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4 毫秒
1.
一支笔,一个样。谌容手中那支笔在当代女作家中,显得与众不同。它不描个人恩怨、人世纷争,也不在小涟漪中制造大波澜,在草坪上制造假山盆景或虚假的小桥流水,甚至很少在女性的世界中留连沉迷,而是专注于勾勒纷繁多样的现实人生,反映广阔多样的社会生活。除描女性风景、写婚姻家庭外,广泛地触及到当前时代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如政治经济问题、知识分子问题,以及环境保护等诸方面的问题。可以说,谌容是当代文坛上最执着于现实人生、也最为关心“外在社会生活”的一位女作家。有人曾就此把谌容在小说创作上的独特选择与独特追求归结为一种创作现象,即“谌容现象”。  相似文献   

2.
《人到老年》是谌容的新作。(载一九九一年《收获》第四期)。从题目和作品中主人公生活轨迹这个角度看,我们不妨可称之为《人到中年》的姐妹篇。众年周知,八十年代初期。谌容曾以《人到中年》蜚声文坛。眼科大夫陆文婷是家喻户晓的悲剧性女性形象,她默默的献身精  相似文献   

3.
中国当代女性写作经历了从“人的自觉”向“女人的自觉”的不断探索的过程。其中王安忆的女性文学创作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她是最先探索女性意识、女性地位、欲望的中国当代女性作家之一。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文坛上,她以“三恋”和《岗上的世纪》等大胆描写性爱的作品震撼文坛,作品真实地展现了女性自我本真的另一道风景,由于其中的“性爱”主题触及了对于女性欲望这一作为以往文学与道德禁区的幽深领域,所以引起了批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从女性意识这一角度对“三恋”文本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张洁以炽热的才情登上文坛,她的创作标志着女性写作的一个高度。2002年的《无字》三部曲,使她完成了由“情者”到“智者”的涅槃;在描写个人情感经历的同时,深入透视世道人心,笔力凝重,意味幽深。以前呼吁“爱是不能忘记的”,现在叹息“爱是难以言说的”,情感表现的前后变异传达了她审美意趣的深化与老到,她历久不衰的文学力量,奠定了她在当代文坛的重要地位。这是“2002年度中华文学人物”评选委员会对获得首届“文学女士”称号的作家张洁所做的评语。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文学女士”张洁的作品,感受她的才情。 主持人:张林军(北京师范大学)  相似文献   

5.
马丽华,曾被人称之为“太阳的祭司”。当然,这是就她的诗歌而言。那么,在散文世界中,她又是怎样的一个角色呢?马丽华自她创作诗歌起始,从未间断过散文的创作。她自述:对西藏生活十年的渐悟,我选择了诗。也选择了散文。1986年西藏人民出版社为这位“充满开拓精神的新文化人”的散文作品结成专集出版,题为《追你到高原》。这是马丽华自临沂师专毕业以后,由山东齐鲁之地远赴世界屋脊十几载,笔耕舌耨,孜孜求索、文学与生活的真实记录,也是当代中国文坛上的散文佳品。  相似文献   

6.
毕淑敏在1987年小说《昆仑殇》而成功地登上了文坛,其后她的《伴随你建立功勋》、《女人之约》、《原始股》、《预约死亡》等中长篇小说接二连三获得各类奖项,毕淑敏成为90年代文坛上最为引人注目的作家之一,尽管她在文坛上是属于“大器晚成”者,其创作数量不及当代其他的作家,  相似文献   

7.
五十年代出生的女作家毕淑敏以“复述人生的真实案例”为基石,稳稳扎根于中国当代文坛。在浮华、狂燥的氛围中,她始终达观地关注着芸芸众生。在她九十年代中期所创作的一系列小说中,死亡这一意象融汇着作家不同的思想情感走进了读者的视野。本文主要从毕淑敏的五篇小说《红处方》、《阿里》、《预约死亡》、《生生不已》、《女人之约》)着眼探寻作家笔下死亡意象独到的精神蕴涵。  相似文献   

