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侯登强 《福建教育》2010,(7):124-125
我们的教学更多地关注教材、关注学生,即使关注教师也仅仅停留在关注他们的教学技能的层面。这样的关注导致教师、教材、学生的分离,使学生的成长处在尴尬的境地,教师也往往把教学“退化”成自己的一项技能。而在书中,帕克·帕默尔这样描写真正好的教学——“当优秀教师把他们和学生、学科结合在一起编织生活时,那么他们的心灵就是织布机,  相似文献   

2.
一、“量”“率”兼顾,应从“分数的初步认识”开始。许多教师对分数的数量(以下简称“量”)、关系(以下简称“率”)含义的关注,是从“分数的认识”第二阶段开始的。此时教材上出现了分数“量”“率”两层含义的习题,学生对二者的混淆成了教学中的“老大难”。  相似文献   

3.
毋建刚 《江西教育》2003,(16):27-27
深入钻研课程内容。钻研教材包括理解教材、分析教材和处理教材。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实际上是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加工”,进而构想出一种处理教材的方案。为了避免“见树不见林”的弊端,教师应当弄清此文和前面已教内容的关联与发展。用心探明学生实际。分析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4.
陈红 《考试周刊》2012,(81):121-122
目前的高中政治课教材结构单一,与社会生活实际严重脱离,致使政治课教学成了“假大空”的代名词。因此,迫切需要广大教师树立大教材观,树立“用教材教”甚至“用自己开发的教材教”的全新理念。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的需要.开发校外资源,把它们引入政治课堂中,以开阔学生的信息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真正发挥校外资源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教材是课程的主要载体,是实现课程三维目标的主要媒介。教学过程是课程实施的过程,也是课程创新和开发的过程。新的教材观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无非是一批例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材料。如果视教材为“圣经”,一味死搬教材,按照教材的逻辑顺序和呈现方式把知识内容原原本本地传授给学生,就背离了新课程的方向,削弱了教材的功能,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潜心“走进教材”,又要善于“走出教材”,为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形成素养创设路径。所谓“走进教材”,就是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体会教材编…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发展,课堂教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要树立“人本”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教师要钻研教学内容,妥善处理教材;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老师要强化自己的语言修养,增强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7.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资源,是精选出来供学生学习的材料。教师是否善于运用教材是有效地进行数学教学诸多因素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长期以来,主、客观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使教师成了照本宣科的“教书匠”。教师关注的只是知识点的教学,而忽视了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这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背景分析] 实施新课程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课堂不再流于一种熟练的表演——对预设情境的再现;教师也不再是“权威人士”或“指挥家”,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提倡教师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每一点表现,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随机调整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9.
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方法与技能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学得方法和技巧的主要“通道”。现代教育思想对教材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教材首先是学生学习的“学本”,教师教学的“教本”。变“主教”为“主学”,这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始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一、将文本内容开拓成“丰厚沃土”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改变过去强调学科本位、课程内部各部分之间割裂的状况,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关注语文文本内容的开拓与建设,使每一篇课文成为对学生具有足够吸引力的丰厚沃土。使教材文本由“薄”变“厚”、由“静”变“动”,融入学生生活经验,融入学生的自主感悟,从而成为文本“创造者”、“享受者”。  相似文献   

11.
一、在备课中体现分层 检验教学效果的好坏,并不看教师“教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学了多少”。那么,教师的备课就“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条件及教学经验,重新优化组织教材。对重点、难点问题要细致分析,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想方设法把比较抽象、难理解的问题通俗化,形成一个有主有次,有详有略,前后有序,张弛适宜的结构,使知识结构层次化。  相似文献   

12.
“课程是教育的心脏”,但长期以来教师对课程通常理解为:课程就是教材与教辅用书,因而教师只要教好教材,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那么这个教师就是一位好老师,学生就是好学生。这就导致了老师片面追求升学率,追求课本知识的掌握,于是教学中“满堂灌”,练习时“题海战”。其实课程资源不仅包括教材资源,还包括学生资源、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实践,包括社会资源,以及一切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人力、物力、社会环境资源等。  相似文献   

13.
初中语文教材有时在空白处补上一个以方框形式呈现的“知识链接”,加起来总共66个.说明“知识链接”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也是比较重要的。然而.许多教师舍得花大力气关注文本的品析、感悟、拓展.却很少关注这些不起眼的“知识链接”。它们似乎成了尚未被开垦的处女地.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在教育教学方面体现了一系列新的教育理念。反映在课程上,则是从主张把教材当作“蓝本”到主张把教材当作待解读“文本”,这是因为若把教材看成金科玉律,教学也就成了凝固的、共同寻找所谓惟一正确答案的机械活动,教师也就成了“教师匠”。若把教材作为教师与学生双方相互作用的对象,从不同角度和立场来进行解读,就能展示阅读者自身的创造性、独特性,展现出教材的不同光彩,达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而也就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把“由知识走向学生”(即知识的再现、知识的传递)转向“由学生走向知识”(引导探求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王玉英 《考试周刊》2009,(28):65-65
一、语文课堂——“问题全解决了” 如果学生没有问题意识.就不会独立思维,更谈不上创新。语文课上,教师为了“紧扣教材”,为了“调动”学生,便把“满堂灌”演绎成“满堂问”,而所问的问题则基本上类似,如:“通过……你读懂了什么”“还读懂了什么”“作者用意何在”等形式化问题,学生回答这些问题都无须思考。还有些教师把教学参考书上的程式在课堂上“说教”一遍.把学生的思维完全限制在课本和教学参考书的框框之内。课堂上的阅读也就成为一种被动的阅读,  相似文献   

16.
蒋礼金 《考试周刊》2011,(68):162-163
“留白”需要教师全面系统地把握课程标准.把握教材;需要教师全面备好学生、关注学生;需要教师精心创设情境,层层设计问题;需要教师善于观察,随机应变.正确处理课堂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一支粉笔一本书”的陈旧教学手段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并严重地制约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课程标准充分强调对现代产物的利用。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教师有责任打破教师、课本、学生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观念要创新教师要打破以书为本的教育观念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师要用学生眼光看教材 ,把“教为学服务”、“以学定教”等思想落到实处。教师要从独霸讲坛的“独奏者”角色变为“伴奏者” ;从传递知识的“权威者”变为学生思考的“激励者” ,成为学生学习的顾问 ,交换意见的“参加者” ,帮助学生发现真理。二、教学模式要创新教学模式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 ,是教学思想与理论的具体化 ,又能使教学实践概括化。教师不能完全照搬任何一种教学模式 ,要从学生的实际及教学的内容出发 ,本着“普及与创…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关注学生的发展,因而越来越重视课堂教学,追求有效教学成了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有效教学理念认为:所谓“有效”是指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所获得的进步和发展,能够促进学生进步和发展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既是一种教学理念,又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学强调: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关注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初中历史新教材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教材中的“动脑筋”、“活动与探究”等思考题,符合“素质教育”教学方式由“教师中心”转为“学生中心”。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作用的减小。教师如何运用新教材、如何组织教学活动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通过学习真正得到能力的提高,是新课改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