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善友 《职业圈》2008,(13):92-92
年轻时看《西游记》,特别喜欢大闹天宫时期的孙悟空,觉得他好威风,上天下海,无所不能,谁都奈何他不得,真是个名副其实的“齐天大圣”!特别不喜欢西天取经时的孙悟空,一个老鼠精,能让他无可奈何;一个老牛精,也能把他致于死地。遇到困难,不是去找观音菩萨,就是去求玉皇大帝,很窝囊,很没志气。  相似文献   

2.
年轻时看<西游记>,特别喜欢大闹天宫时期的孙悟空,觉得他好威风,上天下海,无所不能,谁都奈何他不得,真是个名副其实的"齐天大圣"!特别不喜欢西天取经时的孙悟空,一个老鼠精,能让他无可奈何,一个老牛精,也能把他致于死地.遇到困难,不是去找观音菩萨,就是去求玉皇大帝,很窝囊,很没志气.  相似文献   

3.
《西游记》作为一部根据民间流传的取经故事而写成的经典小说,蕴含着几代人的智慧,不仅具有时代烙印,也有作者的思想痕迹。其以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为主线,向我们展示了四个师徒形象——唐僧品德高尚、孙悟空本领高强、猪八戒庸懒幽默、沙僧任劳任怨,并以"德者居上、能者居中、庸者居侧、劳者居后"的组合方式安排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修得正果。文章通过对《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的性格特点及组合方式进行分析,阐述了作品中"以柔克刚"和"以德服人"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巫"是最早的汉字之一。对于"巫"字的造型,目前学术界考释有以下几种:一是认为"巫"为卜筮之筮,二是将"巫"释为四方方位,三是将之释为舞,四是释为巫师使用的做法工具。除此之外,还有将之释为一种人、地名、国名、神名。本文只取前四个主流说法进行分析。许慎的《说文解字》作为中国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对于"巫"字的考释无疑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其中"与工同意"句,历来有不少学者进行考证。而笔者认为若能详细论证"与工同意",对于释"巫"的义源也应当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关于《六韬》成书的文献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韬》一书旧题周太师吕望撰 ,但自宋代以来 ,不少人认为该书成书很晚 ,其具体时间有种种说法。出土材料促使人们对《六韬》重新进行认识 ,从《六韬》书名的演变和与其它文献进行对比 ,不难看出其确为周初兵家著作 ,其出于当时史臣应无问题  相似文献   

6.
"婚恋时中"含义深刻。"婚恋时中"在《大学》《中庸》的引《诗》中都有唯一体现。笔者认为,要探讨"婚恋诗中",就需要厘清"时""中"以及"时中"的内涵。《桃夭》之于《大学》、《常棣》之于《中庸》,以及《桃夭》《常棣》的"婚恋时中"之思是"婚恋时中"在《大学》《中庸》的体现。《诗经》"婚恋时中"与亚里士多德"幸福中道"存有伦理差异: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拥有共同的利他美德、衡量标准以及包含、统摄、指导其他的德性,不同之处在于二者的研究视角、道德层级、运行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7.
《春秋》哀公十四年记载"西狩获麟",《公羊传》注释"有王者则至,无王者则不至",认为麟的出现预示王者将至天下。沿袭这个说法,西汉公羊家董仲舒把《春秋》视作"新王",用来建构他的公羊学说。之后王莽纂汉,"符命说"、"五行学说"和"谶纬注经"大行其道,东汉光武帝刘秀顺时起兵称帝,自居汉家火德,为了巩固其帝位的认受性,于是儒生解释"获麟"是预示赤帝当"新王",基于汉代是赤帝之后,刘秀则是天命所归。东汉时,何休为了重获汉帝欢心,重振《公羊传》地位,故综合图谶,注释《公羊》,令"新王"的身分由赤帝转变为汉高祖刘邦。时移势易,异地更迭,朝鲜经儒漠视《公羊传》价值,对于汉代公羊家沾染谶语图说,更严加责备,"新王"在朝鲜半岛中彻底消解。随着朝鲜文人共同发掘及体认"获麟"的文学意义,"怀才不遇"的主题渐次呈现在朝鲜诗歌创作中,而"新王"的形象也被"圣贤"所取代。  相似文献   

