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独立学院班主任、辅导员双重管理机制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提高当前独立学院学生工作的管理水平,东北财经大学各独立学院实行了班主任导师制。在这一制度的实施过程中,班主任老师们大多数能够完成其本职工作,工作成效显著。但通过日常与班主任老师、辅导员和学生的交流,我们发现这一制度还有需要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2.
班主任工作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是对学生进行日常教育管理的最基层也是最直接的实施者。而由于兼职班主任的工作性质与工作主要任务不同于辅导员的以学生工作为核心的工作要求对于独立学院特殊的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中迅猛发展的多元化的社会观念相比,独立学院的兼职班主任队伍建设水平还显得相对滞后。因此怒力加强和改进兼职班主任队伍建设,是独立学院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本校施行班主任工作制度之初,班主任多为虚拟岗,大部分学校的班主任都是由授课老师直接担任的,因为班主任跟学生接触得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班主任工作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但由于制度尚未健全,常在学生工作中出现鸡肋现象,造成班主任一职被架空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建立班级管理制度是实行班级常规管理的主要方面。然而,班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学生接受制度的约束却是一对矛盾。班主任必须处理好这一关系,才能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在实际工作中把握好——  相似文献   

5.
王宇江 《班主任》2001,(6):27-27
新形势下的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就给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班主任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一个好的班主任应该具有诸多美好的品质。我在教育过程中体会到,一个好的班主任应该做到“一像”“三不像”。一、是老师又不像老师。一个好班主任首先应是一个好老师。他(她)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要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要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有意义的活动。这就要求班主任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其他学科知识。与此同时,班主任又不能过分强调自己的教师地位,认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什么都对,不能一切自己说了算。学生不能提出不同见解。如果班主任过分强调自己的权威,势必禁锢学生的思想,捆绑了学生的手脚,时间长了,学生便想挣脱这种禁锢,学生和班主任之间会形成紧张局面,从而动摇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所以,班主任既要有老师的尊严,又要放下老师的架子——是老师又不像老师。  相似文献   

6.
用心 不放弃     
正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不容易。这是我从事十五年班主任工作的感悟。十多年来,我阅览很多班主任工作的理论书籍,广求治学带班之道,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融会贯通,消化吸收,通过不断揣摩、探索、领悟、创新,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一、在尊重、关心、理解中教育人在班级这个小舞台上,老师起着导演的作用,而每个学生都希望做一名合格的演员。学生对老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很敏感,老师喜欢学生、尊重学生,真  相似文献   

7.
在班级管理的日常工作中,班主任经常会遇到一些学生对老师的态度总是近而远之,这类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学生与班主任老师的关系不是很融洽,甚至产生抵触。针对这一情况,作为班主任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以调整这种师生关系的不和谐,最终化解可能会影响班级凝聚力因素,这是每一位班主任老师的职责。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和老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也发生了改变。这就要求每位高中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思考自己在学生管理中应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高中班主任应对学生由单纯的管理向制度管理与思想管理转变,变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引导者。  相似文献   

9.
常听老师们说当老师真累,当班主任更累。回首这些年的班主任工作,的确感到了当一名小学班主任的辛苦,深感班主任责任的重大。这其中有苦也有甜,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学生都看在眼里,并表现在日常行为上。班主任处事公平,学生自然会有一股正气;班主任待人宽厚,学生相处自然平和。我认为班主任不仅要通过言语教育学生,还要通过与学生相处的一点一滴来不断地感化学生。一、班主任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表率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难当,尤其现在的班主任更难当。”这句经常被老师们挂在嘴边的话,道出了当今班主任工作的艰辛。然而当班主任并不意味着包办代替,学生是班级活动的主体,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把学生培养成会学习、会相处、会生存的人,而不能事事替学生操心。近年来,我在班级管理中探索尝试了同伴调解制度,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解决问题,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一制度的推行,不仅使班级管理变得得心应手,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自理自立能力,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品格,实现了教书和育人的双赢。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颁布的《规定》指出:“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这一规定,乍一听让人有些哭笑不得,甚至有些老师觉得这是班主任的悲哀。老师批评学生和父母养育儿女一样,本来应该是天经地义的事呀!为什么要把这一条规定郑重其事地提出来呢?那一定是因为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有的班主任不敢批评教育学生。  相似文献   

