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市朝阳区是北京8个城区中面积最大、中小学数量最多的行政区。目前有150所小学、63所中学,共计300多个校址,超过12万在校学生及1万多名一线教师。截止目前,全区已建设校园网287个,教育城域网接入275个。2007年,朝阳教育城域网投入试运行。朝阳教育信息网络中心开始着力进行以数字校园建设为代表的信息化应用建设工作,已经建设完成包括全区教育安防监控系统、中高考网上巡查系统、网络视频会议系统,以及中小学和职业教育管理平台在内的一批系统平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北京市的教育信息化在基础设施建设、教师培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部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北京市18个区县实现与市教育信息网骨干光纤的连通,布局调整保留的1800多所中小学全部建成校园网,在校每10位学生1台计算机,每2位教师2台计算机,拥有计算机总量接近l7万台;完小以上中小学实现校校有计算机教室。教育信息化基础没施建设快速发展以后,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将从硬件建设转为以资源建设为基础的应用上来。  相似文献   

3.
怀柔区地处北京市区东北部,总面积2128.7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88.7%。这里山青水美,被誉为北京的“绿肺”。全区共有普通高中3所、初中15所、小学3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各类在校生近4万人,教师5千余人。该区于2004年已率先建成校园网,学校硬件建设已达到北京市颁布的标准,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新一轮资源建设背景下,该区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情况怎样,校园网实施和应用的情况如何,建设中遇到的难题和挑战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专访了怀柔区电化教育馆副馆长高春蕾。  相似文献   

4.
我校从1996年开始校园网建设。1997年接人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是省内最早接入CERNET的高校之一。经过近10年的建设。校园网已经建成连接所有校区的高速光纤千兆主干网。校园网覆盖所有办公楼宇、学生宿舍和家属宿舍楼宇,校园网教育网出口达1000M,网通出口100M。为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校园网已经成为学校重要的基础设施。1999年,CERNET河北省主节点开始依托我校网络中心建设。目前已经连接了省内70多所高校,网络出口达2.5G。  相似文献   

5.
资金短缺并未改观 2000年10月"校校通"工程开展以来,全国逐渐掀起了教育信息化的热潮,各地纷纷开始建设网络教室、校园网、城域网.但是我国有50多万所中小学,估计目前只有4万所左右的学校拥有了校园网.从整体上看,绝大多数中小学的信息化还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6.
2010年11月8日,本刊记者段荣生专程到深圳市采访了南山区教育局信息管理中心主任余耀贤。他向记者介绍了南山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南山区的教育信息化起步早,他们从1990年开始在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1995年在全区中小学普及;1998年开始建校园网,2008年全区公民办学校、公办幼儿园通过千兆光纤接入教育城域网,并建成了深圳市第一个区域性教育综合应用大平台。南山区把教育信息化当作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7.
顺义区位于北京市的东北部,是北京市的远郊区,总面积1016平方公里,55万人口,有19个乡(镇),432个行政村.目前全区共有小学130所,中学38所,中小学生共计96732人.  相似文献   

8.
万州区地处长江三峡库区腹地,人口172万,面积3257平方公里,经济比较落后,城乡差别较大,教育底子薄,历史欠账多,移校任务大,属典型西部贫困山区。现有各类学校634所,学生33.1万;其中中小学458所,中小学学生21.3万人,81.2%的中小学是农村学校。因经济落后,本世纪初只有少数几所学校有400多台配置很低的计算机。万州区中小学进行计算机建设和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是从2000年开始,走过了"计算机单机—计算机NT教室—远程教育—计算机网络教室—校园网—教育城域网"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据悉,北京市继1400所中小学建成校园网,100%开设信息技术课之后,”数字教育”又迈出了一大步——2004年北京市10万余中小学专任教师每人将配备一台电脑,这意味着北京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提速一年,教师将要告别粉笔与教鞭。专任教师人手一机,标志着北京市将提前实现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十五”计划的主要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0.
常州市是地处江苏南部的一个地级城市。目前全市共有中小学559所。近三年新增教学用计算机2万多台,“生机比”从35:1降至14:1,学校计算机教室新增349个.校园网增加了274个,有专线接人的校园阿315个.学校上弼率已经达到100%(含拨号上网),网络设施已经达到“千M到社区.百M到大楼”的水平。各地各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国家、省和常州市规划指标的要求。为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特别是教育城域网、学校局域网的建设和“校校通”工程的实施,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据统计,截至2003年底,我国开始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以来已累计投入1000亿元,全国已建成学校校园网3.5万多个、教育城域网300多个,有70%的高等学校建立了不同层次、规模的校园网,中小学计算机拥有量已达663万台。除硬件建设外,软件建设也有较大进展,“全、精、新、活”的教育资源正在抓紧开发和不断积累,通过培训使广大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不断得到重视。可以说,…  相似文献   