8.
肖红以小说蜚声于中国文坛,但肖红的创作的开始,却始于她的新诗,即创作于一九三二年七月的短诗《春曲》,发表于同年《商报》副刊《原野》新诗上。一九三七年“八一三”之前,肖红曾将她三二年到三七年写的诗歌,编了《肖红自集诗稿》的手稿本,在她离开上海去武汉前,曾将手稿本由肖军亲自交给许广平同  相似文献   

9.
蜚声于中国现当代文坛的散文家、诗人、文学理论家、著名小说家——孙犁,以其作品的突出质量和创作上的独特风格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在孙犁的所有创作中,尤以《荷花淀》为代表的一系列中短篇小说,赢得众多读者的青睐,独领风骚于中国现当代文坛,乃至在孙犁周围形成了一个较有影响的“荷花淀派”。 孙犁和他的作品何以有如此大的影响呢?究其根源,是在于孙犁的创作有他自己的一贯  相似文献   

10.
女作家谌容以擅长描写知识分子生活而著称于世。她的中篇小说《人到中年》对中国中年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和人世沧桑进行了深刻的描绘,对生活惊人的洞察和概括,使她跻入当代著名作家的行列。然而她的创作并没有就此停步,而是一发不可收拾。发表在《花城》1987年第一期上的中篇小说《献上一束夜来香》,就是她近年来努力探索中的又一篇力作。  相似文献   

11.
三十多年前,女作家谌容创作的中篇小说《人到中年》曾以其介入现实的深度和写作技法的创新引起了文坛的关注与讨论,小说中真挚感人、血肉丰满的中年女性知识分子——眼科大夫陆文婷也因此成为八十年代以来文学画廊中的经典女性形象之一。集传统文化人格与现代意识于一体的陆文婷成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标杆,她超负荷的无私奉献与完全不成比例的工作待遇也引发了一场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大讨论。小说中的陆文婷最终倒下了,经历濒临生死边缘  相似文献   

12.
萧红对散文的创作并非偶一顾及,而是贯穿了整个创作生涯.我们大体可把她的散文创作划分为三个阶段:1933年踏上文坛至1934年6月被迫逃离哈尔滨为第一阶段,这阶段主要写了《蹲在洋车上》、《广告副手》等作品,这时期萧红的散文创作还带有初期创作的缺陷和不足,我们不妨称之为“初涉文坛阶段”;1934年底流亡到上海至“七·七”抗战为第二阶段,这阶段作品收在《商市街》、《牛车上》、《桥》等散文集中,这时期萧红散文创作走向成熟,因此这阶段也可叫“散文创作成熟阶段”;“七七”抗战后为第三阶段,这一时期萧红从不知如何应付时局,到为抗战而呐喊,主要散文作品有《给流亡异地的东北同胞书》、《“九·一八”致弟弟书》、《天空点缀》等,所以我们也叫“为抗战而呐喊阶段”.  相似文献   

13.
在苏俄(指前苏联)当代文坛上,涌现出一批女作家,她们的作品以写妇女生活为多,表现出女作家特有的切入生活的角度和审美观,其中,柳博芙·尤尼娜就是富有代表性的一位。她自70年代以来,创作了一系列富有时代气息和鲜明女性特色的作品。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读者。她的主要作品有:《独居女人》、《一张前线的照片》、《十二天》、《女厂长》、《民警大尉库兹米切娃和她的好友纽拉》、《飞来横祸》等。在这些作品里,作家塑造了一组“事业型”新女性的形象,这  相似文献   

