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动作形态 单鞭是传统拳术中动作招式象形化的通用式名。单鞭的动作形态是一手钩手,另一手拂面后向前挥出,犹如跨马扬鞭之势,故名单鞭。有人解释为“单鞭”是依据向后一上钩的手形如“催马加鞭”而拟其名,此说法是否准确,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考证。  相似文献   

2.
所谓“拳架”,既指拳术动作,也指拳术套路。门派化的武术传承,主要依赖拳架团聚其传习人群。太极拳系亦然。目前,流传较广的太极拳架有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和孙式。这五个太极拳流派不仅有着各自开山的传统拳架,也有着由其传人根据研习心得创制的新编拳架。近些年来,国家武术主管部门还组织有关专家,以五式传统套路为素材,以竞赛为目的,  相似文献   

3.
陈雄 《中华武术》2006,(5):20-20
教我练拳二十载的恩师林墨根先生说:“不要小看‘起势’动作简单,其要领贯穿于整套拳架大松大柔之中。”有练家喻“起势”乃太极拳架之母,确实言之有理。在练此势两手臂未举之前,应检查一下预备式是否自然站立、立身中正(百会穴、会阴穴、涌泉穴对应成一直线)、全身放松(其中肩井穴、膻中穴、劳宫穴、涌泉穴尤为重要)、头颈竖直松开上领、下颌略向后收,两眼向前平视,静心平气,含胸拔背,然后准备做起势动作。  相似文献   

4.
王志恩 《武当》2003,(11):15-16
王式太极拳起源于清末民初,为王其和先生在习练武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吸收杨式太极拳长处,所创编的一套新型拳式。 王其和,字春山,人称老春先生,河北省任县环水村(旧称塔台)人,生于清朝光绪十一年正月(1885年3月),卒于民国二十一年七月(1932年8月)。一生嗜  相似文献   

5.
关于太极拳有一种提法——“易学难精”。应该说,这种提法正反应了当前太极拳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梅应生 《武当》2004,(2):16-17
“内丹养生学”者,乃道教认定“我命在我不在天”,不借助敬香还愿,祭祀鬼神,诵经斋醮,而是汲取道家养生文化之精华,以人体精、气、神为药物,心肾为炉鼎,在高度入静状态下,以达到形神俱妙,与宇宙自然本性契合的一种炼丹长生  相似文献   

7.
杨式太极拳整套拳架由三十七个可以互为衔接、各具用法 ,又可单独习练的招势编排而成。“云手”动作是杨式太极拳中的典型动作之一。因两手在腰背的带动下作上下交替的环形盘绕 ,就象天空中连绵不断的行云而释名。“云手”动作在太极拳中具有代表性 ,在各大流派中 ,均有以“云手”命名的动作 ,虽外形略有区别 ,但同样遵循太极拳的练习要领 ,有独特的健体价值及技击功用。在杨式太极拳中 ,除单鞭外 ,共出现3次“云手”。因此 ,在教学中钻研“云手”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云手”动作要领剖析1 身法中正不偏、支撑八面、上下一条线“云手”有…  相似文献   

8.
动作名称【第一式】起势【第二式】云手【第三式】单鞭【第四式】肘底捶【第五式】白鹤亮翅【第六式】左搂膝拗步【第七式】手挥琵琶【第八式】高探马穿掌【第九式】转身撇身捶【第十式】进步搬拦捶【第十一式】上步揽雀尾【第十二式】十字手【第十三式】 收势  相似文献   

9.
杨义龙  高德明 《精武》2008,(9):23-25
欣赏太极拳名家高手的演练,给人一种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美感,是一种享受。但是有一些爱好者多年来习练太极拳,武功颇深,自感架子规范、动作到位,演练起来却经不得品味。架子大者,人感其松散;拳架小者,人觉其拘紧:拳架中者,人说其平平。这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10.
太极拳推手     
扈广平 《武当》2003,(8):20-20
拳架与推手 太极拳的拳架与推手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拳架要经得起推手的检验,也是调校拳架的一种方法。太极拳能否达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人为我制,我不为人制”的奇妙境界,关键在于能否做到知己知彼。习拳架是为了求得知己的功夫,习推手是为了求得知人的功夫。能知己,才能知彼。推手的成功  相似文献   

