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引言 人的一切学习都包含着记忆。学习与记忆是脑的重要机能之一。人所经历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练习过的动作.都可以在大脑中留下痕迹,这就是记忆。外界的刺激越强,留下的痕迹越深,记忆的保持就越长久。从信息处理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信息输入、加工、储存及输出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刚刚学习英语的小学生,对英语的发音、节奏都很模糊,对英语的记忆更是暂时的,记忆是人脑对经历的事物的反映。可以是感知过的事物、也可以是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练习过的动作等。很多学生在学校学会了单词的发音,句型的朗读,但一回家就忘了,这种短时记忆遗忘率高。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暂时记忆得到加强呢?笔者通过多年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并通过不断地观察、记录、反馈。结合日常教育体会做如下介绍总结出有几点对学生的记忆有帮助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学习过程中遗忘是再所难免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如何去记忆知识点,记忆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自身教学体验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反映出的问题,总结出三种记忆方法:回忆记忆法、互考记忆法和间隔记忆法。应用这三种方法,能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语言就像是一道密码锁,而开启这道门的钥匙就是词汇,在语言交流中词汇更像是一个密码,缺少了便不能进行。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词汇就是那么不可缺少。可是,在初中时期学生学生英语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难题,而单词的记忆更是难上加难,学生基本上都会因为学习词汇太过困难而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更别提对学习的知识和语言进行使用了。目前,怎样在英语教学中合理有效的运用记忆规律,让学生不在畏惧学习英语单词,让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学习英语词汇的乐趣所在,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单词记忆力和英语水平,成为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记忆就是保持在脑子里的过去事物的印象。记忆是学习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没有记忆,学习就没法进行。俄国卓越的军事家苏沃洛夫说:“记忆是智慧的仓库。”历史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渐进过程,是一个记忆过程。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应学习新课标,讲究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6.
陈小冬 《成才之路》2010,(35):13-14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它最能激发学生探索事物奥秘的愿望,与学生智能的发展紧密关联。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过程是理解和记忆,而记忆的前提是对记忆的事物首先引起注意,没有注意就没有记忆。乌申斯基十分形象地把注意力比作一把钢刀。它愈是锐利,留下的痕迹就愈深刻,  相似文献   

7.
化学被有些人称之为"理科中的文科",是因为存在较多识记知识点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如何让学生更好的识记是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心理学表明:记忆是一个人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具体反映,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三个基本环节。在学习中遗忘是不可避免的,但遗忘也是有原因的,如能分析原因找到有效的方法克服遗忘,则可提高记忆水平。  相似文献   

8.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歌唱与发声的记忆——音乐记忆,是演唱者、学生的基本心理品质。没有记忆,就没有音乐,也就没有歌唱。  相似文献   

9.
李英侠 《考试周刊》2011,(69):188-189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它最能激发学生探索事物奥秘的愿望,与学生智能的发展紧密关联。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过程是理解和记忆,而记忆的前提是对记忆的事物引起注意,没有注意就没有记忆。初中生物教学怎样从自身特点中寻找突破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搞活课堂,提高质量,  相似文献   

10.
李永力 《考试周刊》2013,(68):140-141
物理概念多,现象包罗万象,规律应用广泛。记牢物理知识,靠死记硬背或题海战术是根本不行的,可见培养学生记忆物理知识的能力非常重要。一、物理记忆的特点1.物理记忆以表象为载体。表象是指过去已经感知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痕迹,在活动时,痕迹的再现或恢复就成为表象。物理学习中的实验过程及结果会为记忆提供直观的表象,学习过程中生活的体验与感悟也为物理记忆提供直观表象,在教学及学习过程中,必须重视实验及生活体验及感悟,多引导学生动手及实践,这是记忆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发生过的事物的反映,是过去感知过和经历过的事物在大脑留下的痕迹。学习数学离不开记忆。掌握知识、积累知识都需要记忆,记忆是掌握数学知识的基本手段,记忆的过程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知识深化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每一个概念、公式、法则、定理、性质等都应让学生记得一清二楚,不能半点马虎。因为概念是解题的基础,性质、定理是解题的依据,法则、公式是解题的法规。学生只有牢牢掌握这些知识,才能顺利解答数学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给学生提出记忆的任务,讲清记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记忆的兴趣,以增强学  相似文献   

