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针对当前素质教育对实践创新教育的要求,从创设实践创新教育的环境、建立实践创新教育所需要的新型师生关系、形成实践创新教育的教学方式、拓宽实践创新教育的教学空间、拓展实践创新教育的知识外延等五个方面对中学生实践创新教育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创新实践教育是普通高校人文社科类专业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对提升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构建了普通高校人文社科类专业本科创新实践教育体系,通过拓展创新实践教育空间、改进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手段等方式完善创新实践教育保障机制,探讨了营造创新实践教育氛围方法,论述了全方位开展创新实践教育方式,总结了加强过程管理,提高实践创新教育质量方法,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3.
创新实践教育与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实践教育对于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分析了创新实践教育的内容,指出了创新实践教育内容由价值教育、目标教育、创新教育和群性教育组成,在创新教育中,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讨论了创新实践教育中的发展性评价问题,结合国家级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工作,分析了创新实践教育与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关系以及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全新的内外环境,需要立足新时代发展的历史方位考量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创新。要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打破和重塑,启发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新思路、开辟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路径、保持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活力。要聚焦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机制体系、服务体系、实践体系建设,协调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5.
创新人才综合素质特别是实践创新能力已成为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不仅体现在通识教育过程中,更体现在自主学习、自主培养与自主提升的实践过程中。本文阐述高等院校工科类专业大学生自主实践创新教育的意义;通过制定校内外结合的自主实践创新、高效组织与实施等方式构建自主实践创新教育体系;通过搭建自主实践创新条件平台、营造自主实践创新教育氛围等手段建立自主实践创新教育保障机制;总结了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对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培养的经验;探索了大学生自主实践创新教育培养模式,对调动学生自主创新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国内创新创业教育逐渐从吸收国外经验向本土化演变,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从数量向质量递进,函需形成中国独特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这一独特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要以实践教学为核心,基于可预测性情境与不确定性情境并存的实践教学价值假设,分析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实践教学的设置需求,探索构建高校整合式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并从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载体、实践教学评估等要素出发分析其基本结构,运用设计思维呈现其可迭代的运行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7.
创新教育概念有其提出的时代背景和教育实践意义。人类社会进入到了知识经济和信息革命为主要特征的21世纪,创新对于民族、社会、个人的发展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从我国教育的实践背景来说,创新教育给我国教育实践领域长期的无人状况带来了一副解毒剂。英语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英语教育。它既是一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各高校深入开展创新创业之时,不断涌现出以众创空间为基础的新型双创实践教学资源,从双创实践教育的必然性出发,分析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存在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生态要素耦合不足,实践教育工作分工与教育体系分家,课内实践教学与课外活动实践相脱节,实践资源贫乏与多样性人才教学要求差距较大等不足之处。围绕不足提出专业与产业形成融合实现多维协同,理论与实践多向整合实现全程培养,打造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实践教育建设思路,进而围绕新型实践教学资源从构筑构建四级一体化的训练孵化平台、多模式创新实践教学组织、有序进行教学管理创新、健全创新创业保障激励机制四个维度,提出融入全程多维协同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探索和改革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9.
创新与教育的关系可以从两个基点进行考察和审视,一是创新的基点,表征为创新教育,二是教育的基点,表征为教育创新.教育创新是以创新为旨趣,借助教育中介创新,融合教育理论创新与教育实践创新,实现教育最优化的过程.教育创新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教育理论创新、教育实践创新、教育中介创新.  相似文献   

10.
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专业、创新、创新教育环节衍接不紧的现象。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要构建多向耦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施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创新创业多维保障机制,探索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科专业、创新实践、创业实践教育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1.
行动研究:教育实践者创新的基本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有教育实践者成为研究者,才会有教育创新的真正实现;而行动研究是教育实践者成为研究者,从而实现教育创新的基本途径.文章对行动研究在教育实践创新中的重要意义、目标、与传统研究方法的区别、步骤等作了较详细的论述,以期人们深入了解行动研究,从而真正推动教育实践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卓越教师培养是当代我国教师教育的新主题,实践取向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教育实践是培养未来卓越教师的重要环节。教育实践具有主体性、情景性、智慧性、反思性、本体性等品性。教育实践以教育理论为前提,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深度融合。构建职前教师教育实践模式,需要创新教育实践机制,建设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体;完善教育实践内容,构建实践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统筹教育实践时间,使教育实践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拓展教育实践空间,建立多种类型的教育实践基地;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提出通识创新创业教育、专业课程教学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实践训练三大教学模块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探讨了如何进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4.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的教育实践,应该在基础教育的音乐教学中实践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提供的创新舞台,同时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高创新实践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理论教育体系较为成熟,而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发展却相对滞后,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成果欠佳。创新实践教育模式以提升高校师生创新创业实操能力俨然已成为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在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现状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为校企协同赋能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浙江省内3所高校450名医学生为调研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与个人访谈的方式,对高校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情况进行抽样调查。调查从医学生对创新创业认识与实践、信息获取、社会支持、现实期待及实践目的等方面进行。根据调查结论,分别从加强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运行的制度设计、加强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认识、加强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载体的分层供给以及教育环境的资源整合等方面提出有效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CDIO注重学生工程实践的全新工程教育理念和实施体系,是提升工程师能力非常有效的工程教育模式。依据CDIO工程教育模式,结合机械创新设计与实践课程的实践教学,对如何将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如何构建课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探索,制定了理论教学与创新实践模块结合、课内实验与课外实践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主要包括创新原理与技法、方案创新设计、机构与结构创新设计、创新设计仿真、创新实例与分析五部分,侧重思维能力、设计能力和学习能力培养;创新实践模块,由课内实验、课外实践二部分组成,侧重动手实践能力和工程能力培养。同时,构建了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体系,为相近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开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新时期高校的重要任务。传统的创新教育重理论轻实践,不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因此,改革教学方法,加大实践教育力度、拓宽实践教育维度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分析了国内外高校实践教育研究现状及实践教育对于创新型人才教育的重要作用,针对国内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践教育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和讨论,提出纵横结合搭建多维实践教育平台的新模式,为高校创新人才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O2O模式,是指教育者通过线上理论教育和线下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使教育对象形成创新意识、具备创业态度、掌握创业技能的实践活动。这种教育模式由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调研、整合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开展线上创业理论教育、量化线上创新创业教育数据、开展创业教育实践五个基本步骤组成,特点在于其运行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为媒介,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并能依托数据实现合理教育规划及对创业实践指导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大多分为理论教育、创新实践、创业实践三大模块。创客实践教育要着重探索教学实践、科技创新和创业孵化的有机融合。协同全社会资源。共同支持培育大学生创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