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主持人语:今年是向恺然(平江不肖生)先生诞辰110周年。向恺然先生是民国通俗小说的重要代表作家,《江湖奇侠传》、《留东外史》、《近代侠义英雄传》等作品一问世便深受读者喜爱,广为流传。为此,我们与天津的《品报》(电子版内刊)经过共同策划,特别推出了平江不肖生专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金学”研究成果斐然,然而其小说版本却一直模糊不清。由于金庸小说版本众多,情况复杂,需要仔细梳理辨析。金庸小说的旧版分为正版与盗版两大类,正版又分为旧版连载版和旧版书本版。旧版书本版分为“三育”系统和“邝拾记”系统。盗版则比较混乱,所盗不仅含“旧版连载版”和“旧版书本版”,甚至永明出版社同时盗取两个版本的内容。为打击盗版,“邝拾记”又推出了普及本和单行本(合订本),此外,出于利益考虑,“邝拾记”也出版过盗版书。由于盗版猖獗,在进行金庸小说研究时,旧版连载版与时人记述应是最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杰出的描写世情的长篇小说,它的宝贵价值已为中外许多学者以及研究著作和辞书所肯定。《金瓶梅》面世后,一些续作连连写出,接踵而来。清人丁耀亢在顺治十八年(公元1662年)写出了一部《续金瓶梅》;到了康熙年间,四桥居士将《续金瓶梅》删改为《隔帘花影》,全称是《新镌古本批评三世报隔帘花影》。这两部书都是刊刻的了。大约从嘉庆末至道光元年(约1820——1821年),讷音居士写作并完成了《三续金瓶梅》。但此书只是手抄本,从未付刻过。从这一点上来说,它就弥足珍贵了。及至民国四年(1915年),有一种小说名为《金屋梦》者,在《莺花》杂志上连载,后抽印成单行本,署“编辑者梦笔生”。这实  相似文献   

4.
《江湖奇侠传》回目内文真伪及版本异同,为向恺然研究难点之一。世界书局、环球书局、普益书局、中央书局四种版本,其回目等均有差异,而110回之前当为向氏亲笔,111回之后乃赵苕狂所续,至于是否赵氏亲自操刀,则可存疑。排比相关史料,对照环球、普益两种版本后续内容及出版时间,或有助于揭开向氏"物故"谣言、"版权纠纷"诸案内幕。  相似文献   

5.
《宜宾学院学报》2016,(1):19-26
笔名平江不肖生的向恺然,以成名作《江湖奇侠传》、代表作《近代侠义英雄传》,开启了和传统武侠传奇小说截然不同的新面貌,在中国文学新旧转型的过程中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近代侠义英雄传》以霍元甲为中心人物,以其"三打外国大力士"的爱国事迹为主轴,旁及王五、谭嗣同、秦鹤歧等一代武林义士、江湖奇人。小说中呈现出强种救国武学思想,对西方的批判,对东洋的仇视以及对自身文化、民族性的省思,使这部被称为"民国武侠小说中的扛鼎之作"具有时代价值与深刻寓意。  相似文献   

6.
《革神语》     
《当代学生》2013,(Z3):119
《革神语》是渡濑悠宇从2008年44号上的《周刊少年SUNDAY》上开始连载的一部少年漫画。目前单行本已经出版了16集。渡濑悠宇以前的作品都是《不思议游戏》《绝对彼氏》这样的少女漫画,《革神语》是她创作的首部少年漫画。这部作品已经构思多年,但是因为还有其他多部连载,以及作者身体状况不佳,一直到2008年才正式与读者见面。《革神语》连载后,季刊《不思议游戏玄武开传》等进入休载状态,可见作者对  相似文献   

7.
《古韵标准》的版本本来比较多,但不少人只谈丛书本,否认单行本存在的事实。通过对《古韵标准》的各主要版本及其版本特征的考证,说明《古韵标准》不仅有单行本,而且是先有单行本,后有丛书本,并非"世未有单行者"或"都见于丛书中"。同时对毫无版本信息的馆藏本,进行比对、考证,并根据书中的避讳等情况,认定其为嘉庆年间郑炳文刻本。  相似文献   

8.
《古戍寒笳记》是叶小凤最负盛名的作品,而学界却从未探讨过它的版本问题,文章就其三个版本—《七襄》版、《民国日报》连载版和上海小说丛报社单行本—的差异进行讨论。从回目、情节、文字三个方面看,《民国日报》连载版对于《七襄》版的修改与调整,主要集中于对“艳”的内容的删改,以及对于烈士情感的纯化,体现了作品伦理约束的特征和作者情感克制的原则,反映了叶小凤在坚持“教化”的小说创作理念的同时,也注重以“正史写男女至性”的创作准则。叶小凤借助地理空间来架构小说全篇,具有明显而准确的地理空间意识,这种新型的结构意识折射出的正是民国初年民族、国家建构遭遇的复杂地缘危机,以及当时知识分子对国土、地域的审视和忧虑。  相似文献   

