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缘起】一次,学校组织中高年级的学生观看电影《暖春》。这是一部弘扬人间真情、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好影片。有人甚至说:看《暖春》请带好纸巾。  相似文献   

2.
任石会  邹静 《教师》2008,(23):3-5
我是个农村中学的教师.我的学生年龄多在12—15岁之间。他们在家庭、学校、社会的三维教育模式里。该如何学会感恩呢?这无疑是个大课题。从教育教学中。我感受到感恩教育的薄弱性与必要性。下面的四则随笔出自九年级学生的手:  相似文献   

3.
每每听到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执教的语文课,或看到她的课堂实录,总有一种震撼心灵的感动,学生们也会被她的激情所感染。究其原因,是窦老师始终把培养美好情感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与目标。  相似文献   

4.
每每听到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执教的语文课,或看到她的课堂实录,总有一种震撼心灵的感动,学生们也会被她蓬勃张扬的激情所感染。究其原因,是窦老师始终把培养美好情感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与目标。一、导入课文,以情激情  相似文献   

5.
翟艳 《上海教育》2014,(4):75-75
教育信息化为课程开发提供了便利,更优化了课程的实施,满足了学生需求,丰富了校园生活。2013年,我校发挥互联网和新媒体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利用“一卡通”系统,结合闵行区“学生电子成长档案”建设,自主开发了“Ring-灵课程”电子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6.
陈冲 《成才之路》2009,(36):40-41
比赛前一天抽到了《掌声》一课。打开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课本,《掌声》跃入跟帘。  相似文献   

7.
感恩,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国绵延多少年的古老诗句,告诉我们的是感恩。“知恩不报非君子”“吃水不忘挖井人”等经典词句,结草衔环、一饭千金的美丽传说,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对“感恩”的认同和崇尚。  相似文献   

8.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作为现代散文作品中的经典篇目,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当然,作为成年人,特别是已经为人父为人母的读者更容易理解文中的父子之情,因为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人生经历,更懂得生活的艰辛,更容易和作者发生共鸣。但作为教学文本,由于文章所叙故事毕竟时代较远,加之学生的人生阅历不够,想让他们产生强烈的共鸣并非易事。笔者认为,学习《背影》一文,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一定要抓住文本的内核--“情”,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如果这一点做成功了,一定是最大的成功。为此,笔者在教学中适时穿插了几则故事(学生对故事一般都感兴趣),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对学生进行感染和教育,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有这样一个教育案例:我班学生小S,15岁,男生,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父亲常年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因赌博欠下了不少的外债,小S的父母感情一直不好,从他两岁起母亲就去广东打工,他自小由爷爷、奶奶抚养,家庭生活相当贫困。在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美育是指以语文教育中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陶冶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个农村中学的教师,我的学生年龄多在12~15岁之间。他们在家庭、学校、社会的三维教育模式里,该如何学会感恩呢?这无疑是个大课题。从教育教学中,我感受到感恩教育的薄弱性与必要性。下面的四则随笔出自九年级学生的手:  相似文献   

12.
刘红霞 《中国教师》2012,(20):74-75
<正>试卷不翼而飞一天下午,我怀揣喜悦,来到教室向同学们分发语文测试试卷。试卷一张张发下去,有的孩子眉开眼笑,有的叽叽喳喳,有的不动声色。因为他们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天真可爱,所以喜怒哀乐全都写在脸上。试卷发完后,我环视全班学生,发现只有几个孩子对自己的考试成绩不太满意,我润了润嗓子,正准备讲话,谭英急匆匆地来到了讲台,她小脸憋得通红,眼眶里噙满了泪水,还没开口,就小声地哭了起来。我摸摸她的头,亲切地对她说:"孩子,有事慢慢说,别着急。"她用手指着试卷对我说:"老师,这试卷不是我的,我的试卷不见了。"  相似文献   

13.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本书最好的并不是它包含的思想,而是它提出思想,正如音乐的美妙并不寄寓于它的音调,而在于我们心中的回响。”读《教育是没有用的》,恰恰让我有这种感觉,淡淡的文字句句透着哲理。  相似文献   

14.
《爱的教育》以日记的形式讲述了一个意大利学生安柯利整整九个月的四年级生活。爱是整本书的主旨,作者在字里行间融入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读《爱的教育》,就像是读我们自己的故事一样亲切。文中的人物和我们一样,看见朋友受欺负,会挺身而出;看到社会上的丑恶现象,会愤愤不平;听到感人的故事,也会毫无顾忌地大哭一场。书中所描  相似文献   

15.
情感是一个人认真干好一项工作的内驱力。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调动学生的热情是上好每堂课的关键。语文教材,由其独特的人文性、情感性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注重学生情感的熏陶,以此来感染学生教育学生。  相似文献   

16.
李素萍 《宁夏教育》2012,(11):76-76
从教十几载,笔者虽积累了一些教育教学经验,但有时仍感迷茫:学生到底该怎么教,什么样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上都有收获?正值此时,笔者经朋友推荐读了冯恩洪教授的《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一书,此书给了我重新认识教育功能、探寻教育真谛的机会,也给了我心灵上的触动和思想上的启迪,还让我明白了教育不仅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学生,更有责任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一、导入揭题,初步感受情感 1.板书:桥。 2.我们见过小桥流水的温馨,也感受过一桥飞架南北的雄伟、壮观。可今天的桥却是这样的神圣,这样的壮美。这是一座怎样的桥呢?让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静静地听,用心去体会。(听课文朗读)  相似文献   

18.
拿到这本书已是学期末,我只能在繁忙工作的间隙断断续续读它。黄晓星先生的《迈向个性的教育》是中国大陆第一本系统介绍华德福教育的书,见到它之前,我对华德福教育一无所知。华德福教育的很多设想和做法如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创新精神、注重教育的艺术化、让学生学会合作等等与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内涵有很大的契合面,与笔者所追求的理想教育也是“所见略同”,所以读这本书便有相见恨晚之感。  相似文献   

19.
单亲家庭子女作为一个新的特殊的社会群体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对学校教育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应该把更多的爱倾注在这些特殊的学生身上,燃亮他们的心中之灯,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齐声高唱国歌是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理应汇集成气势磅礴的嘹亮歌声。但当前各校普遍存在着唱不响国歌的尴尬场面。对此,我们可以作一些设计和改变。首先,补足应知应会。国歌唱不响反映了当前部分中学生对国歌曲词产生的时代背景了解不足。这首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华战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