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教师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归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考察了410名小学教师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归因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小学教师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归因,更多地归为家庭因素和学生因素,较少地归为教师因素和学校因素。(2)不同性别的教师、普通教师和骨干教师归因存在显著差异。男教师和骨干教师更多地归因为教师因素和学校因素。(3)教师对不同类型的课堂问题行为的归因存在显著差异。对于发生频率高的和指向自身的课堂问题行为,教师更多地归因为教师因素。建议教师教育者关注不同教师群体之间的差异,帮助教师对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进行合理归因,增强教师责任感,从而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来应对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  相似文献   

2.
对国内外关于教师感知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实证研究,从普遍性(所占学生比例)、班级管理所花费的时间、性别差异、最普遍和最麻烦的课堂问题行为、难容忍的与对学生发展不利的课堂问题行为等方面梳理,并从学生因素、教师因素、文化因素等影响因素进行归类,得出了发展趋势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邓先德 《中国教师》2010,(Z1):368-368
历年来高考阅卷的事实证明,学生政治学科的主观题失分普遍严重,而造成学生主观题失分的原因,归纳起来,无外乎是智力因素失分和非智力因素失分两种。一般来说,智力因素失分,学生往往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因为答题欠规范而造成的非智力因素失分,则是可以尽量避免的,如何尽量避免学生因为规范问题而造成的非智力因素失分,已成为提高学生高考成绩的重要因素。因此,规范化答题问题已成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教师只有想方设法帮助学生提高规范化答题意识,提高学生规范化答题水平,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学生因为规范问题等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失分,以帮助学生在高考中考出最佳水平。  相似文献   

4.
当代课程教学新理念要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实现互动教学。互动是学生感受问题的发现和知识习得的过程,互动是形成学生对知识建构的有效形式。一个有效互动应该具备3个因素:情景因素、问题因素、思维因素。这3个因素相互作用,引起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背景下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问题意识的淡薄是制约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重要因素.论述了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其重要性,制约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因素,研究和探索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式和方法,并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研究提出见解和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6.
王海莹 《辽宁教育》2014,(12):38-39
正问题意识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智力因素包括知识因素、思维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好奇心、独立性、勇气等因素。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一个核心问题被摆到重要位置。众所周知,自主创新源于问题,爱因斯坦曾强调,对问题的发现可能要比解答问题更为重要。然而,各类学校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的现象仍然没有较大改观。这里,我们试图对"问题意识是什么、与哪些因素相关及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进行探讨。何为问题意识问题意识不仅是创造力培养的基础,而且在思维和  相似文献   

7.
正问题学生,是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家庭因素、自身因素和学校因素的产物。在学校,经过老师无数次的正面批评、私下谈话、家校联教,还是不能走上正常轨道的学生,最终被定性为问题学生。由于问题学生影响班级的各种评比和升学,一些老师不愿接纳这些问题学生,甚至采取推卸责任的办法,如劝其退学,或者休学转学,把负担甩给别人。其实,老师不仅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单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相关因素,找到影响单亲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根源问题,最终为这类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可参考的依据,对几所高校单亲大学生和普通学生各1240例采用匿名调查问卷、社会热点问题座谈、一线辅导员访谈等形式的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学生对比心理健康差异明显,单亲学生更易受到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自我因素等因素的影响,心理健康问题较普通学生更为严重。单亲家庭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有社会、学校和家庭方面的原因,也有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问题有加重趋势,因此找出一剂标本兼治的良方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问题解决的研究范式及影响因素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解决有两种层面的研究范式,即表征式和社会文化范式。为了研究问题解决过程中内外影响因素,本文将这两种研究范式结合起来,采用量化和质化方法,旨在建立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模型。结果发现外部因素中,教师的教学范式起着主要的影响作用,内部因素中学生的问题解决态度和一般的学习取向对学生的问题解决有着间接的影响作用。外部因素也会影响内部因素,教师的教学范式越接近建构主义风格,学生的解难态度、学生取向以及对环境的观感越积极。本研究对问题解决教学活动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影响学生“问题发现意识”的因素:学生“学”的观念制约着“问题发现意识”,传统和现实的制约,教师、学生的因素。培养学生“问题发现意识”的主要措施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深化教材内容,拓展数学原题,培养学生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广西贺州市城、乡学校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得出影响乡村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评价因素、教师因素、学生因素、环境因素、教材因素等方面。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提出能力,一是改变现有的评价机制,二是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三是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四是优化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发展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2.
陈默 《化学教学》2005,(12):10-13
通过问卷法和教师座谈的形式,总体推断了化学问题意识发展的一般状况,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得出:初三学生的问题意识薄弱,其与学生自身因素、学习成绩、教师因素、同伴因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方法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其实施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教师是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方法的倡导者、设计者和执行者,是根本的影响因素;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参与者,是关键的影响因素:灵活的教学管理是其正常实施的重要保障因素。  相似文献   

14.
"问题学生"形成的原因非常复杂。文章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普遍联系的观点,认为"问题学生"是家庭、学校、社会及个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分析了每一种不良因素在"问题学生"形成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学生厌学思想政治课的因素有社会因素、教材因素、教师因素、学生因素等几个方面。只有找准病因,才能对症下药,解决学生厌学问题,使学生喜欢政治课。  相似文献   

16.
孙群若 《考试周刊》2015,(18):72-73
作为一种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问题解决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文通过对学生的自身影响因素、教师的影响因素、师生之间的环境等方面的探讨,有利于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高校"问题学生"及其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薛浩 《江苏高教》2005,(3):90-92
高校存在着不少“问题学生”,他们或表现为学业不佳,或表现为行为偏激,或表现为心理亚健康,或表现为生理缺陷,或表现为情绪失控。“问题学生”形成原因有个体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以及教育体制因素。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要以社会需要为依据,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心理教育和学业教育。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多种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中高职院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偏差带来的思想观念的功利化,是造成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解决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突破口和着力点,而且是现实和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9.
自我:中小学生学校适应的心理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小学生学校适应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初中阶段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关键时期,而自我因素又是影响学生学校适应的重要内部因素和心理基础。教育者要想帮助学生适应中学阶段的学校生活从根本上解决学校适应不良问题,应重点抓好对学生自我的培养和教育: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增强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20.
转变后进生问题是当前困扰不少学校和教师的一个难题。这个问题能否解决得好,直接关系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 所谓后进生,一般理解为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学习成绩等方面都较差的学生,或者某一方面特别差的学生。有的也称为“问题学生”。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内在的因素,也有外部因素;既有家庭因素,也有社会和学校的因素。如何教育、引导、帮助这些学生健康地成长,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