14.
孟瑶是带着关注女性命运的创作意识,正式步人台湾文坛的,她先后写了五十多部长中篇小说,创作风格经历了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的演变过程,其中较重要的有《心园》、《屋顶下》、《春雨沐沐》等,孟瑶最为倚重的小说创作,往往是在爱情婚姻的基本架构中,透过女性人生领域的描写来观照社会现实生活层面,真诚呼唤重建女性灵魂的“伊甸园”,不断探寻着女性理想生存的人文意识,不仅勾勒出孟瑶创作风格的变化轨迹,也见证着台湾社会背景的转型和时代风尚的变迁。  相似文献   

15.
乔叶是新世纪文坛涌现出来的一位优秀的女性小说家,她的小说创作已经汇入到中国当代女性写作的艺术谱系之中,并且有着鲜明的艺术定位.乔叶坚持心理治疗型的小说观,她的小说创作以“心理现实主义”见长,尤其长于女性心理现实和心理细节的描摹.乔叶的女性写作属于自审型写作,不同于惯常的自恋型写作和自渎型写作.与铁凝深受西方宗教影响的自审型写作相比,乔叶的自审型写作偏重于中国化的日常生活叙事,人物的自我心理拷问更加自然,不露痕迹.从题材类型和精神取向来看,乔叶迄今的小说创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沦落风尘的城市妓女的变态心理拷问,揭示了隐含在当代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中的“小姐意识”或“妓女心理”;二是对当代都市白领丽人的畸形婚恋心理透视,实现了对当代中国城市文明病的批判性审视;三是对家族题材中不同代际女性的历史心理挖掘,凸显了她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心理现实或潜意识场景,隐喻了她们在历史悲剧命运中的精神关联性.围绕这三个方面的深度心理书写,乔叶的小说传达了强烈的当代女性自审意识.乔叶的女性时间观在其“家族历史小说”创作中起着关键作用.乔叶的小说有写实性和写意性两种类型,后者接近散文化或诗化小说.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代文坛上,作品未能发表就引起不少读者喜爱的现象恐怕还不多见。虽不能说只有青年作者残雪一人,而她却属其中的一个.当她的中篇小说《黄泥街》写出之后,还没有变成铅字,就引起了许多青年大学生的极大兴趣,他们不惜花赞大量的时间和笔墨去争相传抄和欣赏,这才引起了几家杂志编辑的注意,相继发表了她的《公牛》,《山上的小屋》等一系列短篇小说,到1986年,她的中篇小说《苍老的浮云》发表之后,就在当代文苑中带来了一股残雪热,以至于有人不无偏激地几乎否定了整个当代文学,而  相似文献   

17.
从《狼图腾》的出版在中国当代文坛形成的“《狼图腾》热”这一现象出发,通过对中国古代典籍中“狼”作为文化原型的钩沉。“狼”文化原型在中国传统文学中流变脉络的明辨以及现代以来“狼”原型文化意义的复归三个阶段的探讨,论证了《狼图腾》在当代中国文坛所产生轰动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8.
陈学昭是20世纪最早从事职业写作,走自立自强之路并最终走向革命的知识女性之一,也是20世纪中国文坛中唯一的一位集“五四”作家、留法作家、解放区作家于一身的杰出女性。她虽然用笔在中国文坛耕耘、奋斗了一生,但在中国现代文坛群星闪烁的璀璨舞台上,却难逃被众星淹没、被现代文学史忽略的命运。作为浙江省2007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单元、万国庆教授合著的《突围与陷落——陈学昭传论》(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以文本解读为基础,以独特的学理观照,对这位被现代文学史遗忘的女作家生平、思想及其创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铁凝是中国当代文坛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不同的创作阶段,塑造了不同的女性形象。由最初对纯洁女儿形象的诗意书写,到对女性生存困惑的揭示,随后到对女性自身的审视直至心灵的回归,都是她不懈探索的体现。本文将着重探索铁凝作品中女性形象发生转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笔者非常幸运地读到了《文坛岳家军论》(花山文艺出版社)一书。这是余三定在潜心研究中国古典美学和古代小说之余,评论当代中国文艺创作,特别是湖南“岳家军”的创作所结下的硕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