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认知逻辑处理的是关于知识和信念等认知概念的逻辑性质和关系的问题,多主体的自认知逻辑系统,是在单主体唯一知道逻辑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的扩充。现将单主体的K45系统扩充为多主体的K45n系统,并介绍了该系统的语法规则和稳定集以及典范模型的语义和证明理论,同时也对该系统的可靠性和完全性进行了证明。  相似文献   

2.
辛提卡构造的认知逻辑系统所刻画的认知主体具有“逻辑全能”属性,即认知主体知道自身知识的所有逻辑后承同时知道逻辑系统的所有逻辑后承。霍克特认为这一属性表明辛提卡构造的认知逻辑系统不可能是逻辑;李金厚和蒋静坪认为逻辑全能问题是个伪问题。在这里认为逻辑全能问题是认知逻辑系统表达认知主体过于理想化,该问题的解决需要在逻辑可能与认知主体的认知可能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相似文献   

3.
摩尔提出的单主体自认知逻辑系统,主要包括基本思想、自认知系统的语言以及稳定理论和一致性,以及S5系统及其等价式的证明。而莱维斯克将摩尔的系统扩充为单主体唯一知道逻辑,并阐述了其语形和语义理论,我们重新修正了莱维斯克的唯一知道逻辑系统,并且提供了一个转换的语义解释,通过对转换语义的使用,简化了修改后的系统的可靠性和完全性的证明。  相似文献   

4.
勃克斯因果陈述逻辑理论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勃克斯构建的因果陈述逻辑系统集中体现了他对“因果性”模式的研究和探讨。他创新性地提出了“因果必然”、“因果可能”和“因果蕴涵”概念,并在因果可能世界语义学中对它们进行了诠释。无论是因果陈述逻辑公理系统的语形还是语义,都为归纳逻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工具.而这一逻辑系统所具有的强大的理论创新功能也为归纳逻辑成为科学认知的必然逻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弗完全逻辑P1是一种允许一个命题及其否定可以同时都为假的逻辑系统,即在该逻辑系统中一般意义的排中律将不再有效。文章在给出的标准语法和语义的基础上,对弗完全否定的逻辑涵义进行了直观解释,并分析了其逻辑语义特征;给出了弗完全逻辑拟真值表的具体列法,表明了系统P1的可判定性;利用拟真值表方法,表明了一般意义排中律在P1中的失效;对弗完全逻辑P1可以容忍逻辑悖论的逻辑机制进行了解析,并就此将弗协调逻辑C1和P1进行了容忍能力的比较。  相似文献   

6.
休谟认为人的归纳认识过程不是一个逻辑推理的过程,而是一个习惯心理过程。罗素为解决休谟问题而提出归纳原则。金岳霖等人力图证明归纳原则是永真命题,但未对可能命题作出语义解释。该文用欣迪卡的认知逻辑理论及其模型集语义刻画归纳推理,证明罗素的归纳原则在这种逻辑中是有效的。我们还得到另一个有趣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英语的否定     
否定是关于陈述句中个别词语或整个陈述的否定过程和结果。否定可分为语义否定和语用否定。语义否定是否定句子表达的命题的真实性,即否定句子的真值条件。而语用否定指的是对语句的适宜条件的否定,否定的是语句的隐含意义或言外之意,即非真值的意义。它是利用语境手段而实现的否定,其实现的过程需要人类的认知参与。在日常话语中,语义否定往往结合使用语用否定.使话语意义更加确定、完善、丰满。  相似文献   

8.
语力逻辑系统既包括本体层面,与真及成真条件有关,也包括认知层面,与以言行事的语力和行为有关.语力逻辑系统可以通过往标准的逻辑系统中添加施事性算子而得到.通过提供一个联系着以言行事的行为的理性承诺的解释,并且通过形成以施事性行为为前提和结论的自然演绎的推理系统,这类算子标示了以言行事的语力.本文利用一个简单的处理了断言、否定、假设的语力逻辑系统,证明经过恰当的考虑,对以言行事的语力和理性承诺的研究属于语义学,而不属于语用学.这一论证依赖于这样的事实,即表达式的赋值函项可被同时用于处理语力逻辑系统的本体和认知层面,在这两种情况下,这些函项都为建立恰当性和完全性的结果提供了基础.句法学研究的是表达式的结构,而语义学关心的则是语言使用者的意义,无论这些意义是不是习规上的意义.剩下的第三项研究,即所谓语用学,考察的是语言行为的意义是如何被说话者传达给听者的.  相似文献   

