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乾隆二十七年(1762)十月,清政府设置伊犁将军,为新疆最高军政长官。光绪十年(1884)新疆改设行省,设置甘肃新疆巡抚,伊犁将军从此仅管辖伊犁、塔城两地驻军,并节制伊塔道事务。历任伊犁将军出生的准确日期向来不详于史书,学术界迄今亦未见相关研究。《嘉庆道光两朝上谕档》、《咸丰同治两朝上谕档》、《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和《光绪朝朱批奏折》为考证嘉庆至宣统朝伊犁将军的出生日期提供了可靠档案。  相似文献   

2.
自 18 8 4年 11月 16日 (旧历甲申年九月二十九日 )清政府决定建立新疆行省 ,至今已有 12 0年的历史。设置新疆行省 ,是清政府巩固和发展西北边疆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 ,它对于加强国家的统一和内地与边疆的联系有着深远的意义。一、新疆建省的历史背景新疆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区 ,达 15 0多万平方公里 ,将近中国陆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新疆”一词最早出现于光绪初年 ,本意是“新收复的疆域”。自西汉时期开始 ,中央政府就设西域都护管辖新疆地区。到了清朝 ,乾隆三年 (173 8年 )设哈密办事大臣 ,二十四年 (175 9年 )设乌鲁木齐、阿克苏、乌…  相似文献   

3.
左宗棠收复新疆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60-70年代,中国西北边疆与东南海防同时告急,左宗棠主张“塞防”与“涨防”并重,力主收复新疆。他的主张及其贡献对于维护祖国统一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左宗棠收复新疆之思想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治经世致用之举,对新疆地理的研究;2.进军陕甘的军事眩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左宗棠对新疆的水利建设极为重视,不仅提出了“开屯之要,首在水利”、“治西北者,宜先水利”的主张,还注重选拔有才干的官吏兴办水利。在南北两路掀起兴修水利的热潮,使新疆一度出现了“水利大兴,而垦事亦盛”的局面。研究总结左宗棠建设新疆水利的经验教训,对今天的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历史教学》2010年7月上半月刊登载了笔者的《元代设行省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一文(以下简称范文)。文章基于历史教科书权力控制说的单一性思维,借鉴政治历史地理学的共识性成果,提出犬牙交错是元代行省加强中央集权的独特之处。对此,赵旭国持不同看法,在《历史教学》2011年4月上半月刊发表《也  相似文献   

6.
左宗棠是清代西北边疆治理的开拓者。在担任陕甘总督、新疆督办的14年中,左宗棠将爱国主义、人文主义和经世致用的思想付诸于西北边疆经略;采用“缓进急战”、“先北后南”的务实策略收复新疆,推动新疆治理体制改革,力主新疆建省;全力发展西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兴办近代工业,倡导文化教育,筑路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为西北边疆的长治久安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左宗棠与西北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代名臣左宗棠,光绪五年被任命为陕甘总督,随后奉命西征.在平定回军、收复新疆后,左宗棠从长远利益出发,努力致力于开发、经营西北的事业.他安抚居民,稳定社会秩序;鼓励军民屯田,积极发展生产;他禁种罂粟,广植棉花;兴办教育,开启民智……左宗棠为西北地区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更为我们今天开发、建设西北提供了一份宝贵的思想遗产.  相似文献   

8.
左宗棠收复新疆用兵艺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宗棠用兵西北、收复新疆是其一生中辉煌的功绩,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军队所曾取得最光辉的成就”。从1876年4月,左宗棠受命正式发起收复新疆的战争,到1878年1月,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左宗棠率领清军历经北疆天山战役和南疆战役,击败了五六万阿古柏、伯克胡里匪军,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全部新疆领土,取得了收复新疆战争的伟大胜利。清军收复新疆的战争“功成迅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战争的正义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援、广大官兵的英勇奋战和阿古柏指导作战的失误(阿古柏在战争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9.
张謇的《徐州应建行省议》主要从国防、内政、经济等方面阐述了在徐州建立行省的必要性,同时讨论了具体的操作方案。由于清末增设行省皆在边疆,所以这是清末较为罕见的在内地增设行省的提议。这份奏议中体现了“于内地‘筹边改省一、“变散地为要害”等重要的政治地理思想。这些政区沿革史上的重要细节,值得引起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10.
左宗棠在新疆的历史功绩,见于报刊的有:一,力主收复新疆;二,率军收复新疆;三,倡议新疆建省;四,主张武力收复伊犁。这四点确实是左宗棠的功绩,但左宗棠还有一点功绩,即对新疆经济建设的贡献。在左宗棠出兵新疆以前,新疆经阿古柏匪徒蹂躏多年后,已是残破凋零。以城镇来说,“新疆失守十年,城垣多毁,最厉害的  相似文献   

