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孟祥红 《今传媒》2011,19(1):168
如何让经济报道更耐听、更耐看、更"亲民",成为经济报道记者一直都在思考探索的问题。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指引下,从保障和改善民生角度采写经济报道,做强做深民生经济新闻,应该是改变经济报道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林晶 《新闻前哨》2022,(5):21-22
伴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展会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如广交会、服贸会、进博会、中博会、消博会等国家级展会几乎每一年或两年一届.湖北日报经济新闻中每年都会参加数场展会,做好展会报道,湖北日报从紧扣"湖北元素"、巧用融媒体让报道"活"起来、通过深度报道透视行业趋势等三个方面下功夫,让报道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3.
正经济报道一般离不开数字,但要用好数字,却并非一件易事。如何在经济报道中用"好"、用"活"数字,让数字获得"生命",更好地发挥数字的作用,这是经济报道中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为什么一些经济报道的数字读起来枯燥乏味,没有说服力呢?从写作的角度来说,就是记者缺乏驾驭数字的能力,或者滥用数字,主次不分;或者信手拈来,不辨真伪;或者思想方法上存在片面性。引用数字必须准确在经济新闻中,数字是否得当牵涉  相似文献   

4.
"民生报道"这一特定转型期的新闻命题,党报到底应把它放在什么位置?究竟该怎样做民生新闻?作为党的舆论宣传主阵地,其宣传报道不仅要让党委政府满意,同时也要让群众满意,只有这样,才能使党的方针政策更好地传递、更好地落实和执行。从这个意义上讲,党报的民生新闻应当与时政报道、经济报道三驾齐驱,使党报充分扮演好"桥梁""纽带"之角色。同时,党报民生报道要体现"大民生",开阔视野,提升平台,提高品位,不与都市报拼数量争卖点。  相似文献   

5.
正经济报道,一直是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让经济报道"活"起来,使其具有权威性、指导性,同时又具有服务性、贴近性,具有更强的亲和力,成为实现经济报道创新的有效途径。经济报道难,难在其专业性、综合性、工作性上,而它的这些特性又决定了经济报道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在一些旧有的呆板模式束缚下,许多经济报道与工作总结无异,有的更成为数字和概念的堆砌。往往记者下了很大功夫,读者却并不领情,"外行看不懂,内行不愿看"。而反观许多成功的新闻实践,这些  相似文献   

6.
任希 《今传媒》2005,(12X):36-37
企业的经营情况和发展趋势是地市电视台记者经常涉足的报道领域。这类报道的通病就是言语枯燥、信息乏味、传播效果不佳。怎样让常规的企业报道生动起来,让受众轻松明确理解经济数字、经济术语背后的新闻事实所在?本文拟从报道角度新、报道内容细、报道数字活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各家电视台几乎都开办了电视经济节目,增加了经济报道数量。但是,与社会类、综艺类节目相比较,电视经济节目一直难以让观众满意。特别是地方电视台,经济报道常常流于一般化。如何有效提升电视台特别是地方电视台的经济报道质量,从而使电视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得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呢?明确经济宣传的任务是搞好经济报道的重要前提地方电视台的经济宣传报道,应围绕党委、政府关于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阶段性重点工作,注重从宏观部署到具体运作,从报道数量到版块与时段安排上,全方位提升经济报道质量,在时间、空间上保…  相似文献   

8.
于欣 《青年记者》2008,(10):80-8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经济"这个词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是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几十倍以至上百倍,"经济"已经取代了"政治"成为媒体日常报道离不开的中心词.然而,问题是,报纸上的经济报道常常让老百姓望而生畏,通俗易懂又有启示意义的经济新闻在今天经济热潮时代实在是太少了,这是一个值得媒体人高度关注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结合消息《东宁"区域协作"让进口粮畅销世界》的采写过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从剖析新闻热点、选准报道角度、精心布局谋篇、形成传播优势等环节入手,探讨在提高县域经济新闻报道水平方面一些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内容,以期为扩大黑龙江经济在全国、全球的影响力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提起党报经济报道,大家的第一反应总是这样:经济报道是党报报道的核心之一,但是经济报道难写,难读,经济版面难以做得活跃. 经济报道难,就难在其工作性、综合性、专业性上,难免有些枯燥.往往是记者费了很大的劲,仍是"业内人士嫌太浅,业外人士嫌太专".如何把可读性相对较弱的经济新闻写得生动鲜活,真正让广大读者都爱看呢?  相似文献   