11.
胡伟容 《武当》2005,(9):15-16
太极拳是内家拳,拳谚云“内功拳首在练意”。太极拳是用意练意的拳,如何加强意识的修炼、如何用意识指导实践,这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首要问题。习练太极拳,“意”是很重要的。故前人有“凡此皆是意”之说, 而拳论中“有意却无意,无意出真意。”孙禄堂大师《拳意述真》中讲“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  相似文献   

12.
太极拳是一种注意内功的拳术,而调节呼吸对太极拳运动起到特殊的作用。我们以竞赛套路中42式太极拳为例,全套42个动作在5-6分钟内匀速完成,其中的深蹲下势、高举腿独立等动作,都是太极拳独特的用力表现形式,其动作和缓,气力相合。作为一个完整套路演练则必须自始至终调整好呼吸与动作的配合。一般来说,练习太极拳时呼吸与动作配合的要领是:动作在起身、屈臂、手臂向内收、蓄劲时,采用吸气配合;动作在下蹲、伸臂蹬脚及手臂向外开发、发劲时,采用呼气配合。  相似文献   

13.
窦汉东 《武当》2014,(5):16-18
太极拳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博大精深,深受世界人民喜爱。若要练好太极拳,必须首先习练放松,去僵求柔。松是太极拳的灵魂,松是柔的劲道,是拳势中的规矩,自然放松。放松时,关节是开启的,肌肉软组织是开展的,皮肤的毛孔随呼吸和动作的开展而开放,  相似文献   

14.
弧是圆的一部分,是圆中的实体部分,它与另一部分无形的弧——虚圆部分,共同组成了一个虚实分明、阴阳相济的太极圆(如图1)。太极拳理  相似文献   

15.
张升 《精武》2004,(9):23-23
本人习练太极拳二十余年,略有心得,并对《太极拳论》有所研究,深知理论与练拳相结合的重要性,不明理而练拳是不会出功夫的,错误理解拳论,更是一谬千里。因此,"呼吸"与"气"是习练太极拳至关重要的核心问题之一。本人研读过一些文章和书籍,包括一些名家专著在内的习拳心得及对"呼吸"与"气"的论述,对"呼吸"与"气"有了自己的体悟,于是斗胆写了这篇文章,还望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6.
王修雨 《武当》2009,(2):22-23
笔者经仔细研究发现,武当张三丰太极拳与陈式太极拳理论,虽都同用“太极”一词,但二者区别较大,在陈式太极拳理论中可寻找出“经络”、“易经”“兵法”等痕迹,拳架与拳理互相渗透,密不可分。武当三丰太极拳主要有吐纳导引功,外气采补功等,太极两仪之理是张拳应用之本。  相似文献   

17.
动作名称【第一式】揽扎衣【第二式】单鞭【第三式】纭手【第四式】白鹅亮翅【第五式】搂膝拗步【第六式】肘底捶【第七式】侄辇捶【第八式】下势【第九式】更鸡独立【第十式】退步跨虎【第十一式】搬拦捶【第十二式】 六封四闭【第十三式】 手挥琵琶  相似文献   

18.
动作名称【第一式】懒扎衣【第二式】开合手【第三式】单鞭【第四式】云手【第五式】右通背掌【第六式】王女穿梭【第七式】上步七星【第八式】右起脚【第九式】转身左蹬脚【第十式】践步打捶【第十一式】翻身双摆莲【第十二式】双撞捶【第十三式】阴阳混一  相似文献   

19.
太极拳打手歌曰: “掤扭(?)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这“人难进”的功夫,在太极界里是人人企求的。 “人难进”的功夫,是由“上下相随”来达到的,那么“上下相随”的内涵是什么呢?为此,需做一番认  相似文献   

20.
身体稍右转,左腿变顺缠,弓膝塌劲;右腿变逆缠,提起右脚向回收转至左脚内侧,成右前虚步。接着右拳变掌,顺缠向下向内收转至腹前,左手随之变逆缠,向前向上至胸高变顺缠向内至胸前,动作不停,左腿屈膝前弓,松塌档劲;身体左转,提起右脚,用脚跟内侧贴地向右前方擦出,成右侧仆步,脚尖自然勾起。随之两手向内交叉合于胸前,左手在内掌型不变;右手在外,掌心斜向上,掌指斜向前上方,眼看右前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