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短评     
近一个时期,有关毛泽东同志个人及家庭生活情况的图书出版不少。诸如《毛泽东逸闻录》、《我和毛泽东的一段曲折经历》、《毛泽东家世》、《领袖泪》、《走向神坛的毛泽东》、《红墙内外——毛泽东的生活实录》等等,水平参差不齐,质量优劣不等,有不少内容离奇古怪,令人怀疑。毛泽东同志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主要缔造者之一,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宣传毛泽东同志为革命事业做出的丰功伟绩,让人们了解他,认识他,学习他,是一件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读过好多中国的古籍,上至经史子集,下及稗官小说。他本人就说过他幼年读的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一套。假如我们从《毛泽东选集》上去查,就会发现他引用的中国古籍,范围很广,计有:《诗经》、《论语》、《孟子》、《国语》、《老子》、《左传》、《孙子》、《列子》、《吕氏春秋》、《新序》、《淮南子》和《史记》等二十四史、《资治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同志曾被称为职务最高的新闻记者和评论员。他一生中在不同时期为《红色中华》、《新中华报》、《解放日报》、《人民日报》和新华社提供过大量消息等新闻稿件。还亲自撰写了许多优秀评论。笔者最近系统地学习了《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和《毛泽东选集》中的新闻作品.认为毛泽东的新闻评论作品特别是他后期撰写的新闻评论。  相似文献   

4.
一、毛泽东生平自述版本演变的情况(一)旧版《毛泽东自传》是过渡性的不完善版本斯诺是到陕甘宁革命根据地采访的第一个外国记者,也是毛泽东第一次亲密接触的美国人。毛泽东向他讲述了抗日形势和统一战线政策,并且第一次把自己43岁以前的生平经历口述给他。1936年10月斯诺从陕北保  相似文献   

5.
李文邦 《出版科学》2016,24(6):120-124
1919—1922年,毛泽东以“馆外撰述员”的身份参与湖南《大公报》的采写与编辑工作,这是青年毛泽东早期新闻活动和编辑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他在《大公报》的编撰活动,既对当时湖南的社会、政治、民生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反映了他从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1937年出版的中文版《毛泽东自传》屡屡“惊现”于西安、宝鸡、永康等地,各大媒体纷纷追踪报道,一时间沸沸扬扬,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那么,《毛泽东自传》何以能在当时公开出版发行,其中的内幕如何?要回答这些问题,不能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复旦大学教授孙寒冰。《毛泽东自传》从发现、请人翻译、审阅校改到争取批准出版发行等一系列工作,都是他一手策划和经办的。1937年的一天,孙寒冰在阅读《Asia》杂志(即英文《亚细亚》月刊),发现斯诺写的《毛泽东自传》,如获至宝,一口气读完,当即把他的学生汪衡找来,请汪全文翻译…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一生同报纸结下了不解之缘,早在五四运动时期,毛泽东就投身于新闻实践活动。1918年10月,他参加了中国第一个有组织的新闻学术团体——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1919年7月,毛泽东主编《湘江评论》,后又接手主编《新湖南》。在新闻实践活动之外,毛泽东还开始从理论上探索新闻对于社会的作用。1925年12月,毛泽东在《〈政治周报〉发刊理由》一文中,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点,着重从报刊的使命等方面阐述了革命报刊的性质和任务。抗日战争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战争环境,毛泽东以其丰富的报刊实践经验,多次撰文或题词,指导党的新闻工作。他继承了…  相似文献   

8.
访贝特兰     
“我的记者生涯始于中国”初秋,新西兰风景如画,我从首都惠灵顿出发,驱车北行16公里,来到下哈特镇的一个小村庄,拜访了詹姆斯·贝特兰。贝特兰这个名字,中国人并不陌生,抗日战争时他来到中国,曾访问过毛泽东,这次会见时毛泽东的讲话《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收入在《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中。贝特兰身材高大、健壮、满头银丝、红光满面。他把我领进他自称为“杜甫草堂”的书房,也是他的客厅里。环顾四周,书房四壁的书架上摆满了书籍和  相似文献   

9.
关于新闻工作、办报和当记者——毛主席几次谈话的回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生100周年。为了缅怀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缅怀他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本刊从这一期起,将陆续刊登这方面的有关文章,以示纪念。这期杂志首先刊登的是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吴冷西同志写的《关于新闻工作、办报和当记者》一文。这篇文章载于中央文献研究室出版的《缅怀毛泽东》一书。本刊发表前,作者又略有删改。  相似文献   