9.
汉语语法检查是汉语语言处理发展中的瓶颈,涉及汉语语言处理的各个方面,与汉字拼写检查、文本切分、词性标注、汉字输入、汉字编码等问题紧密相联。语义理解是语法检查及自然语言处理的制高点。新的发展趋势是研究者越来越注重语义在语言结构和语言表达上的制约作用,试图用统计大规模语料为手段来攻克难关。这种发展趋势对自然语言处理的冲击不在于研究命题的转移,而在于研究方法和论证手段的量化。在汉语的各种制约关系中,可能有一种超越已知句法语又关系的认知心理语法,它与特定历史时期内人们对物质世界和客观社会文化关系的理解相一致,有可能是自然语言处理的最后一个堡垒。  相似文献   

10.
使用经典逻辑对海量知识系统进行分析处理和信息挖掘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司各脱法则问题.司各脱定理表明,矛盾蕴涵一切,如果一个知识系统包含着相互矛盾的信息,那么任何命题都将成为这个系统的推论.基于对蕴涵的一般认识,可以对司各脱法则问题提出一种不同于已有逻辑系统的解决策略.在根据这种策略而建立的知识蕴涵逻辑系统D中,(1)蕴涵关系符合直觉:(2)经典逻辑中基本的逻辑规律在该系统中得以保留:(3)不改变经典否定、合取的性质:(4)司各脱法则不成立.本文在给出严格形式语义的基础上,证明了该系统具有可靠性、协调性、完全性和可判定性.知识蕴涵逻辑系统D可以提供一个分析、处理海量知识系统的逻辑工具.利用公理B→(A→(A→B)),可以将知识系统中真知识归为一类,利用公理¬B→(¬A→(A→B)),可以将知识系统中的假知识归为一类,利用公理B→(¬A→(A→B))(其中A和B相关)可以将相互矛盾知识中的相关真知识演绎出来.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两次问卷调查可以发现,绝大多数调查对象直观上都认为:理解一个命题就是知道它的意义。然后我们认为,在认知逻辑中,理解,作为一个模态算子,可以在一个较弱的意义上用知道算子来刻画:理解一个命题就是知道它的真假。由此,我们给出一个刻画理解的认知逻辑来揭示理解与知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12.
一直以来,我们使用逻辑系统来描述数学的证明、结构的计算以及语言的意义.近年来,逻辑系统却越来越多地被用来研究理性行动者的很多方面.例如,如何接受单一的信息,多主体间的交流行为,以及更为一般的受目标驱动的主体间的互动.特别是,对观察和交流中的信息流的研究,大家使用所谓的知识更新、信念修正和偏好改变的动态认知逻辑.当新信息进来时,这些逻辑使用信息的"语义意义"作为被更新状态的选择范围.然而,同样重要的是,理性主体的行动也会基于其他信息,譬如,由推理和反省得剑的信息.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实际上是对信息在更为语法的意义上进行理解的,即,把信息看作是可以由主体阐明的东西.也许有些奇怪,尽管在这一领域已经存在不少的研究方案,但是火家对什么是信息,信息的关键机制是什么等问题更少有一致的意见.可以看出,对"信息"的意义在逻辑中确实有很多不同的理解.本文基于可能世界的语义,给出一个一致的信息模型,同时也赋予可能世界语法的"可及通路".这样,我们就能把外部的"更新信息"和内部的"阐明信息"放在同一个动态逻辑系统中.特别是,我们提出了两个基本的信息行动:纯粹的基于观察的更新("单纯的看")和把不明显的知识变为明显知识的"知觉实现".我们阐明为什么这些行动是自然的,同时我们也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问题.其中,很多问题探讨如何使其他的逻辑传统,包括信念修正理论、情景语义学和弗协调逻辑等适用于信息一驱使的理性行动者的图景.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逻辑研究中,可能世界语义学不仅揭示了模态逻辑公理系统的直观背景,而且提供了强有力的语义工具,使模态逻辑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但在可能世界语义学的研究中,也遇到了许多哲学上的难题。因此,对有关可能世界的定义与跨界识别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确实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defends deductivism, the view that the only valid arguments are deductivity valid arguments, and that deductive logic is the only logic that we have or need. Inductive arguments are construed as valid deductive enthymemes. Some of these, with general epistemic principles as missing premises, may be sound as well as valid – thus solving the philosophical problem of induction. But that problem is not to be trivialised by regarding the epistemic principles as analytic truths, as Pargetter and Bigelow have recently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5.
My intention is to cast light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pistemic or fundamental research (in contrast to application-oriented research). I contrast a Baconian notion of objectivity, expressing a correspondence of the views of scientists to the facts, with a pluralist notion, involving a critical debate between conflicting approaches. These conflicts include substantive hypotheses or theories but extend to values as well. I claim that a plurality of epistemic values serves to accomplish a non-Baconian form of objectivity that is apt to preserve most of the intuitions tied to the objectivity of science. For instance, pluralism is the only way to cope with the challenge of preference bias. Furthermore, the plurality of epistemic values cannot be substantially reduced by exploring the empirical success of scientific theories distinguished in light of particular such values. However, in addition to pluralism at the level of theories and value-commitments alike, scientific research is also characterized by a joint striving for consensus which I trace back to a shared epistemic attitude. This attitude manifests itself, e.g., in the willingness of scientists to subject their claims to empirical scrutiny and to respect rational argument. This shared epistemic attitude is embodied in rules adopted by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concerning general principles of dealing with knowledge claims. My contention is that pluralism and consensus formation can be brought into harmony by placing them at different levels of consideration: at the level of scientific reasoning and at the level of social conventions regarding how to deal with claims put forward within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相似文献   