8.
"马百六"与"拉皮条"的词义是明确的,但其理据则众说纷纭,迄无定论。本文认为"马"隐喻女子,"百六"既有才华出众的含义,又有灾祸的意思,拉皮条的人在为男子牵"马"方面很有本事,而其行为属于祸水,故称之为"马百六"。"百"写作"伯、泊、八"都是音近借字。拉皮条古代又叫"牵马""拉马","牵马""拉马"即牵拉着马的缰绳,而缰绳大都是皮条做的,所以"拉皮条"不过是"牵马""拉马"的另一种说法而已。  相似文献   

9.
黄果树瀑布     
贵州的黄果树瀑布,是亚洲最大的瀑布。河水从68米高的断崖顶端凌空飞流而下,倾入崖下的犀牛潭中,势如翻江倒海,水石相激,声如雷鸣,旋即腾起一片烟雾,在阳光照射下,彩虹一道道如从潭底拱出,尤为壮观。一条狭长的小道从瀑布背后伸向山腰上的一处洞穴,称之为水帘洞。水帘洞内有6个洞窗、5个洞厅和3股洞泉。在水帘洞里看彩虹,有一种站在云端  相似文献   

10.
"眉寿"一词在《诗经》中共出现七次,遍及风、雅、颂三类,其在诗文中的具体意义及用法,值得进一步考究。古来注《诗》者甚众,诸家说法或有抵牾,则须取舍折中,明晰句读,以察知"眉寿"的句中真意。"眉寿"一词意为"长寿",在《诗》中多表示用来一种对于延年益寿的祝愿。其语用范围遍及先秦社会的各阶层,无论民间祝祷,卿士颂赞,乃至宗庙祭祀,都将其作为祝辞进行使用。"眉寿"在《诗经》中的广泛使用,正是先民尚生恶死的普遍心态的一种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1.
"发昏章第十一"是"发昏"的戏谑说法。这种说法是怎样形成的,有多种解释,都难成立。本文认为"发昏"是借助"昏障"一词作为桥梁关联到"章第十一"的,"十一"就是"十"的强调形式。"不管三七二十一"的由来更是一个难解之谜。本文指出,"三七"是佛、道念诵经咒及传统医学治疗中常见的数量要求,以"七"为一周期,满足了"三七"之数,就能达到希望的效果,否则效果不好或无效,因此,当人们想表达不顾章法、不计后果的观念时,自然想到了"三七二十一"之数,于是就有了"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俗语。  相似文献   

12.
编辑手记     
一个崇尚张扬的时代,人人都想找个"大角儿",看电视也欣欣然当起了电视台的"人大代表",于是,《中国短信电视台》应运而生;人有了生命就得活,活得不好也得活着,谁让你命该如此?《活着就活着吧》道出了一个底层人无奈的心声;闲话是中国人酒席上最重要的一道菜,有一种闲话叫"段子",《闲话与段子》深刻揭示了"段子"的妙用,可谓一语中的;"为了孩子我什么都放弃了,可是我苦口婆心讲了那么多,他却根本不听我的",可怜  相似文献   

13.
本文立足于文献,尤其是先秦儒家的文献,在对《大学》、《中庸》的关键词进行训诂考证和文献思想分析的基础之上,对《大学》的"明明德"、"格物"和《中庸》的"中"和"天命之谓性"等概念与判断的含义及其与文献思想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赜索隐,阐幽表微,深刻揭示了这两部经典的宗教性内涵,系统阐述了在儒家哲学理论框架下,人之所以为人者只有在"天"与"人"的关系之中才能充分实现的根本道理。本文以先秦儒家由原始宗教向人文主义转型的历史脉络为依据,刷新了历代关于"格物、致知"、"中"、"天命之谓性"的各种观点,为现代人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加强道德修养,去做一个真正有根底、有理想、有道德、有践履的人,提供了重要的现代诠释。  相似文献   

