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广泛应用,田径技术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比赛成绩更趋紧张激烈,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已成为影响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揭示运动员心理特点与运动成绩的内在关系,对于提高田径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广泛应用,田径技术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比赛成绩更趋紧张激烈,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已成为影响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揭示运动员心理特点与运动成绩的内在关系,对于提高田径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卫华 《考试周刊》2009,(32):157-158
本文结合田径运动的特点,探讨了影响田径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心理因素.田径运动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以及田径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对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方法的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田径技术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比赛更趋紧张激烈,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已成为影响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揭示这些心理特点与获得优异成绩的内在关系,对于田径教练员训练及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田径技术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比赛更趋紧张激烈,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已成为影响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揭示这些心理特点与获得优异成绩的内在关系,对于田径教练员训练及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今田径运动的训练和比赛使人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激烈竞争的田径比赛,不仅是技战术和体力的竞争,同时也是智慧、心理的较量。心理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因此,研究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的方法和手段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田径运动比赛期的心理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全生 《考试周刊》2011,(4):146-147
现代田径比赛正朝着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发展。运动员如果想在激烈的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就必须具备高度发展的专项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又与运动员的意识、心理控制能力、情绪稳定等心理素质的高度发展不可分割。这就意味着我们的训练必须加强心理素质的训练。作者结合二十多年的田径训练经验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8.
心理训练对田径运动员是非常重要的,有很多著名的运动员在平时训练时有很高的水平,可是一到比赛就很难发挥出来,很大程度上都是与运动员的比赛心理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本文主要就如何提高田径运动员的比赛心理进行分析,希望为田径运动员的比赛心理提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田径运动的快速发展,田径比赛不仅仅是运动员技术、战术和体能的较量,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质的抗衡。赛前心理状态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比赛成绩。运动员克服赛前出现的各种不良心理现象,是比赛取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从真实的赛场事件出发,对田径运动员因心理问题导致比赛失误情况作深入的探讨与分析,总结并生成田径运动员在赛前心理准备训练的5个阶段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理论和实践证明,在激烈的田径比赛过程中,决定赛事最后结果的不仅是体能与技能之间的强烈比拼,同时还是运动员心理素质的一番上下较量;尤其是竞技硬实力介于伯仲之间的田径运动之争,心态之类的心理因素则是左右局势的最大平衡砝码。因此,造就一名优秀的田径运动员,我们要高度重视和坚持软硬实力"两手抓",就是说在对运动员强化体能和技能同时训练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加强其心理素质的有效培养。本文主要针对影响田径运动员比赛时的不良心理因素开展简要研析,并根据教学实践的经验和体会,粗浅提出一些有效的训练方法和措施,以期赢得抛砖引玉式的商榷和指正。  相似文献   

12.
岳天翔 《考试周刊》2009,(7):152-153
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是影响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揭示这些心理特点与获得优异成绩的内在关系,本文对于田径教练员训练及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对高校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特征、成因及训练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以帮助运动员改善不良心态,克服心理障碍,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3.
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比赛的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教打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分为长期心理训练和赛前比赛心理形成训练两种类型,散打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方法包括放松训练、模拟训练、意志训练等。在散打运动员心理训练中要更注重目标设置技能训练、紧张应激控制技能训练、情绪和自信心的调控。  相似文献   

14.
田径运动员在比赛中,主要是进行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两方面较量。因此,田径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中,要着重从这两方面加强锻炼。只有这两方面素质同时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才会取得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5.
贾海江 《河南教育》2010,(1):101-102
一年一度的田径运动会是检阅学校体育训练工作的重大盛会。每一所学校都非常重视这次盛会,体育教师平时更是重视田径运动员的训练工作。田径赛场上运动员竞争激烈,扣人心弦。对运动员来说,既是体力、技术水平的较量.又是对心理素质、智力、胆识的考验。  相似文献   

16.
运动员的科学选材问题是体育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也是科学训练发挥成效的基础和条件。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体质形态是篮球运动的基础和前提,现代篮球运动随着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提高,技、战术的不断进步,比赛日趋紧张激烈。这就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顽强的毅力,过人的胆  相似文献   

17.
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只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战术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乒乓球运动是一种短兵相接的对抗性运动,要成为一名优秀运动员并且在比赛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高水平运动员必须在长期的训练和比赛中进行心理训练.本文对郑州大学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在参赛准备期的心理素质训练进行分析和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观察法,提出了注意力集中训练、意志品质训练和培养自信心的训练三种方法,旨在为提高高水平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浅谈心理训练在田径比赛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径比赛中,心理因素对比赛成绩的影响很大,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教练员应广泛采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对运动员心理过程施加影响,培养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为比赛创造优异成绩做好心理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运动员的实际水平.  相似文献   

19.
论述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并从情感教育、意志品质两个方面就田径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素质培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20,(86):127-128
田径运动对运动员的体能和战术技能均有很高要求,因此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尤为关键。提升心理素质是激发运动员潜能、保证运动员优势发挥的关键环节,文章尝试结合高中体育田径训练实际,阐述暗示教学法及其应用路径,希望研究观点在提升高中体育田径训练活动水平上能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