12.
不少学生认为,地理知识是靠死记硬背获得的。因而,反复、机械的记忆成了一些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主要途径。其实,地理知识丰富多彩,记忆地理知识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地理知识的学习中要尽量减少机械记忆的成分,防止不理解教材的含义,特别是不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结构,缺乏严密的逻辑推理,单纯从字面上去记忆。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采用以下记忆方法,增进对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彭家兵 《辽宁教育》2012,(15):79-80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单词的记忆成为不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障碍。刚开始学生对英语都比较感兴趣,但随着年级的升高,英语的词汇量不断增加,虽然他们很努力,但效果不佳。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打击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阻碍了他们英语水平的提高。为此,笔者经过调查,发现了我们在英语单词的记忆中存在着以下问题:1.学生记忆单词的方法机械、单调。大部分学生认为英语单词的记忆就是朗读和拼背,然后就是听写和默写。  相似文献   

14.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记忆在人的学习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记忆,则经验的积累和知识的传授就成为空谈。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知识面广,素来难记易忘。因此,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记忆,防止遗忘,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本就此问题,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化学知识相对于其他学科的知识往往更加繁杂、零乱,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总是过不了记忆这一关,很多知识都是记了忘、忘了记,从而给学生带来沉重的学习负担。为此,如何解决化学知识的记忆问题就成为学好化学知识的关键。作为教师,我们可以结合具体的知识教给学生一些记忆策略,帮助学生过好记忆关,这样才能够为接下来的化学学习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教育心理学学者们在研究"痕迹理论"过程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凡是已经识记的事物都在大脑组织中以某种形式留下痕迹。"而其中的瞬间记忆是起主要作用的。学习就是要利用课堂瞬间记忆来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对英语这门学科产生好感,甚至对教师也产生好感,从而激发起他们学英语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应。记忆在人的学习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记忆,则经验的积累和知识的传授.就成为空谈。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的一门自然科学.知识面广,素来难记易忘。因此.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记忆,防止遗忘,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本文就此问题.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记忆是一个人所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三个基本环节。从信息论角度讲 ,记忆过程包括信息的输入、加工、贮存、提取和输出。中学阶段的记忆力是人的一生中记忆力最佳时期 ,这个时期所掌握的知识在头脑中将会留下很深的痕迹 ,有的甚至终身难忘。在化学科教学中 ,教师有必要要求学生记忆重要的化学知识 ,以便为今后的继续学习打下坚实的根基。中学阶段化学学习中需要识记的知识很多 ,而且都属双基范畴 ,是学好、用好化学的工具知识 ,是义务教育要求完成的教学任务。在推进素质教育中 ,教材的改革、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9.
陈新廷 《地理教育》2010,(10):10-10
江苏省铜山县大许镇中心中学陈新廷教师回答: 记忆能力是保持学习成果的能力,必要的记忆是学生理解和应用的前提。在初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有些地理事物和现象是必须记住的。教师应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教给学生一些切实可行的记忆方法,帮助学生克服记忆中的困难,如何使学生轻松地学到知识并学而不忘呢?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7,(22):118-119
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通过新授课的学习后,不乏有些枯燥而又冗长的数学知识需要记忆,也有些容易遗忘的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讲,数学是门严谨的科学,这些数学知识需要不断的在练习中进行锤炼,作为教师,应当教给学生记忆知识的方法,而不是长期的死记硬背。在小学三、四年级苏教版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如下方法可能便于学生记忆:正反对比、类推思维、以歌入学。不管任何记忆知识的方法,都要建于理解的基础之上,并且在记忆的基础上,尝试去学会记忆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