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8抗洪斗争震惊国内外,在1998年罕见的特大洪水袭击下使洪水所造成的损失减少到如此的最低限度,这是抗洪斗争的奇迹,不仅是我国水利史中的伟大一页,而且也将载入中华民族发展的史册。《众志成城》就是这一历史事件的忠实、生动、全面的记录,是一部史诗性的图册。’98抗洪斗争表明了在人类所面临的极大困难险阻面前,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和英雄主义,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凝聚力。在当前我们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发扬光大’98抗洪斗争的精神,无疑是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众志成城》奉…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最近看了刊登在《人民日报》和《新华日报》上的一幅新闻照片后,发现同一幅新闻照片,由于不同的文字说明,引出了不同的效果。现将两张报纸的文字说明摘引出来,作一比较。《新华日报》二月二十二日第三版刊登照片的文字说明  相似文献   

3.
1937年,周恩来同国民党商谈国共合作抗日时,决定办《新华日报》。经过多方斗争和努力,193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终于在汉口正式出版。报头新华日报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题写,周恩来在创刊号上亲笔题词: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10月27日,日军占领武汉,《新华日报》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经过千山万水,辗转迁移到重庆继续出版。  相似文献   

4.
彭鹏 《军事记者》2005,(12):34-35
《新华日报》“群众路线”的时代背景 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经历了十年内战,由于我党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终于化干戈为玉帛,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共赴国难,团结抗日。《新华日报》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创办起来的。作为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创办的中央机关报,《新华日报》当然是一种新闻媒体,然而它又绝对不是一般的新闻媒体,因为国共两党势不两立而又会暂时合作、在合作中又不时斗争的格局深刻地影响着《新华日报》的命运。  相似文献   

5.
《新华日报》在抗日硝烟中诞生。从创刊起,中共中央就明确了其宗旨是反映党的一切政策。在当时艰苦的斗争环境中,《新华日报》肩负着党赋予的重要历史使命,始终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展开宣传报道,一直牢牢占领着国统区的舆论制高点,发挥了思想向导的巨大作用。毛泽东为此曾高度评价《新华日报》:同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作战一样,抵得上党的一个方面军。  相似文献   

6.
今年入汛以来,江苏遭受了特大洪水侵袭,尤其是千里长江,浊浪滚滚,出现了建国后仅次于1954年的第二高水位。面对洪水的肆虐,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奋起抗洪,勾画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抗洪图”。新华日报的编辑记者在编委会的正确指挥下,闻“汛”而动...  相似文献   

7.
国内新闻界     
我国新闻界全力投入抗洪救灾宣传近两个月来,我国新闻界数以千计的新闻工作者奔赴抗洪一线,及时、准确、全面地报道抗洪救灾斗争,为夺取抗洪抢险斗争的最后胜利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人民日报》、新华社每天以大量篇幅及时向全国人民传达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抗洪救灾的决策和部署,《人民日报》有37名记者活跃在抗洪  相似文献   

8.
一1938年秋,为推动全国抗战特别是华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党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作出决定,在晋东南创办中共北方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华北版),在华北战场上开辟一块紧密配合军事斗争的新闻阵地,充任敌后军民抗战的号角。周恩来同志领导的《新华日报》总馆派出何云同志负责筹建《新华日报》(华北版)的工作。当时日寇已经占领武汉,抗战已经进入相持阶段,处于敌后的华北,敌情险恶,环境艰苦,  相似文献   

9.
一 1938年秋,为推动全国抗战特别是华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党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作出决定,在晋东南创办中共北方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华北版),在华北战场上开辟一块紧密配合军事斗争的新闻阵地,充任敌后军民抗战的号角。周恩来同志领导的《新华日报》总馆派出何云同志负责筹建《新华日报》(华北版)的工作。当时日寇已经占领武汉,抗战已经进入相持阶段,处于敌后的华北,敌情险恶,环境艰苦,在这种条件下创办一份大型报纸困难异常。报  相似文献   

10.
赵晓勇 《传媒观察》2007,(11):43-44
被新华日报派驻江苏省泰州市做驻站记者4年多来,我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新华日报》等国内重点报刊发表新闻作品1000多篇(幅),为宣传泰州"三个文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获全国省级党报、华东九报等省级以上新闻奖10多篇(次)。在  相似文献   

11.
扬州电视台的新闻片《遍地英雄遍地歌》(以下篇称《歌》片),是反映去年复天那场抗洪斗争的。“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如果说,抗洪斗争的实践使人们达到了一个共识——还是中国共产党好,人民军队好,人民群众好,社会主义好!那末,《歌》片通过一组组令人回味无穷的镜头,同样反映了这个真理。在1991年度全省优秀电视新闻节目评选中,《歌》片荣获特等奖。  相似文献   

