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接总第285期第4页)五、小学语文课创新能力的培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写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大力培养创造精神,坚决避免压抑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树立正确的教育对象观。包括热爱创造型学生,清除阻碍发挥创造意识的心理因素———偏爱、偏见;保持儿童的好奇心、自尊心、自信心;消除儿童对犯错误的恐惧心,因为犯错误的焦虑情绪阻碍着创造性;组织创造性活动,鼓励创造性思维及行为,消除对书本、权威的盲从、迷信,创设有利于创造力发展的…  相似文献   

2.
(上接总第286期第5页)六、直觉思维、个性心理及评价(一)重视直觉思维在创造力开发中的作用。直觉往往是创造的前导。爱因斯坦认为,科学研究“真正可贵的因素是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一种没有经过严密推理和验证而“蓦然”地猜度到问题之精要的心理现象。它是灵感的初级形式(有人称“灵感的火花”)。学生在学习中,常会出现直觉思维现象,表现为提出怪题、突然悟题、漂亮地应急性答题、脑中出现新奇景象等。依靠直觉思维答题的学生比不会回答或仅仅是复述课文内容的学生要聪明得多。固然,依靠直觉答题也可能出错,但教师要把“直觉”的错误与…  相似文献   

3.
这几年语文教学改革轰轰烈烈,五花八门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在这场改革浪潮中不断涌现。然而,语文教学中花里胡哨的东西太多,语文教师越教越复杂,越教越迷惘。语文教学缺失了自身应有的情趣、意趣和理趣。造成语文教学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对《语文课程标准》没有全面、深刻的领会。我认为我们对《语文课程标准》理解和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学 ,必须因材施教 ,从实际出发 ,明确培养目标 ,端正教学思想 ,更新教学观念 ,改进教学方法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一、正确处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要贯穿于语文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 ,树立起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反过来 ,学生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容 ,体会到思想感情 ,可以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既要防止只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 ,忽视思想教育 ;又要防止脱离语言文字训练 ,单一进…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给一向沉闷的语文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然而,由于一些教师对新课程标准认识不足,理解不深,也给语文教学造成了不少的迷误,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小语六年级课本中首次见到文言散文。文言散文介入小语教材,我认为这不仅仅是在教材编排上的一个新突破,其意义更在于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既注意了三、四学段教学内容的相互联系,又适应了儿童认知螺旋上升的需求,为第四学段的文言文学习,奠定一个基础。如何教好这类课文呢?我认为首先应给小学文言散文的教学定位:它仅是让学生初步认识文言散文这一古代文学表现形式,学习借助注释理解文言短文内容,初步感知一些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常识,引导学生多背记、多积累简易文言文,从而感受中国古代文学的熏陶。故而,关于这类文体的教…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教学建议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形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素养的综合体现。”然而,一到作课,学生常常觉得没话可写,没有表达的欲望,更谈不上创新。因此,我们应该多维度地激发学生们的写作兴趣,消除他们对写作的畏难情绪,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愉快的习作氛围,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8.
关于作文教学的经验文章,可以说已经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翻开各地的教育刊物,这类文章占了很大比例,到书店里一看,作文指导书更是多得让人眼花缭乱,如人雾里看花,一片茫然。作文教学究竟应怎样进行?我想有几个问题是值得注意的。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实施新课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章林 《教育导刊》2003,(12):50-5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在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整体实现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面临的任务。笔者近期听了一些公开课,认为有几个问题应引起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一、“问答式”教学不等于“启发式”教学新课标提倡启发式、探究式教学,而“问答式”往往容易被贴上“启发式”的标签。有一位年轻教师一节课居然问了17个毫无思维价值的问题!当然,精巧的提问是激起学生积极思考的主要途径,是点燃学生智慧火花的火种。但课…  相似文献   

10.
11.
小学语文教学只有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根主线,改进教学方法,讲求教学艺术,探讨教学变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才能提高质量和效率。   一、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可是受传统教学的影响,不少语文教师主宰了整个课堂,牵着学生硬往自己设置的圈套里钻,“主体”变成了“客体”,“主导”变成了“主宰”。不是老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而是学生的“学”服从于老师的“教”。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现有的能力发展水平、学习方法、认知心理、学习习惯,都可以置之度…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教学 ,不仅要让学生学好扎实的基础知识 ,掌握基本技能 ,还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 ,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激励他们为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 ,把他们培养成为新一代的有用人才。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我在语文教学中作了这样一些尝试。一、认真钻研教材 ,发掘德育因素。小学语文教材 ,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从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的教材 ,都渗透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内容 ,渗透着对学生进行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爱护集体、团结同学、热爱劳动、尊敬师长、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的教育。如 :小学…  相似文献   

13.
关于"问题教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于是课堂上让学生讨论问题成为一种风气,听一些人说这就是目前最时髦的“问题教学”。可是,我们觉得有些“问题教学”的课堂让人感到很虚假,没有什么意思。虽然是学生在不亦乐乎地讨论问题,但似乎并不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小组学习看起来热火朝天,但实际上没有什么效果;有些课堂都是学生互问互答,老师几乎不用操心。不知这是不是新课程所提倡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到底什么是“问题教学”?该怎样进行“问题教学”?(陕西一教师)  相似文献   

14.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除了要善于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外,更重要的还要明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目标,将美育融汇于语文教学过程中。 1.培养审美感受力 所谓审美感受力,是指经由感觉器官进入心理活动而对美的事物进行感知的能力包括对美的事物的外在形式(色、形、声)及其内在的情感表现等感知能力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谈小学语文的审美化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芸 《云南教育》2004,(28):26-2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和水平,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16.
17.
在二十一世纪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人类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数字化、信息化,信息左右着我们的生存,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是导致教育领域彻底变革的决定性因素.它必将导致教学内容、手段、方法、模式甚至教学思想、观念、理论,乃至体制的根本改革。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小学语文教  相似文献   

18.
19.
对新课标实施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瑛 《中小学管理》2003,(10):32-34
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不断推广,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用新课标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始得到体现,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被日益广泛地采用。但是,在新课标的执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否则,势必影响新课标的全面贯彻落实。下面,以小学语文学科为例,谈谈新课标实施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自主”与“自流”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定学习内容、自选学习方法已是当今阅读课上的“流行曲”。“你喜欢读哪一段”、“你想…  相似文献   

20.
一、不能将词语解释囫囵照搬,要解透解活,结合课文、结合其它例句进行解释。最有效的办法是将课文中的某词换上另一个同义词,师生共同分析讨论,通过比较掌握词语的意义。许多教师将课本上面的或参考书上的词语搬到黑板上,学生又把它搬到笔记本上,读一读、背一背就算完事。这种作法是不妥的,学生很快就会将绝大部分内容忘记,即使没有忘记也用不上。时代不同了,老师要相信学生,相信他们的聪明,相信他们的经验,他们遇到问题也会自觉地反思、联想,或者请教同伴或长辈,不要低估学生而把简单的词语反复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