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杜甫的《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相似文献   

2.
在杜甫的一千多首诗中,有三首同题的《望岳》诗,分别咏的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时间各不相同,登泰山之作是青年时期所写,而西岳诗是杜甫四十多岁时的作品,南岳诗则是诗人晚年漂泊荆湘时完成的。三首望岳诗,虽然写的都是登临名山的感受,但由于诗人生话经历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望岳》     
杜甫 《初中生辅导》2011,(35):49-F0004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相似文献   

4.
五律首句仄起平收式的平仄变化是: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乎平仄,平平仄仄平。  相似文献   

5.
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收录于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的第十册。主要通过对泰山的描写来表达作者自己的豪情壮志。泰山文化博大精深,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的诗词歌赋,而诗圣杜甫,却另辟蹊径,以“一览众山小”的豪迈胸怀,描写了东岳泰山雄伟磅礴蔚然的大气象,抒发了诗人自己敢于攀登,雄视天下的雄心壮志,洋洋洒洒的表现着蓬勃的朝气。  相似文献   

6.
刘珊 《语文知识》2002,(1):44-44,41
《望岳》是现存杜诗中最早的一首,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即公元735年),杜甫赴洛阳应进士举落第后漫游齐赵一带,游泰山时作了这首诗。全诗如下: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高教出版社1994年版国家教委中等专业学校八五规划教材语文第二册对这首诗的注释有两处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7.
刘祥 《江西教育》2009,(10):8-9
[课堂再现] 这是全国“名师班”学员所上的一节汇报课,内容是苏教版八年级《剪文》上册的杜甫早期诗歌《望岳》。  相似文献   

8.
杜甫之前,与泰山有关的诗歌多与鬼神、封禅相联系。杜甫的《望岳》问世后,泰山真正作为自然审美的客体进入到诗歌创作中。全诗以“望”字统领,以“意”贯穿,从远望的赞叹,到近望的惊讶,再到震撼的细望,最后到豪情溢于言表的极望,内容上层层推进,情感上逐渐上升,一线串珠、前后不断。这首诗的妙处不在于写绝了泰山,而在于将杜甫自己的情致写绝。单纯分析泰山流于表面,核心的要义在于杜甫与泰山完全融合的情致及背后暗藏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韩礼德的人际功能入手,分析唐代诗人杜甫《望岳》一诗的四种英译文,从中可以看出语气、情态、评价等均具有人际意义,以检验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诗歌分析中的可操作性和可应用性.  相似文献   

10.
11.
杜甫诗《望岳》,是一首极其独特的登山诗。其独特之处,并不全在于这首诗拥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以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名句,也不全在于诗中破空而出的一腔豪情。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其独辟蹊径的艺术构思:写攀援登山,并不从实地登山落笔,而是远远地站立在泰山脚下,展开巨大的想象空间,带领读者,在一种深情的眺望之中,让自己的心灵以矫健的步履,自下而上,去感受登临带来的景、情、理,  相似文献   

12.
【教材简析】 《望岳》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首古诗,由唐代大诗人杜甫所写。诗人通过描写泰山雄奇壮丽的景色,表达了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诗歌的风格气势磅礴、雄放健拔,与后期的风格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3.
14.
本诗写于开元二十四年,这一年杜甫二十四岁,据他自己说,由于文章的不合时宜,他忤了主考官,因而落第。此时的杜甫一方面有着儒者积极入世的精神,另一方面又因落第而入世不能,两方面激烈的碰撞无疑是本诗情绪的背景。  相似文献   

15.
赵平 《现代语文》2007,(6):86-86
这首《望岳》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作。年轻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大气磅礴而又含蕴无穷的诗歌。在此诗中,你见不到任何科举失败后的消极颓唐情绪,只感受到一种伟人般的气魄与情怀。那么,这首诗最耐人寻味的东西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望岳》和《春望》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中的两首诗,标题中都有一个"望"字,前者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后者写在安史之乱的前期。编者将这两首诗并列,有什么用意呢?这让我产生了无穷的联想,如果由"望"字切入,将这两首诗整合教学,会开拓出怎样的境界呢?  相似文献   

17.
唐朝的繁盛气象铸就了李白杜甫的大诗人地位。我们读这两位大诗人的青春之作,能够感觉到一种生命的冲荡力量。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框架,运用及物性分析对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代表作《望岳》及其两则英译文进行了对比和鉴赏,以此尝试着以一种较为客观的视角分析古诗英译,分析系统功能语言学对古诗英译的适用性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音韵和谐,语言凝练,内容丰富,意境深远,以独特的形式,积淀了中国数千年的思想、情感与智慧。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古诗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新时期初中生学习古诗的目的和意义在于丰富文学知识,提高写作水平,培养审美能力,传承中华文化。然而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几十年应试教育的急功近利,古诗课堂教学一定程度上仍然延续着逐句讲解一疏通文意一背诵默写这一按部就班的  相似文献   

20.
杜甫诗《望岳》,是一首极其独特的登山诗。其独特之处,并不全在于这首诗拥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以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名句,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