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相似文献   

17.
正有一次,中心校组织所辖各校学生进行作文竞赛,我班的王娜娜同学写了一篇作文——《姥姥的丧事》,结果被评为一等奖。第二年春,全区又举行了"爱我中华"读后感活动,我班的两位同学是村级小学唯一的获奖者。这两次作文竞赛,引起我对作文教学的反思,那就是"实践出真文"。  相似文献   

18.
《倍数和因数》(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一课,教材的编写在以下两方面作了尝试:一是重建知识体系,学生通过拼长方形的活动并依据乘法算式认识倍数和因数,概念揭示变"逻辑演绎"为"活动建构"。二是找一个数的倍数、因数的方法,与建立倍数、因数概念的大背景保持一致,启发学生借助乘法算式进行。在尊重、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我  相似文献   

19.
正一、教材分析【教材内容】《愉快的劳动》是湘艺版音乐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课内容。教材选取了与"劳动"相关的歌曲(《剪羊毛》《我爱我的小镰刀》)、乐曲(《铁匠波尔卡》)及音乐活动(《丰收之歌》)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参与"听、唱、拍、跳"等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从中感受各种劳动的场  相似文献   

20.
<正>什么是好课?我以前是这样理解的:教师能充分考虑课标、教材、学生的生活逻辑和知识逻辑,能通俗易懂地讲解教材,并联系当下的时代背景,对教材的情境探究活动进行改编,使之更贴近学生现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把握教材的观点。真的是这样吗?一、在实践中反思曾经上过一节《经济生活》"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公开课。经过反复思考和修改,自认为虽不能称得上完美,也应该是上乘之作。我的设计思路是这样的:以30秒钟的"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广告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出"经济全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