10.
关于新闻工作、办报和当记者——毛主席几次谈话的回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生100周年。为了缅怀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缅怀他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本刊从这一期起,将陆续刊登这方面的有关文章,以示纪念。这期杂志首先刊登的是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吴冷西同志写的《关于新闻工作、办报和当记者》一文。这篇文章载于中央文献研究室出版的《缅怀毛泽东》一书。本刊发表前,作者又略有删改。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我们要来一个读书比赛,看谁读的书多,掌握的知识多。”而毛泽东自己就最重视读书,不管是中国的,外国的,古典的,现代的,正面的,反面的,他都读。而且有的书他还要反复读,《红楼梦》这部书读了五遍,长达四千万字的《二十史》他在通读之后,有些地方又反复去读。渊博的知识,为毛泽东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成功一代伟人奠定了基础。从毛泽东的读书,想到了我们的读书。现在,我们的一些新闻工作者忽视了这个问题,几乎不读书,这是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同志,青年时期,就投身于创办报刊的革命活动。从1919年到1926年,他先后主编了《湘江评论》、《新湖南》、《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湘潭教育促进会报》、《新时代》、《政治周刊》共六种刊物,这段办刊经历虽然短哲,却极大地推动了当时湖南以至全国的反帝、反封、反军阀群众运动,为中国革命指出了正确的方向。探讨毛泽东早期办刊特色,对于我们全面深刻领会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的新闻宣传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宣传事业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3.
吴兰兰  郭栋 《青年记者》2007,(22):131-132
1929年受张季鸾之邀进入《大公报》后,王芸生的命运便与《大公报》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了。王芸生从28岁到65岁在《大公报》连续工作37年之久,奉献了他全部的心血与智慧,他被毛泽东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同志渊博的知识既来源于革命的实践,也来源于对文献的利用。毛泽东同志从八岁开始读书,一直到十三岁才离开本地的私塾,其间读了具有人民性的《西游记》、《水浒》和《三国演义》等小说。他读这些小说极其用心,在书上打了圈、点等记号,或写上批语。这是毛泽东同志一直保持着的一种优良读书习惯。从十三岁至十五岁,由于父亲需要帮手,使这个极爱读书的少年辍学在家,在田地里劳作。除了农活和帮助父亲记帐,毛泽东同志仍旧挤  相似文献   

15.
信息四则     
台北出版业者诧异——《毛泽东语录》如此热销【台湾消息】台北出版业者杨一峰投身出版业只有三年时间,最近他在岛内出版界做了一件倍受关注的事——出版《毛泽东语录》。该书在台湾出版后热销,一版再版,迄今已出第四版。这样的业绩连他自己都诧异:“本以为是要‘为人民服务’,如此热销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杨一峰说,出版像《毛泽东语录》这样的书,就是要填补学术“拼图”上的空缺。他认为《毛泽东语录》是一本很有价值的书,且不论它在政治上的影响,就字里行间所透出的智慧对做好企业管理就很有帮助。他还举例说,“甚至毛主席还在书中告诉了…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图书评论》今年第五期刊出周伟先生《由新“青岛版”(毛泽东自传)所引发的三个问题》:一、“《毛泽东自传》与《西行漫记》孰先孰后”;二、“《毛泽东自传》有无英文单行本”:三、有无“新建版”的《毛泽东自传》及毕正其人。他认为,青岛版的“代序”有“重大作用”。“尤其是所附《<毛泽东自传>的问世与版本之研究》一文,搞清了一个重大  相似文献   

17.
知识与趣味     
从废纸篓里拣回的毛泽东名诗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63年印行后,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然而,这首诗是曾任毛泽东秘书的田家英从废纸篓里拣回的。原来,毛泽东有个习惯,写诗词写罢,或觉得诗词写得不好,或以为字写得不好,就随手把纸揉成一团,扔进废纸篓,爱诗词爱字爱毛泽东的田家英,却说那是“国宝”,总是从废纸篓里把一团团宣纸拣起,摊平,然后装裱起来,如此这般,他裱成了一大叠。内中有毛泽东自己写的诗词,也有毛泽东抄录古人的诗词,如唐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等。  相似文献   

18.
近一个时期以来,介绍和描写毛泽东的图书畅销不衰。新版的《毛泽东的早年和晚年》、《毛泽东的晚年生活》、《巨人之谜》…加上前几年出版的《毛泽东传》、《红墙内外》、《毛泽东轶事》等等,人们争相购买,一睹为快,形成一股“毛泽东图书热”。笔者不揣冒昧和浅陋,试图对“毛泽东图书热”现象进行初步分析与评价,以期作为人们深入而又理性地了解毛泽东、研究毛泽东、学习毛泽东的引玉之砖。一、描写毛泽东图书的出版现状“毛泽东图书热”始于1989年。作者中当首推军队作家权延赤。1989年,他出版了《走下神坛的毛泽东》一书,打破了介绍领袖人物的图书历来由官方编著的惯例。尤其是该书第一次较生动地描写了毛泽东的日常生活和喜怒哀乐,揭示了领袖的另一层面,激起了人们极大的阅读兴趣。如果说,“文革”把毛泽东由人变成了神的话,那么,《走下神坛的毛泽东》一书则文如其名,开始把毛泽东由神还原成了人。由此开始,大量有关毛泽东的纪实作品和理论著述相继问世。据粗略统计,仅影响较大的作品就达几十种。从北京新华书店总店销售毛泽东书籍的抽样调查结果来看(见下表),①描写毛泽东的图书确实热了起来。  相似文献   

19.
任弼时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他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他在1938年3月至1940年初,受毛泽东和巾共中央的委托,出使共产国际。在此期间,任弼时非常重视宣传工作,他不但在国际讲坛上宣传中共的方针政策和毛泽东思想,而且亲笔撰文在苏联《共产国际》、《真理报》、  相似文献   

20.
以发展的观点来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把它确立为一门历史科学,这是汪澍白教授从事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的主要方向。他与张慎恒同志合著的《毛泽东早期哲学思想探原》(以下简称《探原》)一书,就是进行这项工作卓有成效的第一步。毛泽东哲学思想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探原》一书所研究的是一九二一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