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伟涛 《考试周刊》2012,(82):52-53
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加强感悟和情感体验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作者从语文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感悟体验的重要意义谈起,说明注重感悟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有利于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并从整体感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根据不同语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在阅读理解中领悟读写方法提高写作能力三个方面论述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感悟体验,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好语文.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感悟,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告诉我们每个人对文字的理解感悟不会完全相同,所以语文教学中不能牵强附会地统一要求.而必须重视个体对文本的理解.更多地通过感悟去体会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体悟式阅读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独立思考、多向联系、比较品味去体悟文本,把握课文,体验感悟,有助于学生对课文进行更深更准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郭少凤 《新疆教育》2012,(19):78-78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其中“感悟”一词在课标中多次出现,频率很高,说明“感晤”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我们知道,感悟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意识活动,是学生凭借对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可以说,感晤是学生对语文材料的积极反应,联想、理解及情感体验。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去感悟?方式方法多方面的,下面重点谈三点:  相似文献   

5.
龚循英 《湖南教育》2003,(24):29-29
精读感悟。新的语文教材中有超过三分之二的课文首次见于7~9年级的语文教科书。这些文章文质兼美,具有丰富的思想文化内容,贴近现实,贴进生活,并注重题材、体裁、风格的多样性。面对这些新的课文,教师的“第一冲动”就是要仔细阅读它,体验它,感悟其中的内涵。在诵读、精读中理解、感悟,这是准确把握教材的必然过程。诵读、精读是感悟的基础,特别是诗歌,只有反复诵读、精读,才能体会其语言所蕴涵的深刻意义。教师只有先作一番鉴赏,才有可能引导学生去理解和感悟,以体现自读感悟的教学理念。拓展想像。文言文用极简洁的文字反映了极丰富的自然…  相似文献   

6.
金光 《现代语文》2006,(5):64-64
感悟是一一种能力,但它并非与生俱来,它是需要我们用心去培育的。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感悟能力呢?  相似文献   

7.
诵读的艺术     
诵读是一门艺术,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我们通过深入的研读材料,准确地把握重音、节奏、语速、语调和采取一些辅助手段,来对作品进行有效的二次创作,提升诵读的效果,从而更好地理解感悟作品的要义。  相似文献   

8.
明代学者李贽在《诗书乐》中,以自己有读书人的两大素质为最大乐趣:“有心眼”与“大胆”。有心眼,则读书能兼容、取舍、存疑;大胆,则读书能讲进去更能讲出来,不迷信一说、拘泥一端。李氏之说对我们理解“兼容”是大有启发的。语文教学只有以这样的态度去感悟,才能真正体现感悟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语文课程是充满智慧的课程,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老师带领学生超越知识,共同走向智慧的过程。要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行走在智慧的路上,我想从以下四方面入手。一、关于文本——个性解读实施有效的问题教学,最关键的莫过于对文本的解读了。语文教师要能沉到教材中,钻到语言文字中,深到思想内容中,去把握教材的独特个性,用内己个性化的理解与感悟,设计教学思路,做到流程清晰,重点突出。  相似文献   

10.
2011年版课标强调课程的目标和内容须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这样具体落实:一、比较感悟。理解语言文字内涵进行语言感悟训练时,教师要善于捕捉语感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想象,去感受、捕捉语言文字中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青铜周     
语文新课标以其全新的语文教育思想和全新的语文教学理念令人耳目一新。语文新教材更是全新的世界。不必说课本的体系,也不必说课文的选择,单是“研讨与练习”。就使我们豁然开朗。它没有了繁杂的语法修辞训练。也没有了孤立的语言分析,有的是整体上的感悟、深层次的理解、个性化的品味、创造性的欣赏,这样的语文练习更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语文学习的规律。其中的“读一读,写一写”算是个亮点,那么如何对待和处理这一看似简单的内容呢?提倡在语文学习中感悟,  相似文献   

12.
只有在对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根据文本的个性,找准两者的结合点,恰当地运用语音、语气、语调,使学生读出自己对文本的体会、感悟、情感的升华,语文教学才有语文味,语文味才会四处芬芳可闻,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13.
随着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阅读教学中"整体把握"的思想越来越受推崇,但是很多老师对"整体把握"的理解和运用还存在一些误区。如何走出误区、运用整体把握的思想指导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谈谈几点实践感悟。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个美丽的学科,语文教学是个诗意的旅程。语文老师通过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教人求真、向善、唯美,教人去追求一种理想和信念。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也要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去感悟语文的幸福。但语文课堂效率低却是不争的事实,文章从反思教学中进行论述,让学生去感受语文教学的诗意,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感悟”的理解可谓众说纷纭,大多数人对“感悟”的把握都只是停留在“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肤浅层面之上。“感悟”影响下的语文课堂,如何拨开披在语文课身上“感悟”感性的外衣,真正赋予“感悟”以理性的内涵和时代的气息,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6.
张英 《文教资料》2010,(27):63-64
语文教学重在感悟和体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具体可按照初读感知,把握文章内容;局部感知,品析文章主旨;归纳感知,明确写作意图的基本模式进行,以训练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和快速理解文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抓住语言进行品味欣赏,就是抓住了阅读教学的重点,这不仅给学生打下了扎实的语文基础,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去品味多彩的语言,要抓住这个“纲”不放。  相似文献   

18.
“第四届教育家论坛暨首届两岸三地有效教学高层论坛”活动向与会者提供了台湾、香港和大陆的三节小学语文阅读课,这三节课生动地体现了“两岸三地”小学语文教师对阅读教学的深刻理解,分别展现了评点感悟的传统路向、策略指导的技术路向、汇报表演的展示路向等三种课型的阅读教学魅力,为我们理解和把握阅读教学的本质提供了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9.
自主感悟是指自己对某一语言材料的模糊的整体性感触、领悟,是用心去思考内涵,用情感咀嚼韵味,用智慧感悟其中的表达方法、技巧、规律。这种感悟是一个情理交融的过程,是感悟体验与理性顿悟的整合,是具体与抽象相互作用的深层积淀。感和悟血肉相通,水乳交融。我们教师应把握学生的自得自悟,不必要求一步到位,不必步调一致,不必结论一致,而是重在引导学生感悟的指向——隐藏于语文材料背后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相似文献   

20.
写人记事类课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篇幅最多.这类课文大多人物形象鲜明、情感动人。教学这类课文时,我们都知道要把握文本中人物的情感,但常常把握不到位。那么如何去把握这类课文中人物的情感呢?最近我们丹阳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对此进行了专题研讨。通过研讨,我们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去把握人物情感,使人物形象立体丰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