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最近收视率较高的电视相亲节目,越来越注重女性的主体地位,但是男权中心的文化现象并没有让位,女性的刻板形象仍然存在。本文将以江苏卫视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作为案例,通过对该节目文本的内容分析,探讨其如何通过媒介符号传达女性性别刻板印象。  相似文献   

2.
代宁 《新闻世界》2011,(11):203-204
“谢霆锋张柏芝婚变”的消息曾在网络空间中引起广泛讨论,也成了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之一。本文避开道德、隐私层面的争论,以女性视角观照整个事件,从报道角度和报道内容两方面入手,浅析媒介在整个事件报道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大多数杂志创刊于改革开放初期,就像各级作协有自己的文学刊物一样,各级妇联也创办了自己的机关刊物,这就是今天大部分女性刊物的前身。妇联这种特殊机构的存在本身就昭示着女性的弱势地位,它像三八妇女节一样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提醒,是一个性别意味很强的标志性符号,这种意识也不可避免地带进了女性刊物的叙事想象。  相似文献   

4.
金庸及其武侠小说一方面早已完成经典化历程,进入文学史叙述;另一方面又随着审美趣味的变革而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消隐。乔峰作为武侠小说的代表人物,失败的英雄与零余者的形象彰显了金庸写作的现代性。武侠小说虽然延续了将女性拘囿于异性恋家庭空间的强大历史传统,但金庸同时也书写了个别男性和女性跨越公私界限的时刻。与此同时,金庸及其作品的影响也依然在新的媒介与艺术形式中持续。  相似文献   

5.
忽如一夜春风来,全国各大卫视都打着"以人为本的旗号"开始了各种各样的相亲节目。在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话题不断,节目收视率火爆上升之时,河南都市频道的情感密码《非诚勿扰》栏目也悄然进入了观众视野,并在网上引起了对节目内容的激烈争论。  相似文献   

6.
女性期刊作为女性阅读的重要文本,是否具有社会性别意识,对于传播先进性别文化、促进男女平等意义重大。女性角色"出场"的定型化和"在场"的缺席、女性话语介入的矛盾体现、女性期刊编辑社会性别意识的缺失是女性期刊社会性别意识缺乏的主要表现。女性期刊内容应注重女性意识的提炼、加强对女性期刊编辑主体社会性别意识的培训、社会协同支持系统的培育是女性期刊构建社会性别意识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7.
女性时尚杂志广告通过性别的呈现方式,构建着我们关于性别的认知.虽然女性时尚杂志及广告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呈现独立自主的现代女性形象,但仍然摆脱不了传统性别文化的束缚和影响,女性依然没有彻底摆脱男性的附属物的身份.本文在总结目前女性时尚杂志广告中常见的女性形象的基础上,批判女性时尚杂志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定位刻板化、地位模糊化、形象商品化,希望在消费“她时代”的背景下,女性时尚杂志广告中的女性形象能更丰富、更自主、更鲜活.  相似文献   

8.
许文静 《新闻世界》2014,(5):215-217
谢晋电影在中国影坛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文革结束后的反思三部曲是其艺术创作的巅峰,他将个人的命运浮尘融入社会的政治变迁和历史演进之中,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沉痛的历史。本文以反思三部曲中出现的六位女性为研究样本,采用符号学和意识形态分析的方法,发现女性的形象是复杂而宏大的,她们是男性的拯救者、历史的承担者和道德的评判者。最后结合谢晋的家庭背景和教育情况等因素对其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再现成因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9.
女性期刊作为女性阅读的重要文本,是否具有社会性别意识,对于传播先进性别文化、促进男女平等意义重大。女性角色"出场"的定型化和"在场"的缺席、女性话语介入的矛盾体现、女性期刊编辑社会性别意识的缺失是女性期刊社会性别意识缺乏的主要表现。女性期刊内容应注重女性意识的提炼、加强对女性期刊编辑主体社会性别意识的培训、社会协同支持系统的培育是女性期刊构建社会性别意识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0.
部分儿童图书中存在的女性刻板印象与女性性感化现象侵害了儿童性别平等权.与已经受到关注并积极纠正的儿童图书中女性刻板印象问题不同,儿童图书中的女性性感化问题在全球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女性性感化造成女性的外部和内部物化,造成儿童的生理及心理损害以及性别歧视和偏见.在倡导政府加强儿童图书出版管理的同时,全社会、家长和学校应对儿童阅读进行引导,以抵制女性刻板印象和“性感文化”对儿童的侵蚀,培养儿童的性别平等意识和独立人格.  相似文献   

