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数学教材的开发需要教师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联系生活实际对教材进行整合重组与开发,从而保证课程教材的教学效益最大化,推动学生的数学修养全面发展。教材的整合重组与开发是基于原有教材的基本知识体系,教师对教材进行的补充调整,就是根据学生的生活需求进行教材的改变,使得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能在生活中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2.
在依托教材从事数学教学活动的同时,需要对数学教材进行再一次的“深度加工”,通过对教材符合创造性原则的结构重组、知识创生、生活还原等,实现教材的“再度开发”,从而让数学教材在“创造性运用”中增值。  相似文献   

3.
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它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以往的教材与数学遵从这一原则,而现在《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更为明显。在一、二年级教材中许多数学问题更是生活情景的再现,这一切都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空间,帮助它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并学会用活动的经验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4.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是新课程改革的产物,在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的发展方面,确有许多优越性。然而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也遇到不少困难,如生活情景设计不足、方法的形成缺乏梯度、创新能力的培养训练度不够等问题,这些问题常常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在教学中笔者运用新课程理念,本着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原则,“遵循而有所变,信奉而不为是”,不拘泥于教材,根据学生实际对教材深度开发挖掘,大胆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取舍、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重要特征,数学教育应帮助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因此,数学文化不能只局限于以书本知识的形式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传递、继承,而应主动开发和利用丰富的社会文化资源,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一、开发数学课程资源,加强与生活的联系教师应在深刻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开发与学生学习特征相适应的大众化、生活化的数学课程资源,即“数学从生活中来”。比…  相似文献   

6.
习题是小学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取数学活动经验和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平台,也是沟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注重习题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在习题的教学中也要让学生充满“?”。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喜欢提问题,能对习题进行深挖,而不是只停留在表面,就事论事。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开发和利用教材中的习题,为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提供有效的帮助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数学》(四至六年级)是以生活数学课标规定的内容为依据,以数学学科的知识与体系为主线编写的。教材通过对常见的量、数与运算、图形与几何、统计、综合实践等内容的合理排布,帮助学生适度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掌握学科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并形成一些与数学基础知识相关的生活技能。教材编写时注意遵循数学逻辑思维规律、学生认知规律、科学性与生活性的编写原则。  相似文献   

8.
<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与提高数学应用意识,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源自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为此,本文探讨了小学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一、将生活实际问题渗透于数学知识中数学教材更多的是现成的经验,教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直接学习这些经验,然而,学生会感觉到单调与乏味。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务必对教材进行灵活的处理,在教学中渗透实际生活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提倡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玩数学的机会,引导其体验、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苏教版小数教材充分注重教学内容与生活相结合的原则,增加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探索、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难看出,教材提倡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参与建构知识的形成过程。下面,谈谈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一些感悟。  相似文献   

10.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数学知识中蕴涵着丰富的法制教育资源。如何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发和利用数学中的法制教育资源并与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以达到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目的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一、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法制素材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法制素材,把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知识大多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断开发生活资源,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结合,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使其从根本上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进而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因此,重点探讨生活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旨在将生活资源引入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优化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尹吉红 《学子》2014,(7):25
正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要实现以上教学目标,一定要加强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引导学生走向更广阔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去,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的价值。一、改造教材,开发教学资源1.数学情境的开发教材上的数学知识一般都缺少问题的情境,这样的数学缺少数学原本的样子,缺少了数学的来龙去脉,也缺少了趣味性、挑战性,不能激起学生火热的思考,所以我们应对数学知识进行情境开发。如在进行"通分"教学时,可对书上要求直接通  相似文献   

13.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实际教学中,小学数学课本不会自然地与生活发生联系,这有赖于教师把教材与生活进行联系,为学生开展生活化教学。数学作为一门小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学科,不应孤立于生活之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进行紧密联系,以此来促进学生对数学的深入认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对习题进行使用和开发不仅仅是教材的需求,也是学生的发展需求,但是,目前在小学数学习题资源的使用开发上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小学数学习题资源中包含了许多隐性或者显性的资源,在对小学数学习题进行二度开发使用时,要抓住重点,遵循融合、创新的原则,争取做到简单化、深入化及灵活化。  相似文献   

15.
习尚丽 《甘肃教育》2014,(18):97-97
正新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走进数学课程资源,可开发和利用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形式多种多样。那么,数学教师怎样来挖掘和利用数学资源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去探讨。一、用活教材资源,激励学生"想数学"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有着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其利用和开发的重点是研究和处理教材。教师要用自己对教材的敏  相似文献   

16.
数学学习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即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生活经验数字化,数学知识生活化。因此,教学中应主动地开发教材,使教材内容贴近儿童情趣,在课改下同样生机勃勃:从而让学生学习有活力的数学,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让数学教学过程富于生活的气息。  相似文献   

17.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通过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加强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一、让学生体会到身边有数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西师大版第一册数学实验教材《上学了》,让学生感受到上学第一天学校生活的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8.
所谓教学生活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将教材知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从而使枯燥深奥的课本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浅显易懂. 一、数学源于生活更被用于生活 众所周知,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更是如此.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进而使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相关的数学司题,并通过解决司题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多种隐性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优化,为课堂教学顺利高效地展开创造有利条件,也为学生思维开发提供了重要契机。教师对教材文本、学生生活、教学生成等隐性资源的开发,对提升课堂教学品质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中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特点,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因此,要使数学教学从书本走向生活。教师应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加工,恰当选择与学生现实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情境和问题,把社会生活的鲜活题材引入教学中,赋予教材新的内涵,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