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代上海租界的法制是现代法制.这一法制引导、规范了上海租界现代社会,其中包括:现代议政组织的建立和运行、现代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立和施行、现代司法的诞生和运作、现代经济文化与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等.上海租界的现代法制中有瑕疵,包括在立法和执法、司法等方面.形成这种瑕疵的原因主要是:上海租界当局有殖民意识、部分执法司法人员法律素质低、上海租界当局不深谙上海的社会实情等.上海租界现代法制的瑕疵对上海租界社会产生了消极影响,并使之出现了病态.  相似文献   

2.
1937年上海两租界沦为孤岛。孤岛教育呈现纷繁复杂的景象:大量沦陷区学校避难于此,孤岛教育异常“繁荣”;各校均面临办学困难,战争给教育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孤岛教育成为各种政治势力争夺的焦点。在特殊的孤岛环境下,中国教育在夹缝中顽强生存,为保存民族气节,坚持抗战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3.
上海是中国近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其之所以能迅速崛起,关键在于上海租界在近代中国特殊环境下所具有的独特功能。依据相关史料,从租界开发、越界筑路及华界自治三方面,对其城市化效应作了初步考察,以从一个侧面增进对上海租界与上海崛起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上海租界移民功能略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是近代中国典型的移民城市.其之所以能形成,关键在于上海租界在近代中国特殊环境下所具有的独特功能.依据相关史料,考察租界的"孤岛"效应、"蓄水池"效应两个方面,可增进对租界及上海崛起历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在近代中国,上海的近代化程度最高,长期处于中心地位,这是由多方面的历史因素促成的。不能否认,租界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租界市政的兴起及其对华界的影响,进而促进了上海的近代化,从另一个视角揭示了上海中心地位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6.
存在百年之久的上海租界,既是外国侵略中国的基地,也是中国了解和接受西方文明的窗口。它的存在,对近代上海乃至近代中国都有着极大的影响。究其成因,既有制度和文化层面的,更有上海独特的自然、地理、人文环境等因素。  相似文献   

7.
租界时代上海的颓废意识的形成,一方面受到西方颓废思潮的影响,另一方面与租界语境密不可分.西方的颓废思潮传播到租界化的上海后,受到租界文化语境和时代语境的改造,一方面与中国传统的名士风流以及租界的疯狂享乐观念相结合,另一方面,讲求文艺功利效应的文艺家又试图以人文主义和民族大义的观念来重新划定颓废的意义边界,由此,生发出多种颓废文本样态,造成了二三十年代文学的颓废风格.  相似文献   

8.
1929—1930年间的收回上海租界电话权运动是在租界当局标卖租界电话权的背景下,由国民政府率先发起,随后迅速得到上海民众支持的爱国运动。在此过程中,政府首先通过外交方式向租界当局提出交涉,受挫后积极支持群众运动并试图借助华人股东的力量否决电话出卖议案,但亦未能达到目的。最终只能退而求其次,采取务实的方针着手进行收回越界筑路区电话权工作。  相似文献   

9.
穆时英小说研究趋势是一个从政治层面到艺术视角,从外部批评走向内部研究的过程。从租界文化角度较为详尽地论述穆时英的小说创作与上海租界之间的内在关系,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穆时英的小说创作。穆时英的上海租界小说具有前沿性,这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新都市文学或特区文学有着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上海小刀会起义发生后,华人大量涌入租界,导致了"华洋杂居"局面的形成和新的行政系统的建立.因政治上的特殊性,上海租界成为近代中国一个相对无战事的"孤岛",难民潮迭现,人口激增.同时,其城市功能也逐步得到全面开发,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由此,上海租界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电影繁荣于上海,上海特殊的租界文化语境影响了电影的表达.在30年代的电影中,上海租界中的典型公共空间具有隐喻与象征的色彩,成为一座陌生、罪恶的城市.30年代的经典影片,在叙事策略、内容等方面借鉴好莱坞电影的同时,实现了形式与内容的突围.  相似文献   

12.
土地章程是租界存在、发展的主要依据,对于租界的城市建设起到了根本的作用,是近代上海的第一部城市规划文件及城市规划法。1845年土地章程的制定充分考虑了中英双方的各自传统,是双方对土地认识的必然结果。土地章程在租界的城市建设中所起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确定了租界的地域范围;明确了城市规划的主体及公众参与原则。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学界对与上海有关的现代文学现象的研究,采取的主要文化视角是都市文化和海派文化。都市文化和海派文化视角照亮了一些文学现象,也留下了一些盲点。鉴于此,根据现代时期上海的租界语境,提出“租界文化”概念。租界文化和海派文化、都市文化既有相通之处,又有明显区别。“租界文化”概念的提出,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开创了新的维度、新的尺度、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在租界化上海,很多现代作家的文本格调都呈现出一定的颓废气息,丁玲是其中之一。颓废可以指一个城市的外在形态,也可指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通过深入解读丁玲早期一些作品里的颓废叙事,以此来剖析在租界化上海语境下,丁玲早期作品中的颓废叙事所蕴藏的丰富内涵。颓废的外在形态主要从浮华上海的外表出发,从文本的直接表达与间接表达两个方面加以展开;颓废的内在特征主要以情与欲为中心,从作品中人物的生活方式与情感态度来解读;颓废的本质特征主要从作品主人公的人生态度出发,主要以人生孤独感与生命价值的虚无感为主。  相似文献   

15.
吴紫媚 《考试周刊》2011,(37):31-33
有"东方巴黎"之称的旧上海可谓是中国租界的缩影,基本折射出了租界里的小世界。历来,人们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对鸦片贸易的研究。然而,租界里弥漫的不仅仅是"浓烟"。本文主要通过阐述上海租界里盛行之赌风,进一步放大租界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较早制定并实施了《上海市职业技术教育条例》和《上海市职工教育条例》,而随着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与社会对各类职业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职业教育呈现多元办学和多元管理的趋势,这两部条例已不适应,因而亟需通过修订新的地方性法规,以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和个人诸方面在职业教育中的权利和义务,进一步理顺相关的法律关系。2004年7月,《上海市职业教育条例》颁布与实施,为上海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大职业教育”体系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但就当前而言,在资源共享、保障职工教育权利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通过立法调整,进一步协调解决。  相似文献   

17.
上海开埠后,各国殖民者在上海的租界空间中兴建了大量纪念碑建筑与公共雕塑像。这些首次诞生于中国的公共艺术,在殖民者共同体认同与殖民主义政治的公共象征这两个方面实现且体现了其特有的公共功能与公共性。  相似文献   

18.
亭子间是上海弄堂房子中的一间,在二三十年代,则一度成为文人和下层市民的主要居所.周天籁的《亭子间嫂嫂》,从妓女与狎客的角度入手,展现了租界文化影响下下等妓女“娜拉”式的生存环境和复杂的上海市民世界,并站在全局观念上加以研讨和分析,从中挖掘出产生如此社会现象的内在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9.
关于现代远程教育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我国教育振兴的重大举措,加强现代远程教育的立法研究,通过立法为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同时又能严格规范现代远程教育的办学行为,从而从根本上确保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上海的民办普通高等学校经过16年的发展建设,已经成为上海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负面的现象,既有民办高校自身办学行为不规范造成的问题,也有政策法规滞后造成的问题.据此,本文对上海市民办高等教育立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