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马卡连柯说:"哪里教师没有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哪里不可能有统一的教育过程。"班主任必须要有足够的教育智慧和教育视野,调动和依靠一切可以调动的教育资源形成教育的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班主任的资源整合应该体现在他懂得向学生借力、向科任教师借力、向家长借力、向社区借力……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班会活动的一个重要主题。三年级学生对祖国妈妈的了解不应只停留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实质是育人,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把每个学生培育成人是学校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符合学校、家长、教师、学生的共同价值需求。在此笔者通过追溯导师制的渊源,欲阐明其在素质教育形势下的新内涵,并从实践的角度探究其实施的策略、存在的困境和突破的方法,以期达到提升认识,有效实施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教育的实质是育人,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把每个学生培育成人是学校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符合学校、家长、教师、学生的共同价值需求。在此笔者通过追溯导师制的渊源,欲阐明其在素质教育形势下的新内涵,并从实践的角度探究其实施的策略、存在的困境和突破的方法,以期达到提升认识,有效实施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导师制最早出现在高等教育领域,并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一种典型模式。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倡导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理念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将导师制引入基础教育,成为加强学生发展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应对新时代学生身心健康问题多发的一种育人尝试。自2020年来,上海试点推行“教师人人是导师、学生人人有导师”的中小学全员导师制,依托全体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师益友”的师生关系和开展家校沟通,适时为学生提供理想、心理、学习、生活、生涯等全方位指导,形成基础教育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和育人方式改革的探索与创新,践行全体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对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杨中学是地处普陀区桃浦新村的一所普通初级中学。前几年曾出现过对口小学的许多学生不选择该校就读的现象。近年来,学校在"尊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不断发展。学校不仅对学生个性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很尊重,也对家长、对社区相关人员很尊重,三位一体形成合力。"学校每次举办大的活动都会邀请我们家长和社区干部等参加。"学生家长潘辉兵告诉记者。每次活动,家长和社区干部不仅仅是参加,还要作为嘉宾做评委,在大会上发言等。"这是一种良好的互动,是一种有效的融入。"新杨中学校长徐跃进总结道。五年前,新杨中学在原来家长委员会、社区理事会的基础上创建了社区听证会。听证会  相似文献   

6.
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整体发展,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有效举措。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要想扭转只重视智育而不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的功利化倾向,就需要充分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合力育人的重要作用,即积极开展家校社共育。在雄安新区新建的高标准社区中,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居民知识技能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差异较大。为此,雄安容和教育总校以创新的思路和改革的举措谋发展、求突破、见成效,针对家庭教育的缺位、学校教育的孤立、社区教育的模糊问题进行了重大改革,即开展家校社共育探索,以期能为其他学校进行家校社共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三全育人”指出要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学生社区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聚集平台的教育功能受到更多的关注。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冲破了高校的传统樊篱,推动高等教育改革重新整合教育资源,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趋势,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也为学生社区更好发挥教育功能奠定了基础。在此背景下,不少高校积极开展学生社区育人模式改革,社区书院、社区党建、智慧社区、学生自治和邻里规划等社区新型学生社区教育管理服务模式得到了实践,并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8.
学生社区伴随着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后勤社会化应运而生。它是指学生课堂学习之外的,以学生宿舍为中心,包括学生食堂、文体活动场所和住宿区商业服务网点等在内的特定的校园学生生活、学习和群体活动区域。学生社区的确立,使学生住宿管理从观念上和功能上发生了转变。以学生社区取代单纯的学生住宿区,就是要实现从对物的单纯管理向对人的综合培养转变,变"以物为中心"为"以人为中心"。研究探索高校学生社区特点及功能,对于主动适应高校改革发展需要,努力实现高校育人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服务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非营利组织的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应该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特别是要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家长的教育需求。教育服务主要表现在教育、指导和咨询上,即有关专业人员对当事人的帮助和服务上。专业人员不仅包括学校的教师、心理辅导员和学习顾问,还包括职业咨询专家、精神病专家、社会工作等特殊人员,当事人不仅指学生,还有家长、教师、教育行政管理人员。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区学校是破解日本教育存在的制度性疲倦以及构建新型学校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战后日本学校与社区关系嬗变的必然趋势,是21世纪日本官方政策推进的必然结果。作为社区学校制度核心的学校运营协议会从制度上保障了相关方共享权限和责任,以协同推进有效的育人活动,主要包括协同各方制定和完善学校运营基本方针、协同各方解决学生指导问题、相关主体协同制定学校社区合作课程、协同促进学校工作方式的改进、通过监护人和社区居民的参与开展相关助学活动等。其协同育人实践的成效得益于有效机制的支撑,即学校运营协议会是协同的重要平台,目标的共享是协同的前提与基础,团队学习与对话及协商是协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从育人环境、队伍建设、课题研究、生活课堂等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达到生活化育人的策略。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了办学的内涵,提高了教师的素质,健全了学校管理制度,落实了学校生活化育人的科学发展观和育人观,全面提高了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12.
所谓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模式是指在学校内部之间形成一个完善的管理系统,建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的成长,先简单分析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相关知识,重点讲述了中专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模式的实践。  相似文献   