11.
李卓 《新闻传播》2012,(3):186+188
本文借用社会心理学的"角色冲突"理论分析当下中国大众传媒的社会性别意识,阐释媒体(特别是女性媒体)社会性别意识的内在矛盾和冲突,探索媒体推动和促进女性人才发展的做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12.
孟晨曦 《视听》2021,(3):104-105
娄烨作为中国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其特有的对于女性世界的关注,成为当下中国最擅长表达女性意识的导演之一.本文主要借助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的相关理论,对娄烨的电影作品及其作品中的女性人物进行探讨,并分别从女性意识的建构和表达、女性意识的视听呈现这两方面来分析娄烨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所表现出的独特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3.
已占"半边天"的学术期刊女性编辑,依然未能挣脱性别刻板印象的窠臼.性别刻板印象中的学术期刊女性编辑形象表现为:惯常定势的按部就班者、敏感脆弱的自信缺乏者和自我发展遭遇瓶颈的职业倦怠者.在探析其成因后,提出重塑女性编辑形象的路径:普及社会性别观念,真正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女性编辑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做到自我认可和自我平衡;挖掘女性编辑气质特征,发挥独特女性视角.  相似文献   

14.
"现代花瓶和贤妻良母"是当今电视广告塑造的两类形象。传媒对女性的歧视和扭曲透露出强势的男权意识,其深远影响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5.
杨娜 《新闻世界》2009,(5):95-96
在运营商业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大众传媒为迎合女性受众,塑造出一批与男性“平等”的新女性形象。但是,由于受到中国中性化、贵族化等特殊女性主义的影响,媒介在塑造这类女性形象时出现了矫枉过正的新问题,主要表现在过度拔高女性在两性关系中的地位,及片面地将“女强人”、“铁娘子”等女性形象塑造为女性楷模,轻视家庭妇女等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业性报纸《申报》在其广告中塑造了大批全新的女性形象.《申报》广告编辑以媒体人的角色使命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在开掘女性形象商业审美价值的同时,充分彰显了其社会审美价值,促进了女性解放和社会文明的转型.  相似文献   

17.
当下我们的生活充斥着五花八门的广告,在达到商业目的的同时,还折射、反映现实,传递着当前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性别观念,反过来对现实文化起到引导作用。所以广告中所反复再现的女性形象,会影响大众对女性的认知,同时影响女性的自我意识,这就是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在广告传媒  相似文献   

18.
王蕾 《新闻界》2006,(4):80-81,79
18世纪以来,西方女性主义先后经历了两次浪潮。第一次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受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影响,女性开始走出家庭,参与到社会革命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使得女性主义思想很快就传遍了西方世界。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源于美国,并很快传播到北美和欧洲的其他国家。它秉承了女性主义运动一贯的思想,反对传统的男女不平等,  相似文献   

19.
张昊  蒋京兰 《新闻世界》2011,(7):301-302
"小报"是"一种社会传播方式,是大众表达的潜在论坛"。"小报"里的人物以及他们的离奇故事,正是这种潜在论坛的外在表现形式。不同的社会群体,在"小报"中有不同的形象,同时也暗示了各个群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和现状。本文从"小报"中最大的卖点——女性,来讨论这个特定的社会群体在"小报"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20.
周帆 《新闻前哨》2011,(8):48-50
女性在媒体上的形象,通常被描摹为一种依附于男性、被观看的刻板印象,即便在互联网世界中也是如此。本文通过北京外国语大学"香水女孩"的网络走红,分析互联网媒体对女性形象的建构与消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