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743年-1744年直隶地区发生严重旱灾,时任直隶总督高斌殚精竭虑,精心筹谋,赈济灾民,不遗余力。在其所采取的措施中,既有面对灾荒时的应急举措,又有针对灾荒之后的重建工作,这对减小旱灾损失,尽快恢复农业生产,无疑具有积极作用。而且在今天看来,这些措施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清末民初的直隶师范教育课程设置体现出课程内容与师德培养目标紧密契合、师德培养的课程占比较大、把修身课放在突出的位置、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特点,对直隶师范生良好师德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借鉴直隶师范教育的经验,当今的师范教育应将师德培养纳入课程体系,通过课程设置加强师范生的师德培养.  相似文献   

3.
南诏在唐王朝的扶持下崛起,成为西南地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在2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伴随着与吐蕃在西南地区的争夺,南诏与唐朝的关系可归纳为四个阶段:统一六诏时期、“叛唐”时期、“归唐”时期、“叛服无常”时期。之所以会出现不同的时期,与当时西南地区的政治格局有关。但是,剑南节度使的个人因素也是影响两者关系的主要原因。在这几个历史阶段中,有重要影响的剑南节度使有:王昱、章仇兼琼、鲜于仲通、杨国忠、韦皋、李德裕、高骈等,从历史视角探究,可以发现不同的剑南节度在其关系变化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研究剑南节度使在南诏与唐朝的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为了满足战争需求,曾致力于开发西南农业,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如调整农业机构,注重农业科技示范,开发农林资源,倡导农业互助合作,整修水利灌溉工程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南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世贞的文学理论表现出极大的丰富性和包容性。它既有强烈的宗派性,同时又有鲜明的开放性、发展性。他坚持复古论的文学思想,却并不反对其他有价值的理论,从而成为明代中期的文学批评巨匠。而其书法理论则与其文学理论相映成趣,在很大程度上与其文学理论具备一致性和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摘要: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是导致近代中日两国历史剧变的两次重要战争,对中日两国社会和学校体育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学术界曾盛行甲午战争“偶发论”,为驳此论,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依据大量日文史料梳理日本学校体育随两次对外侵略战争而发生重大转变的过程,分析两次战争对日本学校体育的重要影响,以及学校体育为战争胜利而发挥的特殊作用,从体育角度证实了甲午战争是日本长期准备并精心谋划的。认为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是日本近代学校体育的重大转折点,学校体育从此由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途径转变为为扩军备战服务的工具,并对20世纪日本乃至中国的学校体育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学校体育作为甲午、日俄战前日本精心备战的环节之一,为日本两次获胜有效发挥了军事预备教育的作用,但也影响了自身的正常发展,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7.
杜甫的秦州<遣兴>诸诗与王梵志白话讽喻诗的语言风格极为相似,应是杜甫对王梵志诗歌的有意模仿.结合王维诗歌中的"梵志体"题注,再以杜诗为佐证,可以判定王梵志应生活在初唐时期,其白话诗对杜甫、王维等盛唐诗人都产生过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对王阳明思想体系的研究,迄今为止,多半还囿于他的哲学方面。然而王阳明在经济方面的阅历和心得也同样具有真知烁见。我国古代的经济思想也是一脉相承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对人的身份地位,从而对职业的尊崇荣辱也必然有一个认识的渐进过程。从管仲的“四民分业”世袭制度到王阳明的“四民平等”观念,不仅说明了王阳明思想的先进性,更表明了中国封建社会经济长期缓慢发展的深刻原因。  相似文献   

9.
唐宋时期牢城使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牢城使最早出现于唐末,在五代时期发展成为重要的军事职官,并为宋代所沿袭。牢城使的职能随着牢城的含义演变,在各个时期也是不同的。在唐及五代前期作为州镇重要的统兵军官,负有防御及野战之责;五代后晋时牢城已经成为兼具管理配隶罪囚的场所。宋代为加强中央集权把牢城使的任命权收归中央,同时,将牢城军改编为厢军之一,致使战斗力不断削弱,牢城使地位也随之下降,最后成为督管罪犯配隶的地方司法性职官。  相似文献   

10.
王莽、刘秀作为儒生帝王非常重视风俗教化.王莽在风俗教化上的举措侧重于风俗使者的巡行和建立三雍这样的象征性教化设施来推行的.而刘秀则侧重于通过学校教育和人才选拔制度来推行风俗教化,因而效果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11.
王熙凤和曾思懿分别是<红楼梦>和<北京人>中的当家少奶奶,对他们的比较,可以了解文本所反映的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人物命运的演变,了解文学作品继承与创新的内在联系,感受人物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