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些刚迈进新闻单位的同志。不知内参怎么写,甚至有些从事新闻工作多年的老同志也未写过篇内参。究其原因,一是有的领导对此项工作重视不够,没有把内参列入记者编辑工作任务;二是有些人不愿写或不会写内参。下面结合工作体会谈谈内参采写问题。  相似文献   

2.
记者除采写公开报道外,还要采写不便公开报道的重要情况供领导参考。许多责任心强的记者都很重视写“内部参考”。有些“内参”经中央领导同志批示,对实际工作起了很好作用;各级领导也很重视新闻单位的“内参”。但是,有些记者对写“内参”的认识尚待端正。如有的同志认为,“内参”只是供少数领导人参考的,发的范围小,事实未经核实也无大碍。因此有些“内参”反映的情况不真实、不准确。久而久之,使一些人对新闻单位的“内参”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我省各级新闻单位和党政宣传部门大都办有《情况反映》一类的“内参”刊物,它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和欢迎。其原因是“内参”适应了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各级领导机关提供了决策参考。应该说公开报道和“内参”,是新闻工作的“两翼”,缺一不可。但是,从目前实际情况看,却存在重公开报道而轻“内参”的倾向。据笔者观察了解,新闻记者采写“内参”的很少,特别是市(地)县级新闻单位的记者,每年写过“内参”的还不到5%;而写过“内参”的记者,其作  相似文献   

4.
刘嘉志 《记者摇篮》2004,(8):40-40,38
内参是专门供领导机关参阅的非公开出版物。新闻机构编印、分发内参,必须经过新闻单位的上级主管党、政领导机关.甚至更高的党、政领导机关批准或备案.其分发和参阅的范围受到严格限制。一般印量都很少,如新华社编印的《最高级别的内参》只印刷一二十份,《法制日报》社编印的《情况汇报》印量不到100份。内参的编印采取保密的方式.一般在内参上都印有“秘密”或“机密”字样,甚至印有“绝密”字样。内参的分发、报送也采取保密的方式,一般都通过机要通讯系统送达。  相似文献   

5.
新闻内参对于部分电视媒体人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它的选题、采写有别于一般时政新闻和社会新闻。影像内参除具备了新闻内参的一般  相似文献   

6.
记者除采写公开报道外,还要采写不便公开报道的重要情况供领导参考。许多责任心强的记者都很重视写“内部参考”。有些“内参”经中央领导同志批示,对实际工作起了很好作用;各级领导也很重视新闻单位的“内参”。但是,有些记者对写“内参”的认识尚待端正。如有的同志认为,“内参”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随着依法治国观念的深入人心,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包括以新闻单位为主要采编校印分送的秘密出版物——内参,被自然人、法人控告新闻侵害名誉权的官司也渐次增多。那么,内参是否可以构成新闻侵害名誉权呢?这个问题已被法学界重视,并引起相当范围的争论,主要有以下三种意  相似文献   

8.
李莉 《记者摇篮》2009,(12):57-57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蓝鸿文先生,在他编写的教材里对记者的职责概括有三:采写新闻报道、反映情况(内参)、做群众工作(通讯员工作)。通过新闻实践,对记者特别是党报记者的工作有了更深的体会:在传播信息、提供观点、宣传政策之外,将不宜公开报道又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写成内参,上报政府及相关部门是党报记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9.
报社《内参》刊登的新闻,大多是当前社会热点、难点,更是社会的焦点。这类新闻采访难度大、调查阻力多,案件矛盾尖锐又不宜向社会公开。报社通过《内参》形式,向同级党委、政府领导反映存在的问题,希望引起领导重视,推动问题的尽快解决。因而,《内参》记者要想解决新闻案件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必须学习和掌握法律法规知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我国民主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0.
新闻内参是我们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社会生活的干预构成舆论监督的重要一翼,从宏观上来看,各层次各级别新闻传媒兴办内参,无疑将构成新闻内参的繁荣发展并强化舆论监督的力量。不过本文所涉及的是在微观上讨论:单一媒体新闻内参的多层级发展与参与舆论监督的关系。 一、单一新闻媒体要有多个层次的内参载体。新闻内参参与舆论监督有着多种途径,除通过发布后让一部分受众知晓以形成知情监督外,还有一种就是通过发布后经领导批示来进行权力监督的,而且就内参而言,这往往是最重要,最有效的一种监督。也可以这么…  相似文献   