11.
左宗棠是近代对新疆生态环境给予深切关注和进行初步治理的第一人。在西北期间,他从植树造林、引种桑树、兴修水利、合理垦荒、建设城镇等方面,对新疆的生态环境进行了一系列的治理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新疆地区的生态状况,很值得研究与总结。  相似文献   

12.
一、汉代以来中央政府对新疆的管辖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标志着中央政府开始在西域行使国家主权,新疆成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一个组成部分。东汉先设“西域都护”,后置“西域长使”管理新疆。隋在西域地区设鄯善、且末、伊吾三郡。唐先后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蒙古汗最初设立“达鲁花赤”,“别失八里”等处行省等行政管理机构,对西域进行军政管辖。1406年,明朝设立了哈密  相似文献   

13.
评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史功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新疆,古称“西域”,位于祖国西北部,面积达一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六分之一。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物产丰盈,宝藏无尽:有成群的牛羊、香甜的哈蜜瓜、那使人垂涎的吐鲁番的葡萄、优美动听的冬不拉。在它的下面,蕴藏着无数矿藏,克拉玛依石油,准葛尔盆地的有色金属,……这一切,都使新疆富饶美丽。新疆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勤劳、勇敢,更热爱自己的祖国,新疆还有它重要的战略位置,它是祖国的西北屏障,是陆上通往中  相似文献   

14.
海南岛,旧时称为“琼州”。早在1982年时,孙中山、梁士治等36人联名发起“琼州改设行省”。在《琼州改设行省理由书》中说:夫以中国之大,仅有台湾及海南两大岛。甲午之役,台湾割让于日,日人经营十年之久,自铁路开设,行政、教育制度整理以来,昔者硗确之区,今变为膏腴之府,旅行台湾者,不胜今昔之感焉。夫同一物也,视管理之才不才,而地位自异。爱惜而保护之,则其势可以参天;轻视而废弃之,则朝不保久矣。凡物既然,国家之领土,何独不然。今台湾既去,海南之势甚孤,倘一旦为外国所占领,微特该岛人民受蹂躏之祸,恐牵一发而动全身,即神州大陆亦必受其影响。”可见,他们的海南岛改制建议是出于有台湾今昔之变可作借鉴和迫于外侮的形势下提出来  相似文献   

15.
目前许多教材(尤其是大学教材)对明洪武九年(1376年)行省改革的描述不尽准确,一种描述是:废除行省后设布政司、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将行省职权一分为三。另一描述为:废行省改为布政司,同时另设按察使司和都司。这两种不确切提法在若干教材中有不同程度的反映。而在教师实际教学中以及学生掌握答题中也存在一定问题,为便于掌握,有人用“废行省设三司”来概括洪武九年的行省改革。毫无疑问,明初地方改革的宗旨是加强君主专制,  相似文献   

16.
李云麟为晚清时期一位名士,才识兼具,为左宗棠等诸名流所赏识。左宗棠督师西北后,将其调赴军营协助西征事宜,李云麟在收复新疆和办理中俄交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李、左个性都较为刚烈,彼此难以含容,加之在收复新疆的战略方针和新疆建省问题上政见分歧甚大,故二人关系迅速恶化。对李、左二人关系由正常到交恶的过程进行了详细考述,并从性格因素和政见相左两个方面分析了其交恶原因,进而揭示满、汉官员在新疆问题上的权力博弈。  相似文献   

17.
新疆改置为行省,是新疆史上一件大事.关于建省年代,由于史籍记载不同,今人一些著作中,也是众说纷纭.仅就所知,就有四种说法:一是1882年(光绪八年)新疆建省说;二是1883年(光绪九年)新疆建省说,持这一说法的著作较多;三是新疆1884年(光绪十年)诏准设省,1885年(光绪十一年)正式建省说;四是1885年新疆建省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60年代,中国西北边陲新疆在外国侵略者的入侵下岌岌可危,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肩负起了收复新疆的重任。在当时晚清政府政治腐败,财政紊乱,西征军军费筹备困难的情况下,左宗棠通过开源节流的各种措施,让有限的军费发挥了最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左宗棠在甘肃期间,从收复新疆、开发西北、巩固边疆的现实需要出发,提出了一系列严禁吸食鸦片、禁种罂粟的政策,厉行禁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其措施与成效值得总结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试论左宗棠振兴新疆文教的措施与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宗棠在西北期间,对振兴新疆的化教育十分关注,从广设义塾,普及教育;刊发书籍,传播学术;引进匠师、推广技术等方面入手,兴办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启动了新疆基础教育的改革进程。很值得今人总结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