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程方案一旦确定,课堂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  相似文献   

2.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而课堂教学改革成为课程改革的重头戏.福建师范大学于文森教授认为,新课程对标准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为适应新课程变化,教学改革要努力实现新的突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下面谈谈关于提高学生兴趣的几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倡导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即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偏重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因此。新课程理念下教学必须实现重心的转移,即由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如何真正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深入和推进,新课程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在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通过不断学习、摸索、创新,积极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不断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但是,当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体现新的课程理念,落实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改革.作为一名课程改革的一线教师,我认为我们工作的主阵地是在课堂,我们工作的核心应是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的课堂教学应不断向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目标迈进.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遇到最大的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所以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如何在把握新课标理念下提高数学课堂效率呢?本人从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依据学生特点,灵活处理教材;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精选梯度习题,加强变式训练;请教"名师"指点,实现精彩课堂;写好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水平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即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偏重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因此。新课程理念下教学必须实现重心的转移,即由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如何真正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深入和推进,新课程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在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通过不断学习、摸索、创新,积极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不断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但是,当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面临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中学数学教材实施了全面的改革,而课程的实施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和主要阵地是课堂教学,所以课程改革的实质为课堂教学的改革。新课程指导纲要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翟叠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困此,本人在教改实验中,就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学讲计划"是徐州市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所推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学讲计划的六个教学环节中小组讨论是其中的核心环节。二年级学生合作学习要进行合理的分组,给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小组讨论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本文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研究在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行为会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0.
提高课程改革的实效性,必须处理好目前存在的几个问题,如继承与发展的方向、学生学习知识的有效性、3种学习理论的关系、学习与训练的关系、课堂为什么要探究等问题。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从学生能力与情感发展目标出发,正确处理好课程改革中的这些关系不仅有助于整体提高教育质量,而且是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教学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宋秋前 《教育研究》2005,26(6):74-78
针对过去课程实施中存在的过于强调接受学习和教学预设等弊端,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教学的动态生成及课程与生活的联系。实践中出现了有些教师因滥用、误用探究学习或一味追求教学的动态生成和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处理而影响新课程改革有效实施的现象,为此应特别注意正确处理教学的预设性与生成性、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新课改对人们学习观念的检讨具有不彻底性。将知识作为学习活动唯一客体的"学生-知识"二元学习观,才是导致教学实践中"食而不化"的接受学习、"有其形无其神"的探究学习的根源。要深度推进教学变革,必须检讨这种二元学习观,建构"学生-知识-世界"的三元学习观;进而开展把知识放到真实情境中理解、运用、批判的"镶嵌式教学",以及以真实复杂问题情境为背景的自由探究教学。  相似文献   

13.
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是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的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是教师转变教育方式的关键所在。根据地理学科特点、地理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使学生在学到知识、技能的同时,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地理课程改革真正从理想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4.
认知学习理论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并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在认知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应更加关注学生认知结构的合理性,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促进新旧知识的联系;教师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通过元认知训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课程标准是教学评价和考核的依据,是落实改革的保障。在此,通过阐述课程标准构建意义和作用,及与教学大纲关系,以化工分析专业化学检验课程为例,对工学结合下化工分析专业课程标准制定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Curriculum reforms with a focus on helping students ‘learn to learn’ are now an established global educational phenomenon. China has been implementing such curriculum reform and this poses challenges to teachers as they need to develop new pedagogical skills and knowledge to deal with new educational demands that arise. This ethnographic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mpacts of current curriculum reform on teacher learning using two subject departments from two schools in Shanghai, China. It shows that teachers direct much attention towards searching for good practices and norms of practice to encounter new curriculum challenges. Findings show that outside experts who act as ‘boundary brokers’ are crucial in teacher learning. They also identify two modes of teacher learning activities: hierarchical, which relies on imported expert knowledge; and reciprocal, which depends on exploiting local knowledge. Striking a balance between these two approaches may be the way forward.  相似文献   

17.
针对德育课程的“知识化”困境,21世纪的德育课程改革提出了“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的基本理念。虽然这一理念并未彻底否定知识学习的作用,但亟须基于此理念重新定位知识学习。在德育课程中,知识学习最终要为儿童的生活服务,应以“生活逻辑”组织不同类型的知识,知识学习的关键在于对接生活、通达意义。基于这些定位,具体的教学策略包括:在现实生活的需求中学习生活的智慧,从感性认识通达一定普遍性的“体认之知”,在体验、讨论和探究中通达“体认之知”,发掘不同类型知识的不同生活价值。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教学行为对课程实施效果和课堂教学质量起着至为关键的作用。调查表明,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呈现出多元和复杂的特征。多数教师认同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但在实践中要践行这种理念会遭遇很多困境,教师教学行为与课程改革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变革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路径和策略包括引导教师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认识教育的价值,提升教师变革动力;建构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教育理想的学校文化;重建合作开放的教师专业文化;构建基于人格和谐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建立动态互惠的院校合作伙伴关系;以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为指导改进教师培训模式,提升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等。  相似文献   

19.
作为知识载体的课程文本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学校课程又好又多的苛刻要求,课程文本变革势在必行。兴起于美国的"概念重建运动"主张重建课程文本的概念,但单纯强调主体体验和对话的"话语文本"难以作用于实践。深度学习理念使人们认识到课程文本必须以知识学习的深度为基础、体现学习的过程性,才能融入主体体验。深度学习引领下的课程文本通过构建目标和实践体系,形成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知识深度互动的对话平台,既满足知识教学的需要,又为学生探究、体验、反思提供空间。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时代,灵活丰富的网络学习环境与学校呆板、枯燥的传统课堂对高职学生吸引力对比显著拉大,高职课程改革势在必行。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改革中,基于学情特点,遵循学习规律,以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为手段,着眼于知识够用度、课堂参与度、趣味教学载体实用度、教学评价多维度、学生自信度五个方面进行课程改革实践,取得一定效果。继续推进本次课程改革,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一体化智能开放实验室的建设,注重信息化教学比赛的资源转化,加强校企深度合作与教学载体的优化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