13.
陈文生 《文教资料》2011,(10):147-149
“全员育人”,即高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做到齐抓共管.不仅要充分发挥学生辅导员队伍的核心骨干作用.而且要做到全体教师都来关心和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模式:强化课堂教育.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转变高校工作理念,在服务育人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社会实践教育,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塑造浓郁学风。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吴江市同里实验小学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同里,其独特的千年文化底蕴濡染了同小师生的思想行为和道德品质。学校全体教师在张玉平校长的带领下,本着“平等与关爱——让教育更美丽”的办学理念。针对学校的弱势群体,“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2006年正式启动了“全员育人导师制”,导师与受导学生一起实施了“谈心交流、上门家访、互通书信”等系列活动,每逢节假日受导师生还经常一起共进午餐、逛街购书……其目的是通过生活上、学习上“一对一”、“一帮一”的指导,探索实施亲情化、个性化和全员化的德育育人新模式,让这批弱势孩子群体在学校中都能找到心灵依靠,使得同里小学的每一位学子都能“健康每一天、幸福每一天、成长每一天”,从而实现学校办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15.
于萍 《湖南教育》2001,(9):24-24
新世纪第一春,学校出台了一项育人新举措——“1 10全员育人工程”。其主要做法是每位教师负责指导任教班级内的10名学生,负责对他们进行学习方法,做人准则,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指导。这项活动开展二个多月来,我有如下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6.
略谈学生全面发展和学校全面育人全员育人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生全面发展,主要是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协调发展,这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对高等学校的基本要求。学校要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就要大力营造全面育人的教育环境,尽快形成全员育人的教育格局。目前,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加强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7.
山西通宝育杰学校以“尊重生命,为学生一生发展负责”为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打破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务主要由班主任来完成这一常规,开拓了全员育人的新模式——心理健康指导教师制度。在实际的教学中.盥校以让学生保持快乐的情绪、美好的情感为首要任务,把情感教育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轴线,这是学校最具有特色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教师党员联系学生制度的制定,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党建工作,进一步发挥教师党员的先进性作用,使党员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状况,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从而达到三育人的目的,并能有力促进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面育人。特别是在我校“一校两地三校区”办学的局面下有利于加强师生交流,在人才培养和建立和谐校日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切实地从传统、单一的行政班模式的教学管理,向行政班与学科教学班共存模式下的育人管理转轨,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业、生活、品行指导健康人格的培养管理机制,根据我校寄宿制的特点,我们改革传统的班级教学管理机制,以宿舍为育人基本的管理单位,解决了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的同时,兼顾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的育人操作难题,提出了“全员育人”的评价管理理念,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形成了符合新课程理念,操作性强,实效性强的“全员育人导师制”管理模式。在学生全面而个性发展与教师全员专业化发展的两个向度上,找到了切入点。  相似文献   

20.
道德教育对学生一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传统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德育的第一负责人。南外仙林分校实行的班级教育小组的改革试图改变这种模式,把班主任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但是这种班级教育小组的改革并未从根本上对德育管理进行改变,只是让班级小组核心成员即任课教师对班主任的工作有了一定的辅助。目前,学校尚未真正实行全员育人,需要从教师、学生、家庭等进行相应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