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城市雕塑事业的规模发展至今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一批内蕴丰厚、艺术精湛的雕塑在街头诞生,但也出现了许多尴尬的情形。城市雕塑不仅反映着一个城市的精神文明风貌,更应反映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政治品位、科技经济品位、历史文化品位和艺术素养。一、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城市雕塑常被称为“室外雕塑”不仅集中反映城市的历史和现实,而且还带给人们新的观念,引向辽远的未来。城市雕塑因其长久存留的特性而被人们称为“百年大计”,每一个雕塑都应该具有更为开放的胸襟和气质。在对  相似文献   

2.
余小荔  廖先琼 《金秋科苑》2010,(24):223-223
本文以景德镇市景观雕塑为例,论述在城市中雕塑是公共文化代言人。概述景德镇景观雕塑风貌,分析公共景观雕塑四个方面的功能:传承历史文明、定格记录当时思想、宣扬城市历史、代言城市理念,阐述景德镇的公共雕塑需要挖掘并记录景德镇历史、用雕塑表达城市精神,以完成传承城市文明的使命。  相似文献   

3.
《科学生活》2009,(8):38-39
城市雕塑,是一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代表着她的文化内涵和品位,反映了其内在的精神气质。城市雕塑作为"城市的文化名片",让人们从中读懂了一个城市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了解到了一个城市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变迁,感受到了一个城市独特的审美情趣和风土人情。  相似文献   

4.
城市雕塑在现代城市环境起到作用越来越显而易见.而在各种题材的城市雕塑大肆泛滥的今天,有些雕塑作品却忽略了与空间环境的关系,使得城市空间与城市雕塑之间的关系显得突兀,这样的城市雕塑作品就失去了在城市环境中存在的真正涵义,雕塑只有在空间环境中产生互动,才会完美的与城市空间融合.  相似文献   

5.
张顺 《科教文汇》2009,(14):269-269
雕塑艺术在当代的城市建设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传统雕塑艺术的表现语言单一,多以写实的艺术语言作为其表现形式,而当代的雕塑艺术已不仅仅局限在“雕塑”这种艺术门类中,更多的则体现为当代城市的公共艺术。在城市建设中搞好城市雕塑是一个必要环节,前提则是了解传统雕塑与现代雕塑的语言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6.
环境和雕塑作为都市文化的重要内容,已经愈发引起人们的关心和重视。作为一种环境艺术,城市雕塑与建筑、园林、道路、广场等各方面的环境因素也是休戚相关的,一座好的城雕只有与周围环境和谐才能显出它的美,起到点景、衬景的“城市的眼睛”作用。  相似文献   

7.
城市雕塑近些年来在我国快速发展,不仅繁荣了公共文化,而且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深受民众的喜爱。但同时,在城市雕塑的创作过程中也出现一些乱象,值得城市雕塑的设计者、投资者和决策者深入反思,继续发挥当代城市雕塑的作用,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8.
城市雕塑应该以环境为根,以地方民族文化为源头,而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且要阐释城市特征、表现城市文化、彰显城市个性。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众》2013,(8):181
江苏省海门师范附属小学位于美丽的长江之滨,是一所童话般的小学,始建于1913年,距今已有百年历史。百年来,学校以标志性雕塑"金钥匙"为指引,广泛开展科学教育活动,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三个方面入手,用科学的趣催开学生智慧的花苞,用科学的真引领学生智慧的品质,多形式、多角度地为学生提供科学教育活动阵地,培养他们  相似文献   

10.
孙恩民 《科教文汇》2011,(32):179-179,190
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人们对生活环境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仅表现在物质环境上,同时对精神的生活环境也提出希冀。合理、适当地布置一些环境雕塑艺术作品,它能够有效地提升城市的品位和精神内涵。文章从意象、材料、主题内容、尺度等方面对城市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作出简要的分析、研究,让城市环境雕塑艺术在现代城市环境的建设中发挥出本身所具备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1.
城市个性     
城市的个性需要它的①生态性;②精品性,而每个精品都是由一片建筑精品和园林绿化精品组成;③文化性,公众的生产和生活都具有强烈的文化内涵。城市环境是把建筑园林、雕塑、道路、街区、广场等实体内容,加上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社会制度、风土人情的影响,以及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是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的综合体,城市环境需要通过规划、开发、建设、管理来完成,而城市规划设计,如果只在纸上画圈,它就一文不值,如果把城市规划设计确实作为城市发展建设依据,那么它就决定城市的命运,所以政府和人民深刻认识到城市  相似文献   

12.
段海康,1963年6月出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雕塑艺术创作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雕塑研究中心副主任,首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专家。参与策划与制作的公共艺术项目有: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广场雕塑(2008~2010年),获2009年全国优秀城市雕塑建设项目"年度大奖";中国美术馆"曾竹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其本质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特定阶级或集团用特定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对人们进行文化建构的过程和活动。因此,探索中国共产党如何通过文化建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成为必然。基于此,对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历史演进进行勾勒的基础上,分析其文化育人思想及其文化育人模式,以期达到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把握。  相似文献   

14.
<正>在现代化的大都市中,随处都能见到一些独具特色的雕塑。它们不仅为城市增添了特色,而且也成了区别不同城市的特殊标记。当你参观这些城市,并且看到这些神奇的雕塑时,你可以感受到城市的历史和性格。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这些全球最具创意的雕塑作品吧。《好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保留、延绵悠长的历史见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是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因此,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中国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在强调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今天,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它包括了这样三种态度:对祖国的成就和文化感到自豪;强烈希望保留祖国的特色和文化基础;对祖国其他同胞的认同感。爱国主义教育是指树立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的思想教育。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是管理学中激励的基本理论,其包括正强化和负强化两个方面。本文主要是探讨强化理论中的正强化和负强化谁更有利于加强我国公民的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8.
王静  梁述清 《科教文汇》2009,(21):50-51
本文认为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它包括了这样三种态度:对祖国的成就和文化感到自豪;强烈希望保留祖国的特色和文化基础;对祖国其他同胞的认同感。爱国主义教育是指树立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的思想教育。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是管理学中激励的基本理论,其包括正强化和负强化两个方面。本文主要是探讨强化理论中的正强化和负强化谁更有利于加强我国公民的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9.
地铁是城市发展历史中的一个结点,地铁文化可以延伸和提升城市文化。地铁文化建设的灵魂是承载和体现城市文明。从乘客、管理者、基础设施三个维度论述地铁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当我们彻底摆脱了自我中心主义,努力培育出乘客的公共意识,将管理者的规制意识转变为对乘客的平等关爱,并放弃工具主义思想转而追求地铁的美学价值,地铁的文化内涵才能真正得以展现。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20,(13)
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红色文化是我们传承革命历史,弘扬红色精神的重要文化宝库。本文就全国各地的红色教育基地的展览中,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形式在红色教育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