14.
正"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脍炙人口的《诗经》开篇之作《关雎》中的优美诗句。悠悠的一曲雎鸠和鸣,成了千古绝唱,以喻男女和谐的美满爱情。雎鸠对爱情的执著、忠贞不渝,成为理想伴侣的象征。《易林·晋之同人》日:"贞鸟雎鸠,执一无尤。"《诗经通义》说"关关雎鸠"时,认为"雌雄情意专一"、"尤笃于伉俪之情"。总之,雎鸠是贞鸟,成了  相似文献   

15.
屈原《九歌》文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楚辞·九歌》是一组意象清新、情致深婉、语言优美的诗篇,凡读《九歌》者,无不被它的巨大艺术魅力所打动,所惊服。但同时也为围绕着它的许多问题所困惑。例如关于《九歌》的文体,就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历来楚辞研究者,一般均承认《九歌》与楚国的宗教祭祀有关,但对《九歌》文体的性质缺少明确、一致的说法。通常认为,《九歌》是供祭祀典礼用的祭歌。虽然有民间祭歌说和郊祭歌说的不同,但都认为是“祭歌”这是一致的。所谓祭歌,就是供祭祀典礼上演唱的歌词。如最早注楚辞的王逸,他在《楚辞章句·九歌叙》中说:“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因为作《九歌》之曲。”这就是说,《九歌》原是楚地民间“乐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个真实故事。她丑得名副其实,肤黑牙突,大嘴暴睛,神情怪异,好像还没发育好的类人猿,又像《西游记》里被孙悟空打死的那个鲇鱼怪。爸爸妈妈都不喜欢她,有了好吃的好玩的,也只给她漂亮的妹妹。她从来都生活在被忽略的角落。在学校,丑女孩更是倍受歧视,坐在最后面,守着孤独的世界。有一回,班里最靓的女生和她在狭窄的走廊遇上,一脸鄙夷,小心翼冀地挨着墙走,生怕被她碰  相似文献   

17.
除诸葛殷同先生外,尚有以周云之、谭戒甫等先生依据学界通说的《墨子·小取》篇"是而然""是而不然""不是而然""一周而一不周"与"一是而一非"这五种"比辞而俱行"的情形中有"是而然""是而不然""不是而然"三种理论说法,衍生而出"不是而不然"这种情形的理论说法,并主张增补"不是而不然"属于墨"侔"正例或有效式(正确式)。事实上,周、谭二先生所主张的墨"侔"正例或有效式(正确式)中有"不是而不然"之观点,在论证与说明过程中本身就存在失误与偏差。  相似文献   

18.
《离骚》是我国古代优秀的长篇诗歌,《离骚》中出现的许多人物、名物给我们理解其深刻内涵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彭咸"便是争讼颇多的一个人物。《离骚》中,"彭咸"是否为投水而死,并没有充分的文献依据来证明,而巫彭、巫咸也显然并非彭咸。另外,后世所传的篯铿、彭翦、老彭等,都是因为时代传承而成为彭祖的不同称谓而已。彭祖与彭咸是否为一人尚待进一步研究,但两者都是忠贞贤达之士是没有疑问的。本文就"彭咸"之争议来源、屈原投水与彭咸是否有关、"彭咸"究竟为何人三方面展开论述,探讨《离骚》中的"彭咸"。  相似文献   

19.
正"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句最近很热的诗是元代画家王冕写在他《墨梅图》里的。画史中的王冕,以擅画墨梅著称。明朝画梅高手姚浙说"王家元章传墨法,雪月风烟种种奇"。明末清初的张岱当年搜集绍兴府旧属八县名人家传遗像,后来刊刻了一部书,关于王冕,他的说法很有代表性:诸暨人,隐居九里山,种梅千树,还把自己的住处题为"梅花树屋"。王冕的画都有一个特点:"凡画必题诗其上"。所以,今天我们能读到他  相似文献   

20.
诗人威廉·华兹华斯通常被认为是英国浪漫主义的先驱,他的一生都在追索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华兹华斯的很多诗歌都在讨论自然的主题,反映出他对自然的态度,《咏水仙》便是其中的一首。本文通过分析威廉·华兹华斯的代表作之一《咏水仙》,来体会他所主张的"人们的热情是与自然的美以永久的形式合而为一",以及诗人如何使用"流浪者"的讲述角度和"回忆"的技巧使读者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