9.
《宜宾学院学报》2017,(3):44-49
香港《大公报》副刊《大公园》编辑试图删改《随想录》第七十二篇内容,据此,第七十二篇被认为首发在1981年9月25日《收获》第5期上。但巴金并不认可《大公报·大公园》的第七十二篇版本,且在第七十三篇对删改一事提出抗议。香港《大公报》副刊《大公园》对该文做有题无文处理,该篇全文最早发表于1983年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初版的单行本《真话集》。发表风波体现出巴金为讲真话而抗争的精神。考察第七十二篇、第七十三篇发表始末能从细部充实了巴金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0.
《春秋繁露》单行本是其流传版本的一个最重要的系统,目前尚缺少较为全面的概述。本根据所见单行本及相关献录,对《春秋繁露》现存单行本的版本情况进行了简要的考察。现存最早的单行本系宁嘉定四年江右计台刻本,此本为后世诸本之祖。明刻主要有四个比较重要的本子;清代最重要的本子是武英殿聚珍本。本认为宋本与殿本是研究《春秋繁露》最重要的两个本子。  相似文献   

11.
范长江西北采访时体现“研究红军北上以后中国的动向”主题的文本在《中国西北角》中多被删削,使该书主题更为集中。《大公报》在刊载范长江有关通讯时存在着版次不时改变、连载常常中断、每次篇幅不等、标题字号不一等瑕疵,缩限了传播效果。以书籍作为传播载体,发挥了载体的传播功能,使传播内容与形式实现了有效匹配。在《中国西北角》的成书过程中,《大公报》出版部有关人员与孟秋江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女仙外史》是清初遗民吕熊创作的一部志怪小说,描写女仙唐赛儿奉建文帝之命率领起义军讨伐叛贼燕王朱棣。当前此书有康熙钓璜轩刻本、清末石印本、民国铅印本三个版本。此书在思想内涵上以遗民意识为主,通过影射的方式表达了对清朝统治的不满和对明王朝的眷恋。  相似文献   

13.
《太郡宝卷》编成于清末民国时期,现仍宣讲于江苏张家港市杨舍地区的“佛会”活动中,它在“五通神”转化为“本堂”神的历史过程中起到了去邪返正、重塑信仰的联结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前三卷包括十位注者,是苏诗十注本的残余。十注本后来发展为《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类注本)。通过两个注本的对照,赵次公、程绩、李厚、宋援、林子仁、赵夔、师尹、孙倬等八人身份可以确定。十注本中傅、胡二位名下的注文,与类注本中的傅=(上++下深)、胡铨、胡仔的注文都不一致,而是分人赵次公、程绩、师尹、林子仁、赵夔、任居实等诸人的名下,这些注文的特点与所归之人的注释风格皆有吻合之处。另外,有些傅、胡名下的注文,显然出自赵次公之手。因此,傅、胡二注系后人的伪托。  相似文献   

15.
林纾与杜亚泉这两个在清末民初具有巨大影响的人物,表面上互不相干,实际上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杜亚泉在自己编辑的刊物上支持林纾的翻译,开启了林译小说报刊登载的先河,林纤也以自己的翻译给予杜亚泉编辑的刊物以大力支持.同时两人都因保守的态度及中西文化调和的立场受到了五四新青年派的批判,有着相似的遭遇与结局.  相似文献   

16.
《生活》周刊是由黄炎培创办、主要由邹韬奋编辑的民国时期发行量最大的一份著名杂志。国内有关这份杂志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到目前为止已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集中于政治思想史、新闻出版史等方面。与《申报》等报刊的研究相比,现有《生活》周刊研究成果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存在相当的差距。未来《生活》周刊的研究应从邹韬奋研究的依附中尽快脱离出来,尽早展开对周刊本身全面系统的综合性研究,以确立《生活》周刊研究的独立学术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容闳《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李恩富《我的中国童年》、黄遵宪《逐客篇》以及佚名作者《苦社会》进行文本细读,梳理了晚清旅美华人文学想象美国(他者)和中国(自我)的几种模式:容闳自传中的美国和中国分别被建构为文明和落后的形象;李恩富自传中的美国和中国则分别被描述为纯粹的"异"和诗意传统的中国形象;在《逐客篇》和《苦社会》中,美国和中国则主要被表述为一个背信弃约的种族主义国家或苦难的中国形象。晚清旅美华人对"他者"和"自我"的文学想象,奠定了后来旅美华人文学想象美国和中国的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18.
自清代客家人意识展现以来,客家人对用于指称他们的词语皆极为敏感。进入民国,因谈论客家引发的说客风潮就有三次。《逸经》杂志因发表一篇小文引发“畲”“客”讨论,它成为民国因说客问题引发的第三次大风潮。在这次风潮中,客家人对其中国性的强调得以再次阐扬。  相似文献   

19.
1910年前后问世的小说《牛郎织女》,除其中有些近代名词外,口语化的句子与文言相杂,前后情节矛盾,描写也有过分夸张之处;且其中又有些音误之字,故可确定是据说书人讲述整理而成。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有关著作多将此书与明代朱名世《牛郎织女传》相混,或以为此书由朱名世之书加工而来,并误。戴不凡所见王萍校阅本于原文毫无改动,而只改动了回目,且俱改错。文章介绍了赵子贤先生阅定本对此书贡献及自己整理中的两处核心。  相似文献   

20.
从事“西学东渐”事业和促进中国文明富强是容闳终生追求的社会理想。它贯穿于容闳所从事的社会政治和教育实践的全部活动。容闳的社会理想及其社会政治和教育实践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