12.
1998年夏天,长江告急,嫩江告急,松花江告急。 在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面前,我们万众一心,中华民族用抗洪斗争的伟大胜利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在这场抗洪斗争中,中国新闻工作者以他们崇高的使命感、责任感和高度的敬业精神,用他们的汗水、才华、布满血丝的眼睛和难以言状的疲劳,给抗洪斗争作出了了不起的贡献。因此,在第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有关’98抗洪的新闻作品在特别奖中,占据了大部分。 引入注目并发人深省的是,不是正面报道抗洪斗争,但与抗洪有直接关系的新华社播发的《长江上游仍在砍树》(以下…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新华日报是插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一面鲜红的战旗。国民党反动派视它如眼中钉,必欲拔之而后快,因此对它进行了种种迫害。现根据国民党的一部分档案材料,再提供一些他们在这方面的罪证。一九三九年十月十九日,新华日报刊登了毛主席《和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三记者的谈话》(见《毛泽东选集》,当时的标题是《中国共产党领袖毛泽东同志与中央社等记者谈话》),这是经历了一番激烈的斗争的。据国民党重庆新闻检查所一九三  相似文献   

14.
西南师大领导对《新华日报》的研究很重视,多方提供条件。他们把图书馆唯一的一套《新华日报》合订本,特许借给研究人员用,并在新馆辟了专用房屋陈列,便于同志们查考。他们还准备分卷出版《新华日报研究》的专论著述,初步定第一卷为《新华日报与觉的统一战线》。他们还将继续研究出版《新华日报与抗日战争》《新华日报与抗战文艺》《新华日报与社会行为转化的地位和作用》等。  相似文献   

15.
《新华日报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韩辛茹同志著,张友渔同志作序,重庆出版社出版。它是一本有助于进一步研究《新华日报》的好书,全书近40万言。《新华日报》是国共第二次合作的产物,也是那些战火纷飞,动荡不已的年代的一面红旗。为了拯救中华民族的危亡,它宣传团结抗战,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呼唤民主,反对独裁,并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倒行逆施,反动政策等,在舆论上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针锋相对的揭露、抨击和斗争。著者根据这些情况,提出了74个问题,按照时间顺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7,(2):107-108
<正>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发行机关党《新华日报》,于1938年1月在武汉创刊,同年10月武汉沦陷后迁往重庆,至1947年2月被查封,历时9年。重庆《新华日报》在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的领导下,采用"开天窗"等方法同国民党的新闻管制展开了多方面的斗争。它高举"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旗帜,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法,进行了合法与"非法"相结合的两手斗争。国民政府先后颁布了《修正新闻检查标准》、《修正战时新闻禁载标准》、  相似文献   

17.
《新华日报》自新一轮改版以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新世纪的开局之年,又登上了新高。我们浏览《新华日报》,总能为鲜明的特色优势所吸引:新闻报道内容更具思想的含量和深度,高起点地关注生活中的热点,对现实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所显示的权  相似文献   

18.
6月15日傍晚,在江苏省句容县葛村乡水位暴涨的西河大堤上,赶来抢险的驻军某团官兵正列队作战前动员。团参谋长手捧一张当天的新华日报,高声朗读刊登在一版的特写《西河壮歌》。这篇稿件,记载了前一天就在这里牺牲的抗洪英难、五渚坊村村民周宜顺的事  相似文献   

19.
一、停发社论,缩减篇幅皖南事变以后,蒋介石集团加剧了对《新华日报》的迫害。国民党重庆市党部指使由他们控制的重庆市总工会、妇女联合会等社会团体向所属基层组织发出通知,指责《新华日报》没有登载1月17日发布的反动军令,是对抗政府;谩骂《新华日报》是“汉奸报纸”,以后不得订阅。重庆新闻验查所扣押和删节《新华日报》的稿子也增加了,下面的统计数字足以说明这一时期稿件被扣被删的严重情况:  相似文献   

20.
长江日报作为市委机关报,在防汛抗洪斗争中全力以赴,集中优势力量,总体策划,精心组织,报道规模空前,采编见报各类防汛抗洪报道1700多篇(幅)。在防汛抗洪斗争的阶段性、关键性时刻,长江日报社社长翟玉勋参加市委常委会回来马上传达市委的部署、意图,总编辑熊伟和防汛报道组的同志们一起,日以继夜地策划、实施报道方案,将一篇篇鲜活的抗洪新闻推上版面。 为了真实记录历史,全方位报道这场史无前例的防汛抗洪斗争,长江日报不断加强报道力量。从夏到秋的60个日日夜夜,投入一线报道的记者达60多人。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长江日报记者。他们奔波在全市各个防汛重地,并分赴嘉鱼、公安、九江等重灾区,向读者报告第一手现场情景;先后报道了潘良勇、高建成、王占成等一批英雄人物,深情地反映了武汉军民与洪水搏斗的感人事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