16.
在情境中使用的否定,是相干否定;在世界中使用的否定,是经典否定.我首先给定了两个逻辑,一个是信息的基础相干逻辑L1,另一个是与L1联系紧密的逻辑系L2.其中,L2被同时包含世界和情境两者的类模型所刻画.当我们只考虑某个L2模型中包含情境的部分(连同可达关系,不相容关系,以及可分辨情境的集合)时,我们将得到一个L1的模型结构.在给定了一些关联L1的模型结构与可能世界的直觉条件后,我们得到了一类特殊的模型--被这类模型刻画的逻辑可以合理地将相干否定与经典否定关联,并且允许我们认为此二者是相容的.在这篇文章中,我首先给定了一个简单的信息逻辑--一个非常弱的相干逻辑.然后,我尝试对其中的命题联结词的真值条件使用经典的处理.以上处理我分两步完成.首先,使用Routley-Meyer的语义以及相关的信息解释.然后,我给出了另一个能够整合环境(或情境)与可能世界之间关系的逻辑.这一关系,可以理解为信息与真之间的形而上的关联.在文章的最后,我将指出在在相干逻辑中整合经典否定的好处.  相似文献   

17.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说服力,需要在理论的透彻性上下功夫,既要让理论的逻辑严密贯通,建立在坚实的前提基础之上,又要与学习者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价值契合共鸣。具体可以从理论的认识逻辑、本体逻辑、历史逻辑等思路建立理论逻辑的透彻性;可以将理论的逻辑建立在生活常识、价值共识和发展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并对理论前提不断反思追问,让其从常识走向科学,从简单走向丰富深刻;建立与理论创建者相近与学习者契合的理论理解的意会知识基础,通过教育者的理论自信和学习者的情感共鸣,实现从理论创建者到理论学习者的深层衔接。  相似文献   

18.
19.
研究信念逻辑的有趣之处在于:可以在没有清楚的存在与等同条件下,建立一套元目的形式理论.现有的合理且可能为真的形式系统皆因为著名的"知识拥有者的悖论(Knower's Paradox)"而导致不一致.这篇论文将建构一套第一人称信念的形式系统.用来建构系统的信念将来自内在观点,因此信念的拥有者将不在讨论的范围中.此外,本篇论文将论证信念的背景将扮演语意、知识论及语用的角色.本篇论文建构的系统将是标准初阶逻辑的有限延展,并将使用到引述.本系统所使用的公理及规则相对较弱,且因为太弱而不足够,因此导致了系统的不一致.本论文欲藉此论证:可被定义的信念集合将不可能被找到.在现有的信念理论及所有的第一人称信念理论中,有限且可被定义的信念集合皆为不一致的原因在于并未涵盖我们真实拥有的信念.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addresses learning in desktop virtual worlds where students role play for professional education. When students role play in such virtual worlds, they can learn some knowledge and skills that are useful in the physical world. However, existing learning theories do not provide a plausible explanation of how performing non-verbal virtual-world actions (e.g. performing a virtual chest examination in a virtual hospital) can lead to the learning of the physical world equivalent. Some theories are particularly implausible because they claim that students learn to perform physical world actions by acting on the virtual world in an embodied way. This is implausible because learning requires a high degree of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learning performance and the target performance, and there is insufficient physical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performance of a virtual-world action where students click on a mouse to make the avatar take actions and the physical-world equivalent where students perform the action with their own body. In this article, we use Austin’s speech act theory to provide a more plausible theory of learning in virtual worlds. We show how non-verbal virtual-world actions performed by avatars can function as performatives and as performatives, they can correspond sufficiently to physical world actions to explain how performing non-verbal virtual-world actions can lead to physical world lear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