11.
如何改进经济新闻的报道,使地市报的经济新闻报道更加贴近百姓?怎样才能做出可读性强并具有生活化倾向的经济报道?这一点值得探索和努力。从2010年以来,贵州《黔西南日报》经济新闻部以百姓的视角为重点,切入经济活动与经济现象,把经济报道的"大问题"与读者的身边大事、小事结合起来,"大"题"小"做,从而使经济报道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生硬的经济报道通俗生动地呈现给读者,算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唐嫣妮 《东南传播》2021,(11):46-48
建党百年宣传报道,无疑是一个宏大的主题,也是今年各大媒体关注的热点焦点.身处全媒体时代,传播渠道不断拓展,媒体平台不断衍生,传统媒体如何守正创新,如何在众多的报道中突围,让受众愿意看、有印象、效果好?本文从红色主题报道的"多彩化"、厚重党史"轻量化"、过去时态"行进化"、归纳汇总"集约化"、凸显特点"个性化"五个方面,从新闻的内容质量、报道形式两个维度,探讨如何通过融合传播,激活受众的红色记忆,将"建党百年"这一红色主题报道做得鲜活接地气,让政府满意、百姓乐见.  相似文献   

13.
点击传媒     
"风采"映照赤子情从1月10日起,湖南省会主要平面媒体共同推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风采"系列报道,充分展示新一届代表委员肩负使命、立足省情、心系群众、关注民生的崇高情怀,读后令人振奋。一是报道面宽。系列报道选择的报道对象,主要是在基层工作、生活的代表和委员。从已刊发的报道看,其中既有工人、农民,也有公务员、企业家、科技工作者。让来自基层的代表和委员多亮相,反  相似文献   

14.
经济报道让“人”唱主角是相对于长期以来经济报道的见物不见人倾向而言的。传统经济报道重点关注经济活动的对象——物,因而只见机器不见人,这种没有血肉、没有喜怒哀乐的经济报道是注定没有生命力的。强调经济报道要“见人”,旨在让报  相似文献   

15.
潘若松 《青年记者》2013,(10):31-32
让报纸"近"起来,让记者"深"下去,让品位"高"上来,是地方报纸提升自身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如何才能提升地方报纸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呢?我们的体会是:让报纸"近"起来,让报道"深"下去,让品位"高"上来,不断通过版面创新、栏目创新、报道创新、活动创新、体制创新和经营创新,大力实施报纸的品牌营销战略,同样可以开创自己的一片天地。  相似文献   

16.
成就报道是地方党委政府稳定人心、鼓舞斗志的"稳心之作"和"鼓劲之作",它一直是新闻媒体的"常规武器"。而作为以服务市民为己任的晚报,如何在成就报道中既让政府满意,又让老百姓满意,做到既能"顶天"又能"立地",是晚报需要认真探索的题目。近年来,《河源晚报》每年都要组织一定数量的成就报道。作为一名基层记者,笔者就自己在参与成就报道采访中的体会,浅谈一下如何让成就报道既同  相似文献   

17.
提起"舆论监督",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恐怕都会想到"不良现象""不良行为"。从"新闻舆论监督"的定义来看,其也确实是通过新闻媒介来揭示现实生活中所存在问题的一种方法。然而,舆论监督的目的是什么?似乎不仅仅是"曝光""揭露"和"抨击",还有"促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的意味。本文,笔者将结合多年来的工作,分析舆论监督类报道在都市报中的应用,进而从选题、采写、后续报道几个方面入手,分享让"问题"报道更"受欢迎"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怎样才能把重大主题报道做得生动、有味,既让领导满意,又让读者爱看,这是县(市)报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话题。《诸暨日报》有关旧城改造的系列报道,报道规模大、时间跨度长、牵涉对象多,由于抓住了重大主题报道的"牛鼻子":一切从百姓热切关心的角度切入,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他们的经验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讲好故事,是当代记者的重要责任。作为省级财经媒体,讲述好经济领域安徽改革发展的精彩故事,就是要注重在宏观经济报道"深耕"上下功夫,在微观经济报道"细作"上做文章,同时注重讲故事的艺术与技巧,使故事有引导力、影响力、感染力,让百姓看得懂、喜欢看。  相似文献   

20.
时下,经济新闻已经成为党报新闻的主角,说它占据半壁江山不为过分。那么作为党报记者,应该如何抓住地方经济亮点,把它写好写活,让经济新闻更耐看呢?从受众角度选用材料做好翻译很多读者关心经济报道,特别是和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的那些经济报道最受欢迎。因此,我们在采写经济报道时,要深入研究社会生活,研究受众,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