12.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中最复杂、最烦琐且又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具有很强的挑战性。班主任这一角色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以学生为本”——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今天,作为班主任老师,  相似文献   

13.
从班主任的工作特点和职责出发,分析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必须要做到四点:起到表率作用,成为学生知音,关注工作细节,与家长和科任老师密切配合,也只有做到这四点,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教育好学生。  相似文献   

14.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现实生活中,很多班主任出于树立威信、从严管理的考虑,在学生面前从不敢轻易表露自己。期望通过“深藏不露”给学生以高深莫测、不可捉摸的感觉,以树立“严师”形象,这其实正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误区。在现代社会,学生接触面广,信息来源多,思维活跃且波动性大,他们往往对“不苟言笑”、“不可接近”的教师敬而远之,而迫切希望班主任老师能够善解人意、和蔼可亲,他们希望接近老师、了解老师,希望从老师身上学到更多的东西。如果他们的这一愿望得不到满足,就会对班主任的教育反映冷淡,甚至“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15.
柏雪梅 《甘肃教育》2014,(23):29-29
正教育是双向的,教学相长,需要老师和学生的配合,老师是指导,学生是主体。系统专门地教育学生做人,形成良好的品德,是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最大区别。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笔者觉得让学生又爱又怕,是做班主任的最高境界。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谈谈对班主任工作的认识。一、个人要有进取心班主任应当静下心来,耐着性子,依据不同个性的学生特点,去贴近他们,了解他们,读懂他们的内心世界究竟想些什么,需要什么。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班主任都来潜心研究、倾心学习。学习是人的第一本  相似文献   

16.
刘爱华 《教师》2010,(27):103-103
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学生的管理问题。学生在班主任的带领下,能全面健康地成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农村中学,班主任管学生责任大、工作难,这就需要班主任老师全身心地投入班级管理。那么,班主任如何去管理学生呢?  相似文献   

17.
相对于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也是一个能够锻炼自己工作能力的新天地。我觉得我校一位老教师说得很对,没有做过班主任的老师是不完美的。我98年进校时跟从杨永武老师任副班主任,杨老师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和策略,使我在这几年里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我从2001年9月正式开始做班主任。一开始我感觉非常新鲜、有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更感到班主任的工作是一件非常繁琐、但同时是很一件很重要的工作。把学生从网吧里抓出来,做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和家长沟通,开家长会等等,真的使自己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所以,各位青年教师对于班主任工作千万不要埋怨,事实上学生和班主任的感情相对于和任课教师的感情要深厚的多,而这部分感情也是以后我们每个老师宝贵的思想财富。我觉得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我总结自己做班主任的经验感悟颇深,觉得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是需要做好的:  相似文献   

18.
班主任教师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简单谈一下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一、关爱学生班主任首先要对每一个学生充满爱心。班主任是接触班级学生最多的老师。我们要让学生信任自己,听信老师的话,首先要给学生以关爱。特别是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对前途、对人生感到困惑无望的时候,班主任老师要主动接近他们,予以个别的  相似文献   

19.
班主任管理是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学生班主任和教师班主任并存的运行机制能较好地解决班主任管理中情感不到位、工作不到位和精力不到位的问题。经过探索实践,逐渐形成了学生工作的新方法和新机制,对独立学院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很多班主任出于树立威信、从严管理的考虑,在学生面前从不敢轻易表露自己。这是班主任工人的一个误区,是玉主任角色意识的严重错位。众所周知,现代学生社会接触面广,信息接收多、思维活跃且波动性大,他们往往对“不苟言笑”、“不可接近”的教师敬而远之,而迫切希望班主任教师能够善解人意、和蔼可亲,他们希望接近老师、了解老师,希望从老师身上学到东西。如果他们的这一愿望得不到满足,则会对班主任的教育反应冷淡,甚至“无动于衰”。班主任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工作质量和效率必将难以提高,事倍功半,还不受学生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