12.
1000亿元,这是我国开始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以来的投入总额。据统计,截至2003年底,全国中小学建成的校园网已经达到3.5万多个。目前中小学的学生/计算机比例为27:1,全国中小学师/机比为11:1。这些数据说明,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已有长足进展。但基础设施建设仅仅是教育信息化的第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13.
2013年,北京市海淀区教育信息化建设迈进了全面铺开数字校园的阶段。为了更好地向全区近200所中小学、幼直单位普及数字校园建设理念,  相似文献   

14.
怀柔区地处北京市区东北部,总面积2128.7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88.7%。这里山青水美,被誉为北京的"绿肺"。全区共有普通高中3所、初中15所、小学3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各类在校生近4万人,教师5千余人。该区于2004年已率先建成校园网,学校硬件建设已达到北京市颁布的标准,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新一轮资源建设背景下,该区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情况怎样,校园网实施和应用的情况如何,建设中遇到的难题和挑战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专访了怀柔区电化教育馆副馆长高春蕾。  相似文献   

15.
元旦前,在北京市中小学200所校园网建设工作总结会上,北京市副市长林文漪宣布:北京市200所中小学校园网已全面开通,1/10的中学达到了每10名学生1台计算机的要求,全市中学和部分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为了加快北京市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北京市教委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方针,首次采用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区、县共同努力的运作模式,在短短1年的时间里,连接了2万间教室、3.2万个节点,为全市315所中小学配备了7500台计算机,实现了全市中小学(农村地区中心校以上)校校有计算机房的目标,使北京市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取得…  相似文献   

16.
1我国中小学图书馆的现状分析1·1自动化水平目前我国有中小学50多万所,有图书馆的有30多万所,只占60%,而实现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的不足10%。经过多年的努力,各地已有许多学校图书馆,特别是重点学校和发达地区的学校图书馆已开始使用计算机管理,建立了校园网和电子阅览室。但也不  相似文献   

17.
2005年,万兆以太网进入校园的步伐渐渐加快,几十家大学开始把校园网升级至万兆。到2006年,不仅越来越多的重点高校开始建设万兆校园网,甚至有少量中学也加入万兆大军。至此,万兆成为校园网带宽升级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8.
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取得明显进步,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了有利条件。2005年10月12日公布的我国“十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主要成就的报告中指出,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进步表现在:初步形成了“天地合一”的现代远程教育传输网络;有90%的高校、3.8万所中小学、近6000所中职学校基本建成校园网;农村中小学共建成近8万个教学光盘播放点、近5万个卫星教育接收点和7000多个计算机教室。初步建成基础教育资源库、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库、国家职业教育资源库。  相似文献   

19.
2000年10月,教育部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研究并部署了中小学加快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启动“校校通”工程、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从此,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明显加快。从硬件上看,我国中小学信息化发展速度很快,基础设施建设很快。到2003年底,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拥有量达到663万台,建设校园网的学校达到3.5万所,与2000年的统计数据相比,中小学计算机拥有量翻了两番,校园网的增长将近10倍。  相似文献   

20.
今年教育信息化投资将超240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电教》2004,(2):44-44
计世资讯(CCWResearch)最近发布的2003年—2004年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趋势预测表明,2003年教育行业信息化总投资达到226.8亿元人民币,比2002年增长9%;预计2004年教育行业信息化投资较去年增长8%左右。据了解,从高校“211工程”建设到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实施,“九五”期间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迅速,尤其是在整个IT市场不景气的1999年—2002年,教育市场可谓活跃异常。截至2002年,近75%的高等院校建有校园网,近15万所中小学校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建立城域网和校园网近2万个,发展势头不可阻挡,并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市场对IT的需求。据计世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