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延伸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自我效能感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对其作用,影响因素的研究在不断深入,该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即学生自我效能感和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引入一些国外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宋倩 《职业教育研究》2005,(12):103-103
自我效能理论自提出后近30年,对教育理论与实践提供了借鉴意义,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善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3.
4.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教师相信自己有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信念,它影响教师对教学活动的选择和坚持性,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影响教师的情绪反映模式和身心健康。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在教学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人经验和环境对其有重要影响,一方面社会和学校要创设积极的环境,另一方面教师要从多方面去努力,增强教学效能感。  相似文献   

5.
浅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及其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内涵及其功能所谓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它主要包括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①前者是指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一般问题的看法与判断。而后者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效果、教学能力的认识和评价。许多研究表明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高低是他们教学效果出现差异的重要原因。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教师实际的教育教学效果。1.教师的教学效能感通过教师对教育教学目标的制订实施及其在工作中的坚持和努力程度影响教…  相似文献   

6.
宗岚  马会梅 《文教资料》2008,(3):129-130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关键,这一带有探索性质的工作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教师教学效能感对心理压力和职业倦怠具有调节作用.开展校本教研,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提供积极正面的反馈,引导教师对新课程实施中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积极归因,是新课程改革中培养教师教学效能感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成人教学中的自我效能感及其培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班杜拉(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把人类行为的控制因素分为决定行为的先行条件和结果条件,作为行为的先行条件,“期待”这种因素引起了人们大量的研究期待的一种,自我效能期待在预测和改善人类行为方面受研究的广泛重视,在影响成人学习的诸多因素中,自我效能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8.
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教师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对学生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主观判断与期望。它对教师自我观念和教育教学效果有重要影响。通过转变教师观念,模仿学习和合理归因以及消除不利因素等措施可以培养教师积极的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9.
自我效能感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及其培养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的学习行为受主体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学习和课堂教学都起促进作用,所以培养学生较高的自我效能感,以改进汉语教学方法,提高汉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the sense of teaching efficacy),是指教师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可否有能力去完成好教学活动的判断。教学效果具体体现在对教材、备课、课堂教学等问题上,其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提高教学效果感,要从教育预见能力、传导能力及教育过程的控制能力三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1.
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对完成特定任务所具有的行为能力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高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充满自信,在教学中投入大量的精力悉心指导学生,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分析影响教师自我效能感因素的基础上,给出了教育教学中建立与培养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2.
针对师范生还处于学习阶段的实际,本文在简要阐述教学效能感的定义,分析其影响因素以及提高教学效能感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从师范生自身因素出发,提出培养和提高师范生教学效能感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教师教学效能感与学生自我效能感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综述了近几十年来教师自我效能感与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主要讨论了教师自我效能感形成与发展,影响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结构,教师自我效能感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教学效能感是教学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业成绩。本文对教学效能感的概念、相关影响因素和教学效能感的功能做了简单的述评,并对教学效能感的培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黎君 《广西教育》2009,(11):21-22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研究是近年来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自我效能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产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在对传统行为主义的继承和批判并受认知心理学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班杜拉认为,人们对其能力的判断在其自我调节体系中起主要作用,由此提出了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是否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主观判断。  相似文献   

16.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问题已经成为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对教师素质结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加快教师专业化的步伐,而且对教师教育亦有极为丰富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职英语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尤其是个人教学效能感是英语教学质量能否提高的重要预测变量.教学效能感的形成受学校风气、教龄、教师得到的评价等因素的影响.良好的教学效能感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需要英语教师在工作中通过不断努力得以提高的.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能力和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文中着重论述了易被忽视的一种教师素质,即教学效能感。  相似文献   

19.
教师的能力和素质的高低,显然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重论述了一种往往易被忽视的教师素质,即教学效能感.  相似文献   

20.
自我效能感(Self—efflcacy)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的进行某一成就的主观判断,它通过学生的选择、努力的程度、面对困难的坚持性与持久性、焦虑状况等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理学的重要科目,一直被视为反映学生能力的主要科目,因此也是影响自我效能感和被自我效能感影响最大的科目。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应关注学生思维,创造科学评价体系,平等沟通的氛围,减轻学生学习压力,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