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隆德县属宁夏固原市,由于特殊的地理与人文历史,这里保留了一批完整的古汉语词语.本文列举十例,从注音、举例、方言意义、文献资料例证等方面进行诠注.  相似文献   

2.
从近代文献入手,对常见于宣化方言的近代汉语词如“机明、敢情、待见、旋旋儿、絮烦、坐蜡”六个方言词进行考释,阐述其方言用意,探究其历史来源和用例,以今证古,为近代汉语词汇研究提供丰富的语料。  相似文献   

3.
刘小文 《重庆师专学报》2013,(4):127-129,153
四川省荣县有悠久的历史,又有较为封闭的环境,较好地保存了方言原貌。文章选取了当地方言中的部分古词语进行解释,所选词语均为《四川方言词典》《重庆方言词典》未收或虽收而未尽完备者,以帮助我们分析语言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4.
《四川方言词语考释》一书视野广阔,方法科学,考释精审,是方言研究中的一部难得的力作。  相似文献   

5.
通渭方言古词语释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方言古词语,对于语言学和文化史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甘肃通渭方言中保留至今的部分古词语结合文献资料进行了整理和简略的考释。  相似文献   

6.
本文刺取近代汉语词语十余条进行诠释,试图为近代汉语词汇史研究以及现行语文辞书的修订提供一点资料。  相似文献   

7.
许衡直解作品是元代儒学大师许衡对<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所作的通俗解读,文章通俗易懂,口语化程度较高,保持了元代口语的基本面貌.这些直解作品中不仅存在着许多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中依旧被广泛使用的常用词,而且还保存了一些沿用至今的方言词.本文将对许衡直解作品中所保留的一些仍活跃在现代诸方言中的词语进行阐释,以印证元代口语与现代方言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方言土语是活着的语言化石。阳原方言口语中鲜活运用的“卬”“缹”“聒”“剉”“垛”五词,“卬”“聒”“剉”皆来源于上古汉语,“缹”“垛”形成于东汉前,历史可谓悠久。从现代汉语方言词上溯,将活的方言与死的书证纵向结合,沟通古今,可以描写出词语历时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9.
吐鲁番地区在我国的大西北,其出土的文书里的部分方言词语在现时的西北地区的某些方言片中仍然存活着.本文试图通过西北地区的陕北方言来对<吐鲁番出土文书)中的二条词语进行解释,以丰富该文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新化方言里有许多词语,别的方言较少用,但这些词语在古籍中都有记载,本选录一些常用的略作考释,以供从事汉语方言研究和古籍整理的学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声、韵、调三个方面考察明代四川方言语音的发展情况,通过对明代文字材料(主要是<蜀语>)的研究发现:明代四川方言语音有平、上、去、入4个调类,16个韵部,舌面间声母还没有从舌根音声母中分化出来;而当代四川方言语音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有37个停止韵声,19个辅音声母.  相似文献   

12.
言语禁忌,是很有特色的语言风俗现象,它涉及各个领域、各种社会团体的许多风俗习惯,是民俗文化的一部分。文章立足四川方言,从破财、亵渎、凶祸三个方面论及四川方言中的言语禁忌这种心意民俗形态。  相似文献   

13.
作为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四川人也不例外地拥有自己成系统的言语禁忌.这一言语习惯自汉代以来就已存在,发展至近代现代已非常丰富.地域、职业等因素导致了言语禁忌词之间有较大差别,然而在禁忌的种类、表达功能方面却又总是趋于一致.四川人的禁忌语体现了较多的风俗、语言(包括语音、词汇等)等方面的地域特点.  相似文献   

14.
汉代赋家的创作,往往会体现其不同的语言背景尤其是方言底层背景。司马相如的赋用了一些方言词.这些方言词在今天的四川尤其是川东北地区还广泛使用。如果对这些词进行溯源,有一些可能来自楚方言。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司马相如的方言源和文化源,他可能不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或许来自与楚接壤或深受楚文化影响的川东北地区。  相似文献   

15.
绵阳方言隶属于四川方言次方言区,但相对于重庆方言和成都方言,却有自己的特点.本文选取了绵阳话的声韵调、语音特点二个部分进行论述.同时,本文还将绵阳话同北京话进行比较,对绵阳方言声韵调系统中的特殊语音现象分别作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四川地域特定的历史、地理条件和人文、社会文化环境对语言的影响制约,以及当地某些受言语影响而产生的特俗入手,以四川方言词为例,探讨了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方言和语言史研究关系密切,四川方言和汉语史的密切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根据汉语史的研究可以对四川方言作进一步的说明,另一方面是根据四川方言可以更好地研究汉语史。四川方言在词义上有不少独特之处,用方言考释的形式解释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不使用的词语或者义项,可以把活的方言词语与古典文献用例两者结合,从而对汉语词义的发展演变提供活的方言证据,使古今贯通。对四川方言“挨”、“漮”、“篾”、“舔”、“争”、“鲰”之义逐条训释,即是尝试。  相似文献   

18.
四川方言中几个语气词的语法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四川方言中祈使语气词“口火”、“哈”、“吼”的语法化问题,讨论“球”演化为语气词的问题,分析其虚化的诱因(尤其是“脱落—替代”和“停顿取消”的表现),并谈及四川方言与普通话中相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嘉应学院学报》2017,(3):19-24
四川客家方言是客家方言的一个地域分支,它离开闽粤赣客家方言母体独立生长300年后,还保存着客家方言的很多重要特点,这些特点是判断四川客家方言是客家方言而不是别的方言的根本依据。论述四川客家方言的传承规律,旨在揭示四川各客家方言点共同传承的客家方言所具有的重要特点及其传承性。经过比较研究和统计分析发现,客家方言的显著特点、常用性强的内容、词法特点具有很强的传承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