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纵观中国教育历史,苦学与乐学关系问题始终主导着人们学习的话语权,而苦学与乐学的洽合、碰撞甚至冲突,不仅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阐明了学习的本质属性与社会意义。从传统"乐学"理念与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习关系入手,在探究它们之间的渊源、特色、行为关系的同时,试图使专业研究生的学习从"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自在,润化为"学海无涯乐作舟"的自由。  相似文献   

2.
一 学习究竟是苦的还是乐的?有人认为是苦的,主张“苦学”。中国有句古训,叫做“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是苦学的典型观点。于是“头悬梁,椎刺股”等苦学事例,长久流传。有人则认为学习是快乐的,主张乐学,寓学于乐。孔子曾经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现代人们提倡“愉快教育”,将上述古训修改为“学海无涯乐作舟”。这是现  相似文献   

3.
"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对学生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必要条件.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乐于接触它,并且兴致勃勃地全身心投入学习和探索,变"苦学"为"乐学",从而达到"数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的境界.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4.
古之学者凿光映雪、囊萤苦读,一直为世人传颂。苦学精神之于一介文人的成名可谓不可或缺,也更是一种美德。今天,我们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在学习方式上,大致是要讲究‘乐学”,然而矫枉过正的结果是:苦学往往被视为有悻于乐学精神。殊不知,真正的素质教育并不排斥苦学的成分,而“乐学”也绝不是“学习轻松化”的简易代换。任何时候学习都并非一帆风顺,必须要付出辛勤的汗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格言早已为我们熟知,而苦学精神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同样具有现实意义。我们知道,任何学科的学习都需要识记,把外部知…  相似文献   

5.
促其苦学使其乐学──谈苦学与乐学的辩证统一福建林润生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是苦学好,还是乐学好,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真实,学生的学习,尤其是小学生的学习,应是苦学与乐学的辩证统一。什么是苦学?“菩”者,刻苦也;苦学,即刻苦地学习。乐学呢?“乐”者...  相似文献   

6.
学习一向被认为是艰苦的脑力劳动.读书人往往把“学海无涯苦作舟”作为座右铭。纵观古今。凡是劝学的文章无不勉人“苦学”;大凡学业上有成就者。其成功的要诀也离不开“苦学”二字。然而我们认为,仅强调“苦学”忽视“乐学”有一定的片面性。的确,学习有苦的一面,它需要忍受孤独寂寞,需要强化记忆。需要艰苦探索。它没有“闲庭信步”那样自在。  相似文献   

7.
学校体育教学中,为了克服学生的厌学现象,改善教学过程,变"苦学"为"乐学",已日益成为人们探索的"焦点".本文就如何认识"苦学"与"乐学"、如何处理体育教学"苦"与"乐"的关系、如何变"苦学"为"乐学"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8.
在网络多媒体环境下,丰富的学习资源、形象的知识呈现方式、方便有效的交流与合作工具,为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环境。借助网络平台,可以充分体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情境性,使传统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苦教苦学,转变为乐教乐学,最终实现“愉快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帮助学  相似文献   

9.
"快乐学习"主要包括"快乐地学习"和"学习(的)快乐"两层意思。在"快乐地学习"中,快乐是学习的工具,即"乐学",与"厌学"相反,与"苦学"相邻;在"学习(的)快乐"中,快乐是学习追求的目的,即指学生学习需要满足、学习目标实现的内在体验。在我国现实的学生学习活动中,"厌学"多见,"苦学"少见,而"乐学"罕见,学生也较少地获得"学习(的)快乐"。以"厌学"为主要特征的学习不良症候群在校园上空弥漫,已是不争的事实。为了改变校园中这种学习现状,克服"厌学",扬弃"苦学",倡导"乐学",让学生获得"学习(的)快乐",意义毋容置疑。而让"要学"、"会学"成为学生学习的基础,让学生"学得好",以及让学生学习活动蕴含自由精神,或将主动、超越和本体(纯粹)的精神特质融入学生学习活动中,是学生克服"厌学",扬弃"苦学",走向"乐学",进而获得"学习(的)快乐"的捷径。  相似文献   

