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当今,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在慢慢的缺失,这直接导致了大学生思想观念上的改变,不仅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也影响了各国文化间沟通能力的发展。由于大学生缺乏保护和传播传统文化的能力,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一定要重点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工作,从而培育更多具备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高端人才。当今的大学生有责任和义务去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向世界展示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因此必须重视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热的应然走向是回归人们的内心世界,而非历史周期式的反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误读主要体现在传统文化元素的现象叠加,而守住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必须溯本追源。中国传统文化的"保鲜"要以文化创新来推动,这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中医药文化却也对语言、民俗、饮食等中国传统文化形式有着不同程度的反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分析新文科背景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管理学课程的必要性、可行性。新文科建设所要求的学科交叉为传统文化融入管理学课程提供了政策背景,管理学课程发展需要传统文化的支持,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运用也需要管理学支撑。提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管理学专业课程建设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和民族精神,也是人文素质中重要的教育内容。本文试分析高职学生素质现状,并从对传统文化在人文教育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如何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入手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的精髓也是现代居住文化的核心之一.该文化必然成为房地产广告的文化观照之一."天人合一"的居住文化体现在中国传统建筑、风水、以及山居传统上.房地产广告可以以这些传统元素作为诉求点,更重要的是把握住"天人合一"的实质,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教育的影响也极其深远深刻.现代大学教育,应尽可能地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尽量避开其消极影响,从而促进大学教育的和谐发展,也同时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地弘扬.  相似文献   

8.
彭进 《科技创业月刊》2008,21(5):146-147
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不但有很好的装饰效果,也是人们对吉祥美好生活的冀望;将中国传统装饰纹样融入到当今的设计中,发展中国传统艺术文化。  相似文献   

9.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和民族精神,也是人文素质中重要的教育内容.本文试分析高职学生素质现状,并从对传统文化在人文教育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如何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入手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空间讲求塑造意境,而塑造意境的方法很多,既可靠实物映衬,也可靠诗词点醒。而不同的营造和理景空间往往也依其需要创设不同的意境。中国传统空间意境的创造和产生,深究一下,则要归结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水墨创作的思维方式偏重于经验性和直觉感悟,经验性即对直观经验的确认和概括,而不去追求现象背后的本质,直觉感悟是通过心里体验,不离开直观经验而达到对于事物的理解。而中国传统空间营造的思维方式也是如此,设计是通过在基地上做确实地或想象地漫步中产生的。不进行任何理性的平面构图,对于内部的记忆也没有一个单一形象,甚至没有建筑物的形象;记得起来的是重重叠叠的空间。这与现代西方景观设计讲求的空间行为叙事有些相似。任何文化都承受不住现代文化思潮的渗入,融合甚至破坏,在现代西方设计思维方式和方法泛滥的中国,如何追逆传统,寻求出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地域偏见,而这种偏见又早在先秦时期即已形成,"宋人"现象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今日社会对河南人的歧视正是承此而来.至于其形成原因,则除了种族及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外,也与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点有关.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消除传统文化中的地域偏见.  相似文献   

12.
郑伟丽 《科教文汇》2012,(20):95-95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高中语文教材中包含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语文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弘扬传统文化的途径,通过课堂教学、书法教学、开展行之有效的语文活动等方式,努力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让学生通过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全面提升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文化自信的根源和底气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之所以可能,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独有的特征,根基坚实、特色鲜明,兼容并蓄、深远浩博。不论从时间上、空间上还是内容上,中华传统文化从未间断,延续至今,不论从对内的包容性、对外的开放性,还是同外来文化的融合性而言,又有着其他文化不可比拟的特点。增强文化自信的现实路径,首先要能够用正确的眼光认识、用正确的态度来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其次要探索其新型的接受和传播方式,最后,实践才是检验真知的有效方法。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迈出更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中医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护理专业本科生中医养生学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学生对此教学改革持肯定态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医养生学教学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5.
李欣 《科教文汇》2014,(2):84-84,89
文化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潮流.这种潮流下蕴含着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各民族的文化在矛盾中渐进,走向融合、走向文化同质化。中华民族作为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古老民族,有着相对独立的文化特质,同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一直与各民族存在着文化融合。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脚步发展,我国的民族文化面临着传承发扬和融合适应的双重挑战,这种局面要求我们要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发扬出去,在文化全球化趋势下求同存异、坚持开放、取长补短,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创新发展我国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6.
文化对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是巨大而又深远的.在论述了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概念、特征的基础上,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本思想、政治伦理特征、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学术观、文化心理结构等方面,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提出了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策,以促进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与提升.  相似文献   

17.
从文化角度看,人类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据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实就是在全面审视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继承并超越传统文化,创造崭新的民族文化的过程。在吸收近代中国文化运动精华,在相似的哲学文化基础、社会理想、道德思想基础上,在顺应中国历史实践进程、与中国传统文化不断融合的过程中,从文化视阈反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要防止文化虚无主义,又要防止文化国粹主义,同时也要正确处理当下"儒学救国论"等错误思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周彤 《大众科技》2013,(3):168-170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各国传统文化也正借助全球化走向世界。在世界各地汉语热和中国文化热的推动下,作为以语言为载体的中国文化国际推广机构的孔子学院应运而生,它的建立与发展是中国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将对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张云涛 《科教文汇》2020,(8):105-106
作为中国人,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应在教育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中职虽然是职业学校,但和其他学校一样,都要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能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更好地了解我国的历史,也能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精神力量。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做一名文化传承者和领路人。  相似文献   

20.
肖雁 《科教文汇》2020,(10):147-148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光辉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古典诗文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以熠熠光辉孕育着中华子孙。让幼儿自小接触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赏读经典古诗,不仅能吸取中国优秀的文化的营养,更多的是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让爱国主义的情感自然而然地根植在幼儿幼小的心间,健全其人格发展。本文阐述了作者在教育实践中,如何让幼儿接触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让幼儿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诗词,并将不断探索的体会与大家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