11.
新闻内参,是我国党报特有的一种报道手段。新闻内参是新闻媒体运用新闻手段将当时不宜公开报道的新闻素材制作成供有关方面领导、人员参阅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2.
操守存折     
一位极具新闻敏感的年轻记者,一个有着新闻天赋的新闻从业人员,在采访中发现了一个好新闻,稿子写好后不是先给本新闻单位,而是将新闻捅到网上,被兄弟新闻单位的一位记者发现做了一条好新闻。结局并不出人意料:后者得到本报领导的夸奖和业内人士的好评,前者当然要为轻率的不  相似文献   

13.
新闻内参,是指新闻媒体向上级党政机关部门呈送的内部参考的信息,是党和政府了解下情、掌握社情民意、指导工作的一条重要渠道,是新闻的一种特殊形式。所以说,写内参是媒体编辑记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特别是近年来,内参报道方面暴露出一些新问题:一方面是有些作者不知内参报道该抓什么、反映什么,参与采写内参稿件的记者减少;一方面是认识误区,认为内参就是批评告状,不愿意得罪人,采写内参稿的积极性不高。特别是后者,还给了个别媒体记者利用内参线索搞金钱交易等非法活动的机会。在此,笔者就内参报道中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一点浅薄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国庆前夕,中央纪委常务副书记曹庆泽在全国第二届"党风廉政建设好新闻奖"颁奖会上表示,新闻舆论监督在反腐败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积极支持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为新闻单位开展舆论监督提供帮助和指导。不久前,湖南省委副书记文选德在一个"内参"件上批示,  相似文献   

15.
易地采访,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采访术语,是指记者到自己分工范围以外的地区去采访。 中央新闻单位的机动记者,不存在易地采访的问题。他可以今天到这个地区,明天到那个地区,他是“满天飞”记者。 中央新闻单位派出的地方记者,包括新华分社记者,地方新闻单位的记者,包括机动记者和地方记者,都有一个易地采访的问题。 记者长期呆在一个地方,好处是地熟、人熟、情况熟,但如果不流动,也有弊端,如眼界容易狭窄,感觉灵敏度降低等。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之一,是用一定时间易地采访。 新华总社利用它对分社统一管理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6.
新闻内参是媒体直接面向党政机关领导部门传递的重要资料,是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更是发挥监管作用的有力方式.但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媒体的发展环境变得十分复杂,标题党、虚假信息大量出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新闻内参的作用产生了影响.高校教师作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才,其对于新闻内参的认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校新闻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情...  相似文献   

17.
本文所指隐性采访是记者以非记者身份有意或无意获得新闻信息的一种手段,这种手段适宜于采集内参素材、写出准确真实的内参稿,供有关部门或领导决策。  相似文献   

18.
新闻内参的作用就是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信息。笔者认为:小处入手,是途径之一。 所谓小处入手,是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是省级党报内参工作者所处的位置,即省级党报内参工作者所能提供的参考信息,与中央领导宏观决策所需的材料意见,并不处于同一等级,而只能是微观层面的;二是从现有的为中央领导批示的新闻内参作品来看,引起中央领导关注并指示过的省级党报新闻内参,是省级党报新闻内参作品中最有可能参与宏观决策的,而这些作品,又大多是反映省以下的一些具体个案的。 笔者专职于新闻内参工作近10年,其间有20多件采编的作品为中…  相似文献   

19.
边长勇 《新闻传播》2004,(11):55-56
舆论监督易惹新闻官司。新闻官司让很多记者和新闻单位叫苦不迭,其中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取证。一旦发生官司,记者和新闻单位必须取证调查,但部分证据在事后就很难收集甚至是不可能再被收集,结果因此而败诉。那么,怎样应对新闻官司呢?笔者以为,在采访中记者树立证据提取意识是一个更可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秦超 《军事记者》2008,(11):27-29
书生报国手中笔,铁骨柔情担道义。 当记者编辑,他力求站在时代潮头放歌,采编了数万篇各类题材的新闻稿件,有数百篇内参或公开报道被中央领导批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