10.
具有趣味、贴近生活、综合性强的个性化作业,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苦学"变"乐学",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  相似文献   

11.
现代人本主义教育学对高校快乐型教学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快乐型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快乐型教"和"快乐型学"。"快乐型教"是教师开展快乐型教学所需的基本素养,"快乐型学"则可以具体细化为教师实践快乐型教学的安排和措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并非放任放纵学生。快乐型教学仍需要教师对学生正确引导,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相似文献   

12.
快乐学语文符合素质教育所倡导快乐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理念,是值得大学语文教师探讨的一个永恒话题。大学语文教学应充满激情,创新教学模式,打破常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途径,从而实现教师快乐教学、学生快乐接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重视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为办学理念,上海市徐汇区向阳小学全面地探索素质教育实践,20多年来,学校逐步形成了以“快乐唱歌、快乐游戏、快乐运动、快乐创造、快乐学习”为抓手的“快乐教育”品牌特色和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4.
幸福是人类生活的永恒追求,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幸福中国"、实现"中国梦"已正式拉开序幕。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不仅对什么是幸福作了科学回应,而且对未来社会如何实现人民幸福作出了符合客观规律和具有实践价值的构建,这使它具有超越其他一切理论的优越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并为实现"幸福中国"找到了一条可靠而现实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快乐写作”,就是写作主体用自己的心灵观照事物和表现事物,是一种充满快乐的个体行为,写作主体因快乐而写作,因写作而快乐。文章从培养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批改等方面,对在高中作文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快乐写作进行阐述,论述让学生快乐写作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也是其扛鼎之作,历代庄学研究者都给予特别关注。“逍遥游”是精神的自由自在,是对人的个性的一种高举。我们通过梳理历代庄学研究者对“逍遥游”内涵的理解。从整体上考量庄子思想中“逍遥游”内涵,再结合精神分析理论以探视庄子“逍遥游”思想的深层心理原因,得出庄子逍遥游思想是对现实从精神上的一种超越,庄子建构的理想国只是一个存在于文本之中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先秦道家代表性人物,庄子的思想主旨是自由,自由的表征是“逍遥游”。在庄子看来,生民多处于不自由的境地,其因在于有所依傍的“有待”。而最根本之“有待”是“形躯”。故只有摆脱“形躯”之羁绊,才能臻于无所依傍的“无待”。于此间,生民安然适意地“逍遥游”。“逍遥游”之内涵是人为天地大化之一例,从而随顺自然,浑同于物。而此之法门是“忘”,于“忘”中复归人“虚静”、“和适”的本然之性。于自然本性的状态下,“以人合天”,直面事物本身。  相似文献   

18.
刘越 《天津教育》2021,(3):79-80
快乐教育和快乐学习指的是学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情感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爱上学习,自主学习,这就对学校的培养任务提出了要求。为了坚决贯彻落实教育部快乐教育的指导方针,学校要根植快乐教育的沃土,将立德树人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9.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贵在"学习",重在"有型"。所谓"型",本义是指铸造金属器物的模子,后被引申为某一类事物长期稳定的共同特征和基本属性。学习型党组织的"型",强调的是使学习成为党组织的属性和特征,成为党组织的基本存在形式。文章从何谓学习型党组织、为什么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怎样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三个方面阐述了学习型党组织的概念以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意义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随着“快乐体操”概念的提出与定义,迅速融入了学校体育,尤其是中小学、幼儿园体育教学的需要,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挑战;而普洱学院体育系又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机构,因此在体操普修课教学中融入“快乐体操”思想,就显得十分重要,实施快乐体操要结合项目特点,结合教学原则和方法,精选教材,突出其项目特点,合理安排内容;使体育系学生掌握体操教学中“快乐体操”思想,为以后的中小学体操教学奠定基础,具备推广体操项目的能力,为大众健身和提高国民体质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